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63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采用三主桁三索面结构型式。3片主桁均由全焊桁片拼装而成。通过对备选方案的研究和比选,铜陵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全顶推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无为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部分拖拉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中跨合龙采用"桁片整体合龙"方案。在4号桥塔墩设置顶推平台和顶推装置,将铜陵岸边跨和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顶推至全部就位,然后将中跨钢梁悬臂架设至合龙口;在2号墩前方设置安装平台、1号墩墩顶布置拖拉装置,将无为岸边跨和部分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拖拉至全部就位,然后将3号墩前后两侧钢梁双悬臂架设至边跨合龙,再将剩余中跨钢梁单悬臂架设至跨中合龙口;最后吊装合龙段桁片进行中跨合龙。  相似文献   

2.
张庆 《上海公路》2020,(1):80-84
苏州石路东路跨京杭运河大桥为三跨预应力连续梁(72 m+120 m+72 m),东侧边跨桥宽变化较大;设计提出了不对称施工方案,即中跨采用挂篮悬臂施工,边跨采用支架现浇。计算分析表明了不对称施工的设计方案可行性,同时解决了边跨变宽段现浇问题。  相似文献   

3.
武广高铁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在大跨度钢桁拱施工中,中跨钢桁梁的架设需要边跨钢桁梁提供特别大的抗倾覆力矩,结合武广高铁大跨度钢桁拱桥的施工,介绍钢桁拱边跨辅以临时墩的悬臂施工,中跨采用吊索塔架辅助悬臂安装,最后跨中合龙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茅为中  王云龙  张念 《隧道建设》2010,30(3):242-245
为分析隧道形状及埋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使用FLAC3D研究城市地铁隧道覆跨比和高跨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得出地铁隧道不同覆跨比和高跨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曲线,指出地铁隧道的覆跨比和高跨比均以大于1.0为最佳比值,为城市浅埋地铁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强震下多跨斜交简支梁桥梁体出现较大转角的原因及斜度、宽跨比对桥面转角的影响,以某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背景,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多跨(两跨和三跨)斜交简支梁桥动力计算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斜度、宽跨比和碰撞作用对桥面旋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震下两跨斜交简支梁桥桥面出现较大转角主要是由结构偏心效应造成的;考虑相邻梁间单边纵向碰撞后,当与斜度、宽跨比有关的参数η1时,碰撞力矩会抑制两跨桥面的旋转;当η1时,碰撞力矩会加剧其中一跨而抑制另一跨桥面的旋转。强震下三跨斜交简支梁桥中跨桥面的旋转主要由邻梁间纵向碰撞作用引起,斜度小于45°时,仅考虑梁体单边纵向碰撞,中跨桥面最大转角随η的增大而增大;考虑梁体双边纵向碰撞,中跨桥面最大转角随η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某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思想,通过改变主梁设计参数(边中跨比、梁底幂次、支点梁高高跨比),建立9个桥梁有限元模型,以主梁跨中应力、挠度等作为指标,并采用公式评分法,设立综合指标。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主梁跨中性能最优参数组合方式。结果表明:在边中跨比A取0.59、梁底幂次B取1.6、支点梁高高跨比C取0.055时,综合指标值最小,跨中性能最好,最优参数组合为A3B1C2。  相似文献   

7.
黄朝晖  余定军  曾炜 《中外公路》2012,32(4):134-137
辽河特大桥为跨越辽河的主跨436m钢箱梁斜拉桥,主桥北侧边跨钢箱梁最大起吊重量达258t,选用500t浮吊进行吊装。由于边跨地处浅滩区,在枯水季节浮吊无法正常进入边跨水域进行梁段吊装。通过选择合理的吊装施工工艺,成功完成了边跨辅助跨梁段的吊装。  相似文献   

8.
坦桑尼亚坦桑蓝跨海大桥主桥为(85+4×125+85) m五塔六跨矮塔斜拉桥,主梁为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等高箱梁,采用普通挂篮悬浇施工,设6个合龙口。为选择边跨、次边跨和中跨合理的合龙顺序,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不同合龙顺序有限元模型,分析合龙顺序对主梁恒载预拱度、应力、合龙阶段位移以及成桥索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主梁恒载预拱度影响较大,对主梁合龙阶段位移有一定影响,但对主梁应力、成桥索力影响较小,先边跨再次边跨最后中跨合龙的顺序为该桥最优合龙顺序。最终该桥采用了先边跨再次边跨最后中跨的顺序合龙,施工和成桥阶段全桥线形控制良好,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介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从地震动参数、大跨结构的跨度及跨数、高墩结构的墩高、相邻墩高差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总结回顾了高墩大跨刚构桥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高墩大跨刚构桥抗震性能分析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东伶仃洋大桥方案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伶仃洋大桥是从广东珠海大王岛起跨伶仃洋至香港屯门烂角嘴的跨海特大桥 ,全长 2 3km。方案总体构思为 :非通航孔桥选择 1 0 0m跨结构为主体 ,并选择 6 0m及 30m跨结构作为之间及其 1 0 0m跨结构与岸边的过渡。通航的桥梁为 30 0m跨的横门东航道桥、90 0m跨的伶仃西航道桥、1 4 6 0m跨的伶仃东航道桥。着重就上述结构在设计、施工的构思上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刘源  李鸥  林吉明 《世界桥梁》2021,49(2):36-42
浙江秀山大桥主桥为主跨926 m的双塔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全桥加劲梁共分89个安装节段,标准节段吊装重量212.6 t,最大吊装重量247.1 t.桥址处地理环境复杂、海洋环境恶劣,钢箱梁安装难度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钢箱梁中跨由跨中向桥塔方向对称吊装,两岸边跨由锚碇向桥塔方向对称吊装,先合龙中跨再合龙边跨.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以三跨上承式拱梁组合体系桥为背景,研究了拱梁铰接和拱梁固结组合体系桥,不同施工顺序工况对其成桥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先中跨后边跨施工的受力状态要好于先边跨后中跨施工的状态或中边跨同时施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连续刚构桥的常规合拢顺序为先边跨合拢,然后次边跨合拢,最后中跨合拢。本文研究针对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主桥为5跨连续刚构桥采用的先同时合拢边跨(第1、5跨)——再合拢一侧次边跨(第2跨)——最后同时合拢中跨(第3跨)和另一侧次边跨(第4跨)的比较特殊的合拢顺序,建立反映其非常规合拢顺序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非常规合拢顺序和常规合拢顺序有限元对比分析发现,成桥后和成桥10 a后2个工况下,桥梁的线型、顺桥向上下缘截面最大正应力和墩顶位移以及墩底截面竖直向最大正应力差别非常小;在有效的施工控制下,2种合拢顺序都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武汉汉江湾桥主桥为(132+408+132)m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边跨为变高度钢桁梁,中跨为钢桁系杆拱,横向设2片主桁,主桁采用变高度N形桁式,采用Q370qD、Q500qE、Q690qE钢.该桥钢桁拱采用先边跨后中跨,中跨"先拱后梁"、"拱上爬坡吊机十吊索塔架"方案架设.在该桥施工中,汉口侧边跨架设时,采用扩大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多跨连续梁的合龙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南昌大桥跨中合龙实际施工情况,介绍了多跨长联预应力混产张土连续梁跨中合龙方案选择和合龙支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多跨连续刚构桥顶推合龙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收缩徐变长期作用及温度变化将对连续刚构桥主梁和桥墩的变形及内力产生较大影响.该文结合何家坝大桥工程实例,开展了多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及合龙段顶推量取值的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了多跨连续刚构桥合理的合龙方案及顶推力大小的优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六跨一联的何家坝大桥,其合龙顺序并不是常规的从边跨到中跨,边跨、中跨、次中跨的合龙顺序更有利于改善主梁与桥墩的变形,且能有效地改善桥墩底部的受力.  相似文献   

17.
大跨钢拱与刚构协作桥梁是一种新型的组合体系桥梁,张拉系杆是调整这种体系内力与线形的重要方法。刚构跨系杆可以调节自重作用下刚构跨的内力和变形,中跨系杆则抵消中跨拱圈产生的水平推力。但由于中跨拱圈与刚构完全刚性连接,刚构跨与中跨系杆张拉力对体系不同部位的影响并不相同。针对一座大跨度系杆钢拱与刚构组合公轨两用桥梁的分段系杆,确定合理的张拉力以保证实现设计目标,并分析影响中跨系杆张拉效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推导连续梁简化模型的内力、支反力与边中跨比的函数关系,寻找不同边中跨比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对短边跨连续梁因过小的边中跨比对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边跨等截面设计、配重、边跨梁端集中锚束、单悬臂施工等解决方案并在工程实例中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钢梁南边跨合龙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为2联(84+84) m连续钢桁梁+(108+192+336+336+192+108) m六跨连续钢桁拱桥.六跨连续钢桁拱桥分4个合龙点,先192 m边跨合龙,再中跨合龙.介绍该桥主桥南边跨合龙的特点、技术措施、合龙前的架设状态、合龙步骤.  相似文献   

20.
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主梁和拱肋协同受力,整体刚度大、跨越能力强。以三跨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边中跨比对桥梁内力、变形、支反力、自振频率、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发现:桥梁主梁和拱肋的内力、变形,主梁边支点的支反力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在恒载作用下边中跨比0.400时边支点出现负反力;桥梁自振频率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减小;桥梁施工阶段稳定系数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减小,成桥状态稳定系数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增大,但稳定系数变化率均较小;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合理边中跨比建议在0.425~0.50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