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任何关于自动驾驶船舶的讨论都需从定义开始.从自动驾驶船舶、自动驾驶系统、无人驾驶船到无人机,甚至是幽灵船,尽管监管机构努力解释他们之间的差异,但这些概念仍经常被混淆. 挪威研究机构SINTEF的科学家?mulf Jan R?dseth近日主持召开了一个关于自动驾驶船舶的国际论坛,他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将"无人"理解为"自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太阳能船舶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综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小型太阳能游览船、大中型太阳能运输船及无人自动驾驶太阳能船的多个成功案例,简要阐述了各个案例中的船舶核心参数和主要特点,重点是太阳能在船舶能源系统中的具体作用,提出了国内外太阳能船舶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对太阳能船舶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重点研究了船舶平台、光伏系统、储能系统、主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及可能方案,最后总结了太阳能船舶研发的迫切性和发展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无人驾驶技术是现代智能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信息化及智能化是海上军事领域的发展方向,无人驾驶技术成为海上军事领域研究热点。海上船舶及水下舰艇的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各种作用力(如海风、海浪、推进力等)综合施加于船体,形成了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本文设计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的无人船自动驾驶系统,其重点是利用仿人智能控制器来实现对驾驶船舶目标轨迹的精确跟踪,最后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炳  严健雄  王磊  张少明 《船舶》2019,30(2):21-26
中国船舶航运事业正面临时代更迭以及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该文在智能船舶与智能机舱的涵义界定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挖掘处理技术、船机信息感知技术、无人船技术、智能机舱技术等主要智能船舶机电应用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小型无人船"芙蓉号"的试验研发,进行了方案设计、功能与硬件设计、算法优化和实船试验等方面的工作,对无人船技术研发有创新引领和经验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智能船舶已成为船舶工业、航运业抢占创新优势的重大突破。本文对智能船舶与智能机舱的涵义界定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大数据挖掘处理技术、船机信息感知技术、无人船技术、智能机舱技术等主要智能船舶机电应用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无人驾驶船的兴起使得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发生了改变,无人驾驶、数字驾驶、智能驾驶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保证无人船的安全,船舶应具备对周围环境的精确感知能力,并运用多种传感器及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海洋移动目标检测系统,以保证其在海上的安全运行。此次采用多特征融合技术进行检测得出,其准确率比一般的神经网络要高,而且与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相比也有较大的提高。对海洋中的多个运动物体进行辨识,结果也表明该算法是一种稳定、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技发展推动无人船从概念逐渐变成现实。航运界及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的高度重视使无人船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无人船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航运界、海事界关注的热点。随着无人船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将成为未来船舶的发展趋势。无人船的出现将给航运业带来重大变革,给海事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与船舶自主航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无人船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海上安保、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为推动无人船在海事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破解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手段不足的瓶颈问题,文中在分析港口水域海事监管特点和无人船系统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无人船在港口水域海事监管应用面临的性能指标确定、船型平台选择、载荷设备搭配、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种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无人船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电子数据取证是中小型无人船舶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取证模型对于信息的采集时间过长,致使工作效率低,船舶的航行线路出现偏差。基于云计算设计了新的中小型无人船舶电子数据取证模型,探讨了建立流程,分析了模型工作内容,通过实验验证了给出模型的工作效率。实验证明,新的电子取证模型能够整合大量物理资源,在保证良好服务质量的同时,成本微乎其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是未来无人船舶电子数据取证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具有前沿性,对于无人船行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聚焦无人船时代船舶安全风险因素较传统模式下的转变,探讨随着从有人在船到无人值守的发展过程中,哪些以往未被重视的指标会影响无人船的安全。综述国内外无人船发展现状,介绍无人船的典型成果。基于全球海上事故数据分析传统航运业中作为威胁船舶安全主要因素之一的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无人船时代可能影响船舶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今后无人船风险因素判定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健 《航海技术》2008,(2):17-19
中远亚洲轮是韩国现代重工蔚山船厂制造的10000箱型系列的第一艘船,2007年8月6日出厂加人中国至欧洲航线营运。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集装箱船舶之一,集中了许多高科技技术,自动化程度高,ME型主机,无人机舱,满足一人驾驶,环保型船  相似文献   

12.
阐述智能船舶及其远程驾驶的发展背景.基于目前大多数无人船艇远程控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智能船舶远程驾驶需求和场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人机共融理念的智能船舶远程驾驶框架.针对不同的远程驾驶模式,提出技术等级和相关的关键技术.通过借鉴交叉领域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成果,指出网络时延补偿、网络丢包补偿、安全应急、运动模型应用、运动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自主化程度的无人船舶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在简要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分类、组织结构和通讯方式之后,本文总结了无人船的控制系统结构,并着重梳理了多无人船协同控制策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将无人船的协同控制研究概括为编队控制、动态警戒控制和协同拖曳控制等三个类别,重点对各个领域近十年来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无人船协同控制的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船舶操舵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采用四通道余度管理技术,4套操舵控制箱互为备份,通过数据交叉链路和控制指令表决处理的冗余设计,当N(N≤3)套操舵控制箱发生故障下,保证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并可靠工作。该技术在大型船舶自动操舵仪和无人船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周松立  甘霏斐  陆响晖 《船舶工程》2021,43(8):前插21-前插25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建模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2012年9月,德国、挪威、瑞典、冰岛及爱尔兰等国启动了"基于智能网络的海上无人航行"(Maritime Unmanned Navigation through Intelligence in Networks,MUNIN)项目[1],目的是验证自动航行和无人船的可行性,研究与之相关的前沿技术和标准,并为相关法规修订提供支持,计划在2034年之前完成无人船的研制和自主航行的可能性研究[2],这引起了国内外船舶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船舶操舵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采用四通道余度管理技术,4套操舵控制箱互为备份,通过数据交叉链路和控制指令表决处理的冗余设计,当N(N≤3)套操舵控制箱发生故障下,保证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并可靠工作.该技术在大型船舶自动操舵仪和无人船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自主船舶技术的高速发展,航运界逐渐对自主船舶的发展路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国际海事组织(IMO)基于法规梳理的目的,把自主船舶分为四种类型,即具有辅助决策系统船舶、有人在船的遥控船舶、无人在船的遥控船舶和完全自主船舶。这种划分方式除了便于法规梳理,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实现沿海无人驾驶船舶自主航行,充分考虑无人驾驶船舶智能避碰决策的合理性和实时性后,提出并建立一种基于驾驶实践的无人船智能避碰决策方法.[方法]首先,以本体论为基础,设计无人驾驶船舶航行态势本体概念模型,并结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及良好的船艺将船舶航行态势量化划分为12种会遇场景;然后,从驾驶实践的角度改进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无人船技术的发展,无人船已成为港口安全保障作业的重要力量,是各国港口安全保障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梳理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无人船在港口安全领域运用现状,从环境感知技术和路径规划技术等2个方面对无人船港口安全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针对无人船在港口安全保障中的优势,提出了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朋  范利军 《船电技术》2024,(4):21-23+28
本文介绍了现代船舶航海驾驶中如何而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简述了信息技术为现代船舶航海驾驶带来的积极作用和优势,分析了智能航海技术、航海自动化技术、数字海洋技术、自动化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化驾驶技术5中信息技术在现代化航海驾驶中的具体应用。在分析介绍的过程中发现,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船舶航海驾驶技术,保证其现代化发展。经研究本次研究分析发现,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船舶航海驾驶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同时也可以提升船舶航海驾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值得被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