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运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基于患者的头部CT数据,构建了颅骨的三维模型;数字化设计了钛板颅骨修复假体.虚拟装配结果表明该修复假体与缺损部位良好吻合;采用有限元法对钛合金颅骨修复假体进行了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假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下一步数字化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数字化塑形钛网与术中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塑形效果,评价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数字化钛网修复组和术中手工塑形对照组,各30例,前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快速自动成型技术,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进行修补,后者采用术中手工塑形钛网修补。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长短、术中所需螺钉数目、术后随访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组手术时间比手工组缩短约60 min(P<0.05),钛钉用量明显少于手工塑形组(P<0.05),患者满意率(96.7%)优于手工塑形组(86.7%),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与传统术中手工塑形相比,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复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快捷、塑形的钛修复体高精准度恢复生理曲度外形、术后并发症少等多重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往治疗头颅电烧伤,尤其是高压电烧伤常致头皮坏死、炭化、颅骨外露、坏死,为颅骨坏死区钻孔,逐步清理坏死骨片肉芽创面植皮,或去除坏死颅骨后皮瓣修复。我们自1991年~1996年采用在无感染的创面上保留坏死颅骨,皮瓣覆盖治疗6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12~51岁,为高压电接触头颅烧伤,烧伤总面积4%~17%,头颅皮肤缺损6cm×8cm~9cm×12cm,坏死颅骨约4cm×7cm~8cm×11cm。修复组织:局部皮瓣3例,前臂皮瓣带蒂转移2例,头皮扩张器1例.本组患者除伤后早期有短暂昏迷外,无其他并发症.头颅CT检查未发现脑挫伤及颅内…  相似文献   

4.
以丙乳砂浆、硅粉砂浆、高强砂浆、纤维高强砂浆为修复材料,以硅粉净浆及丙乳净浆为粘结剂,进行了各修复材料抗拉粘结强度、弯拉粘结强度以及修复砂浆与老混凝土的劈裂抗拉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丙乳净浆及硅粉净浆作粘结剂能显著提高各种修复材料的粘结性能;相比于空白样,加入丙乳、硅粉、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后有效提高了砂浆的粘结强度;各修复砂浆28d新老砂浆抗拉粘结强度及弯拉粘结强度都没有超过养护28d的本体抗拉、抗折强度;从数值上看,各修复砂浆中硅粉砂浆具有最高的粘结强度。在高强砂浆配合比的基础上加入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连续纤维对粘结强度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OCN)和钙离子的含量;成骨诱导后UCB-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后形成人工植骨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在β-TCP表面的生长状况;按人工植骨材料的形状制作兔颅骨全层缺损模型,术后4周行颅骨X线摄片,分析人工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采用Percoll(1.073 g/m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得到的UCB-MSCs大小较为均匀、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成骨诱导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无明显变化;UCB-MSCs内AKP、培养基中的OCN含量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成骨诱导的细胞在β-TCP表面生长良好,在细胞周围有白色的钙盐沉积。人工植骨材料植入骨缺损4周后,发现复合材料与颅骨缺损中间大部分被高密度影所充填。结论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呈现成骨细胞特性,在β-TCP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与β-TCP构成人工植骨材料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环氧树脂/橡胶混凝土作为桥梁伸缩缝过渡区混凝土修复材料的黏结性能,依据桥梁伸缩缝混凝土的受力特点,采用黏结抗折强度和黏结劈裂强度分别评价修复材料与桥梁面板混凝土和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的黏结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界面处理方式对黏结性能影响较大,黏结强度:吹扫除尘<钢刷刷毛<钢刷刷毛配合偶联剂;采用钢刷刷毛配合偶联剂的界面处理方式,黏结抗折强度可达到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90%以上,黏结劈裂强度可达到4.09 MPa以上;橡胶颗粒的加入使快速修复材料黏结抗折和黏结劈裂强度降低,但其有利于保证黏结界面完整性,使界面不易脱黏。  相似文献   

7.
水泥道面在环境及荷载耦合作用下频繁出现起砂露石等病害,目前修复材料因耐久性差、环境污染严重,不宜大面积推广.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不同比例矿物外掺料复掺对超早强修复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外掺料的加入延长了砂浆的可操作时间,降低了砂浆的扩展度;对抗折、抗压早期强度影响显著,但28d强度逐渐赶上普通修复砂浆;矿物掺合料的掺入能够明显改善和提高修复砂浆的抗渗和干缩性能.当粉煤灰和矿粉以2∶1比例复掺时,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8.
基于半刚性基层脱空受力特征,设计了热沥青注浆修复半刚性基层脱空室内试验,探讨了热沥青注浆修复半刚性基层脱空的修复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热沥青注浆对半刚性基层脱空的修复能力显著,脱空接触面条件和沥青老化程度对热沥青注浆修复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弯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的对比,表明热沥青注浆是一种比水泥基注浆更好的半刚性基层脱空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于水电站尾水管的裂缝和气蚀,采用复合材料修复加固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案.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在不改变尾水管工作荷载状况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改善里衬板的受力状况,维持原有的工作强度.文中从复合材料叠层壳原理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加固修复尾水管里衬板的力学同题,并结合广西岩滩水电站尾水管里衬板实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的青岛市热岛与绿地的空间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向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以青岛市Landsat ETM+为数据源,采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地表温度,并以此计算热岛强度;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植被盖度,在此基础上对热岛强度和植被盖度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GIS环境中,通过重采样的方法定性分析了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周边环境对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岛强度和植被盖度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在相同的植被盖度下,集中绿地或周边为农田时热岛强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船舶航行安全事故的频发将业界对船舶破损剩余强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热潮.基于破损后船体剩余极限强度与外部最大载荷的指标,对某集装箱海船在碰撞和搁浅两种破损状况下的剩余强度进行了快速、有效的评估.其中,外部最大载荷依据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JBP)计算;破损剩余强度创造性地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求解,与假想应力法对比计算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碳钢管作为基层、纯钛管作为覆层、纯铜箔作为中间层,利用拉拔-内压热扩散复合法,制备碳钢、铜、钛三金属管复合管.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界面附近的显微组织并用能谱分析仪(EDS)测定了界面附近的元素分布.通过剪切和硬度试验测定了界面剪切强度及其附近的显微硬度.研究扩散温度和时间工艺因素对界面附近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退火后,界面结合紧密,无明显缝隙;钛/铜界面的强度随保温时间增加而有所提高,铜/钢界面强度有所降低;铜、钛原子互扩散至对方基体中,使基体组织、硬度发生改变,并在铜、钛界面上形成了TiCu、TiCu2、βTiCu4化合物;扩散时间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有一限度,扩散时间超过限度时,剪切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进行零件修复试验,并以45钢和球墨铸铁为基材的零件镀铁修复为例,介绍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在零件修复中的具体应用,建立镀层结合强度与活化电流密度、活化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试验次数少、便于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一个RC框架顶层端节点在ABAQUS中的建模过程。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对节点模型进行了单调加载下的有限元分析。通过非线性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研究了顶层端节点的受力机理,考察了混凝土强度,纵筋强度,配箍率等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TA3纯钛有限接触动态加压接骨板(LC-DCP)在人体内服役期间发生断裂的失效机制,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仪、维氏硬度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7个临床断裂失效的TA3纯钛LC-DCP样品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建立了TA3纯钛LC-DCP固定股骨干中段横形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NSYS对该模型进...  相似文献   

16.
公路桥头跳车会造成公路破损和车辆损坏,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设计、施工及桥梁与道路的地基强度差异有关,可通过加固地基、设置过渡段、选择合适填料和完善排水设施来进行有效处治.如出现桥头跳车,可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17.
弃船时机与破损进水船舶的强度、稳性、浮态达到临界状态的最短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探求了破损进水船舶的强度、稳性、浮态随进水时间变化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破损进水船舶弃船时机的计算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钛表面氧化还原改性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钛表面进行了氧化及氧化-还原改性处理,XPS分析结果表明,经氧化还原处理,在钛表面形成了非化学计量的二氧化钛薄膜。对该氧化还原薄膜,经单纯氧化处理的纯钛和热解碳(LTIC)的血液相容性进行对比发现,钛经单纯热氧化处理后,其血液相容性有所改善,经氧化还原表面改性后,血液相容性进一步提高,在一定还原工艺下获得的具有较大还原程度的TiO2-x薄膜的抗凝血性能显著优于热解碳(LTIC)。  相似文献   

19.
张斌 《交通标准化》2013,(16):134-136
重点阐述在涞水县7.21灾后公路恢复重建中,对桥梁水毁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及工程重建设计要点,可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