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驼峰微机分线控制点连式调速系统,是铁道部为实行中小驼峰现代化改造所选用的制式之一。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研究原则、要点和现场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小驼峰现代化调速设备和制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驼峰实现简易自动化是“八五”规划的内容之一。为了完成这一科研任务,不少单位对中小驼峰的调速系统和调速设备进行了大量工作,其中上海局调速中心研究设计的自能源减速器与TDW902型外侧减速顶组成的调速制式,为解决中小驼峰自动化开辟了一个新途径。自能源减速器由重力式减速顶组成,是重力式的、无需外部能源;TDW902型减速顶具有单向功能的外侧顶,这些设计都很有新意,该系统与某些制式比,具有造价低、无需外部能源、应用稳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驼峰微机分线控制点连式调速系统,是为中小驼峰现代化改造而研究设计的制式之一。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特点,研究要点,可靠性设计和现场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铁路目前驼峰调速系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驼峰,不同调速制式的调速系统,分析了在驼峰调速系统设计中的安全与效率问题,对新建驼峰和优化既有驼峰提出了整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段所辖的国内第一个自动化驼峰,用FTK3A点连式自动控制系统替代原国产DJS-131计算机点式自动控制系统.由于驼峰编组场作业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同时并存着2种不同的调速控制方式,即原计算机点式自动控制和借助原点式系统的雷达半自动、测长及施工改造后的减速顶点连式自动-半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苏家屯编组站是浓阳枢纽的主要编组站,也是路网性编组站,既有站为双向三级六场,上行系统为自动化驼峰,下行系统为机械化驼峰。“九五”期间要对哈大进行电气化改造,在此项工程中下行驼峰将改建为自动化驼峰。从国内运营中的自动化驼峰和半自动化驼峰峰高普遍偏高的现状,本次改建设计采取了特殊的峰高计算条件,本对调速制式的合理选择和驼峰纵断面优化设计做了介绍,供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7.
陈卓 《科技交流》2003,33(1):107-111
本介绍了铁路站场驼峰设计中小能力驼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通过格尔木、石嘴山区段站的设计对小能力驼峰调速系统的选择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汪峰 《铁道通信信号》2007,43(7):38-38,64
新长铁路海安县站驼峰自动控制系统是TW-2型组态式自动控制系统,调速制式采用线束减速器+减速顶的线束打靶点连式,利用一个部位的减速器来完成间隔制动和目的制动2种功能。作为铁道部定点试验性驼峰场,海安县站驼峰2005年4月投入使用,随着解体作业量的增加,控制系统异常问题越来越集中地暴露出来,给解体溜放作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小能力驼峰的现代化应该提到议事日程,小驼峰现代化包括驼峰进程控制现代化、溜放车辆速度控制现代化、调车场平纵断面的优化、峰尾作业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其中调速系统的选择与优化设计是小驼峰现代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现有编组站46个,驼峰约210座,过去设备比较落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改造,现代化的程序有较大提高,有38.8%的驼峰已由减速器、调速顶、牵引小车组成的战式、战连式、全减速顶、微机可控顶、反坡等调速系统来代替人工下铁鞋。调速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自动化的控制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劳动生产率、计算机的应用、设备的可靠性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1.
本重点阐述简易驼峰调车场的地理位置、它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以及在调车作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运营实际需求出发,对简易驼峰调车场的减速顶调速系统的设计提出新思路,并评述该调速系统的调速制式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明炜 《科技交流》2002,32(3):110-113
本以小能力驼峰的调速系统在石嘴山车站驼峰改造的设计实践为例,对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应用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能力驼峰的调速系统,以惠农(石嘴山)车站驼峰改造设计实践为例,对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应用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脱鞋器-减速顶结合的点连式调速系统已在一些中小驼峰编组站上应用。这种调速方式是人工下铁鞋,劳动强度大、安全差,而且效率低、能力提高,技术指标难以保证,因此,“甩掉铁鞋”势在必行。作论述了中小驼峰的一些特点,并建议用减速器-可控减速顶点连式方案,取消人工下铁鞋。同时对几个不同方案进行了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赶水站小能力驼峰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的研究、设计及其建议,为小能力驼峰改造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动化驼峰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论述我国自动化驼峰的技术现状及运营情况,分析了驼峰自动化领域在设计、设备、系统总成、施工、验交、运营、维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自动化驼峰的技术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第一个驼峰全减速顶连续调速系统在杭州艮山门站建成投入应用以来,该调速系统已发展为多种模式,并在全国各中小型驼峰调车场广泛应用。结合在上海铁路局站场调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进行减速顶布顶设计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全顶连续式调速系统设计和布顶安装运用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阐述简易驼峰调车场的地理位置、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以及调车作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运营实际需求出发,对简易驼峰调车场的减速顶调速系统的设计提出新思路,同时评述该调速系统的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小驼峰调速系统的特点和组成,分析该技术在驼峰调速系统应用的利弊,并指出由于施工方便,维护简单,故障局部化等特点,现场总线技术在铁路控制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可控的减速顶和加速顶在编组站速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可控制的减速顶和加速顶的研制成功,推动了驼峰设计理论的发展,按中行车在一般工况下设计出的“最小时差断面”,这一理论和设计方法是驼峰理论的创新。应用计算机对可控减速顶和加速顶进行控制,实现对溜放车辆连续性的实时控制,是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反坡调速系统,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箭翎线调速系统、尾部平面调车调速系统都是应用的实例,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证明了新的驼峰理论的正确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