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地铁车辆系统全效修是一种全新的地铁维修模式,其实施效果除了主观的判断外,应用科学具体的理论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为选择改善措施提供依据。简要介绍价值工程理论,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从人、机、物、法、环五个功能层面分析全效修实施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价值工程的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模型;通过数据信息收集确定相应的功能系数及成本系数,完成对全效修的价值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全效修实施过程中功能与成本之间匹配程度良好,同时也揭示出推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优化路基填料选择,确保施工后铁路路基力学强度达到规范要求,通过路基现场每层填筑压实过程中同步检测地基系数K30及相对应的压实系数、含水率建立K30与压实系数、含水率的关系。取现场土样在相同压实系数、含水率条件下成型室内试件,然后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其回弹模量,从而建立地基系数K30与室内回弹模量的经验公式,并基于规范中现场路基填料标准提出室内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含水率相同时,压实系数每增加1%,K30增加12.3 MPa/m;压实系数一定时,含水率每增加1%,K30减小18.6 MPa/m。室内回弹模量与现场地基系数K30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5,压实系数每增加1%,室内回弹模量增加约12%,含水率增加1%,室内回弹模量减小约13.4%;以室内回弹模量53 MPa对应现场K30为90 MPa/m,可作为填料选择的室内力学指标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列车制动力的二次换算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建立了列车制动力计算的新方法-二次换算计量。这种方法是等效处理原则的再应用。经过论证、计算、比较和选择,推荐了各种基型闸瓦条件下不同闸瓦的二次换算系数。这种新方法具有通用性,既能适用于多种材质闸瓦的混编车,也适用于复合制动系统,并为编制列车制动限速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蓄电池所用夹具的性能良好可避免蓄电池振动试验出现过试验或欠试验现象,从而保证蓄电池振动试验质量。基于振动试验夹具的功能与类型分析了夹具的技术特点及要求,从固有频率与共振频率、衰减系数与相对阻尼系数、模态试验分析、振动台实测等4个方面,探讨分析了夹具测试验证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与振动台试验实测,对轨道交通列车蓄电池振动试验用夹具进行测试,验证了夹具的功能特性。仿真分析和试验实测得到的模态频率相接近,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基于QoS的Web服务选择方法,缺乏同时考虑QoS语义和数值处理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基于多属性理论,提出一种QoS综合匹配方法用于筛选功能相同但QoS属性不同的候选Web服务。本方法包含QoS语义和数值综合匹配、构建多属性决策矩阵、个性化服务选择这几个阶段。实验验证本方法推荐结果符合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Hata模型修正方法和GRNN算法场强覆盖预测效果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训练集构成和平滑因子选择对GRNN算法预测效果的影响,给出了训练集构成和平滑因子选择的方法;提出了电波传播环境相似系数来表征GRNN模型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传播环境的相似系数越大,由一种环境下测试数据确定的GRNN在另一环境下的预测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7.
就工装复杂系数计算公式中的f2,k0,k1三个系数的取值方法作了探讨,提出了这三个系数的比较详细的取值办法。  相似文献   

8.
抗侧滚扭杆装置在城市轨道车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若湘  匡如华 《铁道车辆》2001,39(12):21-22
结合二系悬挂系统功能,对扭杆装置在轨道车辆上的抗侧滚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空气弹簧中心距对扭杆扭转刚度、车辆轮重减载率、柔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盾构隧道管片外部荷载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钢筋应力监测值的管片外部荷载正交数值反演分析方法。以钢筋应力监测值为目标函数,该方法通过建立正交数值分析工况较好地反演了管片的外部荷载。研究表明:(1)该方法通过分析所提取的管片外部荷载试验因素,设置相应的试验因素水平,建立正交试验分析工况;基于三维有限元反演分析模型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基于钢筋应力的监测值和计算值的目标函数,通过其均值和极差分析反演获得管片外部荷载最优解。(2)管片外部荷载影响因素包括竖向土压力修正系数、水压力修正系数、侧压力系数和地层抗力系数。(3)三维有限元反演分析模型建模要素包括三维实体管片和一维钢筋,管片接缝采用一维螺栓+二维界面进行模拟,地层采用仅受压曲面弹簧进行模拟。(4)算例最优解为竖向土压力修正系数为1.2、水压力修正系数为1.2、地层抗力系数为70 MPa/m、侧压力系数为0.35。  相似文献   

10.
新型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桥墩引起的局部河床冲刷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因其因素复杂,研究大都采用了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六十年代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的桥墩局部冲刷公式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公式中的路桥渡勘测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大尺度墩形,需要研究其墩形局部冲刷系数,通过对实验室实验对原公式中的墩形系数进行了扩充研究,填补了近年来跨江,跨海大距度桥梁设计中发展的两种新型桥墩局部冲刷墩形系数,采用与原有墩形系数相同的实验方法和水沙实验条件,使新墩形系数和原有墩形系数具有可比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现有快速路规划方案选择方法主观性强、未考虑快速路建设成本代价的缺点,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的快速路规划方案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路网效率测度指标来度量快速规划方案的量化功效,采用建设费用作为快速路规划方案的成本指标,通过归一化处理后,计算求得各规划方案的价值系数,进而得出推荐方案。应用表明,与规划实践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相比,根据量化的价值系数来判定各方案的优劣性不仅具有更好的综合性,也具有更强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12.
简介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分析了无线通信系统制式的选择,覆盖方式、漏泄电缆选择。公网引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墩台基底倾覆稳定系数新定义。新定义的倾覆稳定系数不仅与荷载有关,而且与地基极限承载力有确定的关系。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该方法所确定的倾覆稳定系数较常规值小,常规的倾覆稳定系数定义偏于不安全。新定义的倾覆稳定系数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试验的方法对列车通过地道桥时的脱轨系数进行了研究,根据实没蝗列车过桥时的轨道力,分别分析了客车与货车过桥时脱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统计出脱轨系数与车速关系的经验式,利用经验式对提速列车的脱轨系数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结构设计规范中广泛采用以荷载和抗力分项系数代表概率可靠性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然而,在Eurocode 7等岩土工程结构的设计规范及相关研究中,对荷载与抗力分项系数方法,即以一组固定分项系数来保证不同工况下工程结构可靠性提出质疑。基于多年来我国铁路隧道衬砌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进一步细化不同围岩分级、埋深和衬砌类型的分项系数标定,共标定28种工况下衬砌结构设计的分项系数;分别采用本文、《铁路隧道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衬砌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指标,对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8种工况下设计方案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差异较大,说明荷载与抗力分项系数方法在铁路隧道衬砌可靠性设计中的稳健性较差。建议在隧道设计规范层面应逐步开展基于概率可靠性地勘和计算两阶段的研究,并提出铁路隧道设计方法转轨的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中老化系数x的取值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是计算混凝土徐变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该方法中的关键问题--老化系数x的取值,提出了新的观点,运用考虑龄影响的徐变本构理论与继效流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松驰系数R与徐变系数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对原有实验数据的重新拟合,得出了计算老化新的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试验的方法对列车通过地道桥时的脱轨系数进行了研究。根据实测的列车过桥时的轨道力,分别分析了客车与货车过桥时脱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统计出脱轨系数与车速关系的经验式,利用经验式对提速列车的脱轨系数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8.
从客货列车运行技术特征和客货动输财务指标两方面入手,分别探讨了旅客周转量换算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铁路运输统计数据,测算了铁路旅客周转量换算系数,最后提出近期铁路旅客周转量换算系数取2.0为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喷射陶瓷粒子来增大轮轨间的粘着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降雨等条件下通过采用增粘着材料使减小了的轮轨间的粘着系数迅速地得以恢复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将少量陶瓷粒子高速、高效喷射到轮轨间来提高粘着系数的装置和方法。还通过各种试验证明,采用该方法除了可大幅度增大列车在高速区域的粘着系数外,还具有缩短制动距离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采用材料价差系数对材料费实施动态管理的必要性,总结了材料价差系数的发展过程和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主要作用,并结合系数的测算方法,对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