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海经长兴岛至崇明县的重大越江工程拟用南隧北桥方案,隧道穿越南港水域长9km,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江底隧道。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为15.2m,也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8月28日,随着直径10. 9 m的"共青团号"盾构刀盘破土而出,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京沈客专全线698 km中唯一的盾构隧道、唯一一个双洞单线隧道——望京隧道顺利贯通。望京隧道的贯通意味着京沈客专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全线通车做出了有力保障。望京隧道全长8 km,是京沈高铁全线唯一的双洞单线盾构隧道,同时也是国内城市高铁首条大直径盾构隧道。隧道整个工程  相似文献   

3.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采用φ15.43m泥水气盾构掘进机,一次掘进距离7.5km,隧道直径和一次推进距离均创世界之最。工程难度大、风险高,是上海长江隧桥项目的关键控制节点工程。该文主要介绍了工程概况和超大直径、超长距离盾构掘进施工及其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4,34(3):179-187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不足,3)护盾式TBM有很多局限性,4)土压平衡盾构不是万能的,5)隧道线路标高选择不合理,6)工程建设中存在4大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一般情况下,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不宜超过12 m;2)增设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3)取消护盾式TBM,提倡采用开敞式TBM;4)盾构选型时,应同时考虑比选泥水盾构、土压盾构和开敞式无刀盘盾构;5)避开在岩层交界面上选线;6)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盾构、掘进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新思路,包括:1)无刀盘的开敞式网格盾构,2)压缩混凝土衬砌,3)TBM导洞超前再钻爆法扩挖,4)风井始发盾构。最后,指出大直径盾构不是发展方向,长距离掘进(2 km)时,深埋盾构施工才是发展方向;并提出琼州海峡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深埋优于浅埋),渤海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直径为10 m的TBM+钻爆法施工,台湾海峡隧道采用深埋方案开敞式TBM+钻爆法施工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设》2012,(6):837
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采用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的地下电气化铁路隧道,是承启北京站与北京西站的重要地下工程,地处北京市中心区,呈东西走向,线路全长9 151 m,其中隧道长7 230 m。中铁隧道集团承建了该线包括5 175 m盾构隧道施工在内的6 230 m隧道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7月15日上午,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中国中铁南方、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妈湾号"盾构从大铲湾段抛填海区域成功始发,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妈湾跨海通道工程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止于宝安大铲湾片区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与西乡大道交叉处,线路全长8.05 km,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2部分。地下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 km;地面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40 km。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2月23日,由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施工设计总承包方承建的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9条盾构隧道全线贯通。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采用欧洲标准设计、欧洲标准施工,隧道穿越特拉维夫、拉玛特干和佩特提克瓦3座城市。项目使用中国为其量身打造的6台盾构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盾构多次掘进通过高速公路、铁路、河道、桥梁以及老城区危险建筑物,并解决了大角度斜穿车站等多项高风险施工难题。该项目提前完成合同里程碑节点,实现了9条隧道累计13 169 m全部贯通,展示了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质量,赢得了以色列同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特拉维夫轻轨红线是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第一条轻轨线路,全长23. 5 km,跨越人口最密集、交通最繁忙的城市中心区,计划2021年年底正式开通运营。  相似文献   

8.
《公路与汽运》2007,(5):116-116
2007年9月9日,由上海城建市政二公司承建的长江隧桥工程隧道段T3标长兴岛隧道深达24.6m的盾构接收井顺利实现结构封底,为2008年底世界最大的直径达15.43m的隧道盾构顺利进洞打下了基础。长江隧桥工程是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工程,长江隧道工程隧道起于浦东新区五号沟,穿越南港水域在长兴岛西南方登陆,全长8.95km,其中穿越水域部分达7.5km。长江隧桥T3标工程是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1月10日,由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国际首例岩溶地层大盾构隧道、我国最长距离硬岩掘进大盾构隧道、地铁领域最大直径海底隧道——大连地铁5号线火车站站—梭鱼湾南站(火梭区间)海底隧道实现安全贯通,这标志着我国圆满攻克大盾构下穿海域岩溶地质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全球"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岩溶地层、长距离硬岩大盾构施工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代洪波  季玉国 《隧道建设》2022,42(5):757-783
通过对国内大直径盾构隧道进行统计可知,截至2021 年底,国内开工修建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共65 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59 项。同时,对国内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勘察规划、工程设计、装备制造、规范、材料和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技术现状调查分析。总结目前大直径盾构隧道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隧道设计标准不统一、盾构装备关键部件国产化需突破、再制造产业化存在困难、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关键技术及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等。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指出今后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和盾构装备应尽可能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向着标准统一、施工安全、高效率、高质量、高智能方向发展,以期为推动我国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技术走向成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直径盾构隧道近穿及下穿对填土地基中桩基的扰动影响,依托某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结合FLAC~(3D)数值软件,对大直径盾构隧道近穿及下穿对桩基础的位移特征及承载力特性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盾构近穿及下穿过程中,对桩基础的位移及沉降存在扰动影响,其中盾构到达前10 m和通过后12 m范围,对桩基沉降影响较大,盾构近穿桩基时,桩基沉降速率较大,盾构下穿桩基时,盾构靠近桩基前20 m,桩基沉降速率变大,通过桩基后,桩基沉降趋于平缓。随着盾构的掘进,桩基靠近隧道处侧摩擦阻力波动较大,且隧道正上方的桩侧负摩阻力增大,易导致建筑物沉降。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海中环线快速道的需要,最近从法国进口了世界级超大直径盾构“环龙号”施工,以满足上中路修建双层大隧道的需要。该隧道为双层双向8车道,各限宽3.75m,上下层净高都达到4.5m,大小车辆均可通行,时速为80km。目前盾构已从浦东入地后完成单线掘进,在浦西破土而出,上中路南线隧道自此全线贯通。这种盾构是目前我国掘进的最大直径盾构,创造了我国在软土隧道施工史上的最新纪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盾构隧道精益施工是精益思想在大型盾构隧道建设中的应用,是结合隧道施工特点的理论创新。针对大直径盾构工法,引入起源于汽车制造业的精益思想,提出盾构隧道精益施工体系,并结合钱江隧道工程,从理论和实践2方面对盾构隧道精益施工体系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分析盾构隧道精益施工的5S现场管理、盾构隧道精益施工标准化、精益运输模式以及PDCA循环,提出了全新的盾构隧道施工理念,并在实际工程中证明了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的建设,提出了地下道路隧道功能集约、建养一体的建设理念,介绍了道路隧道与铁路隧道共线设置的一体化统筹措施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中采用的预制结构拼装、冻结管顶管施工、长大隧道多维一体的疏散安全体系、泥浆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并提出了优化大直径盾构隧道建设的三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佘才高 《隧道建设》2016,36(1):58-65
以南京地铁3、10号线过长江隧道为背景,针对其距离长、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国内地铁行业首次提出采用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断面形式。分别从设计与施工难点及采取的措施出发,通过工程类比、仿真计算、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确立了11.2 m外径的单管双线三层内部结构的地铁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横断面,解决了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环分块形式,提出了利用隧道顶部富裕空间的纵向通风模式。实践证明,在直径为10~12 m类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常压换刀的应用中是可行的、安全的。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大断面越江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仙霞西路下穿机场南、北线隧道采用两台直径为11.58m的大型泥水盾构并行推进,南线隧道先于北线隧道两个月施工。由于穿越机场的特殊需要,通过非开挖方式在穿越区埋设了平行及垂直于隧道的水平测斜管进行土体沉降的实时监测。该论介绍了其实测情况。并分析了南线盾构推进时北线隧道上方土体的初始扰动、北线隧道盾构推进时隧道上方土体的二次扰动及对南线隧道上方土体的二次扰动情况。通过实测数据得出了大直径泥水盾构并行推进施工相互扰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俄罗斯方宣布,计划重启Orlovsky公路隧道项目的建设,但将直径19 m单管盾构隧道方案改为采用直径10.3 m的双管隧道方案。工程启停始末2008年,圣彼得堡投资潮时,圣彼得堡政府批准了下穿涅瓦河的双层6车道Orlovsky隧道,隧道全长约1 km,并计划采用直径19 m的海瑞克盾构掘进。2010年,项目签署了投资协议书,该项目最初估价477亿卢布。2011年,随着评估的深入,该项目造价不断上升并超过了800亿  相似文献   

18.
钱江隧道及其南、北接线共同组成了钱江通道,全长43.6km,北接沪杭高速,经桐乡、海宁,穿越钱塘江,再经萧山、绍兴,南接杭甬高速,是浙江省的重点项目工程。其中,钱江隧道是钱江通道的过江部分,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性工程,全长4.45km,设计为双向6车道,速度80km/h,投资近36亿。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为15.43m,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机,而钱江隧道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施工隧道之一。在钱江隧道稳步推进的同时,钱江隧道南、北接线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按照目前的工程  相似文献   

19.
刘艳滨 《隧道建设》2015,35(11):1113-1120
通过对上海建设的多条大直径盾构越江隧道进行总结分析,确定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建设管理需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等总体原则,提出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的盾构工作井、圆隧道横断面选型与设计参数、盾构隧道防水等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盾构选型及开挖面平衡技术、壁后注浆技术、盾构进出洞施工、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分析盾构隧道防水技术、防火内衬及风塔合建等防火与通风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8日,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三阳路越江隧道实现双线贯通,成为世界上首条公铁合建隧道,这也是国内已经建成的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三阳路越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二桥、长江隧道之间,长约2.6 km。为了节约长江两岸城市的地下空间、避免大量拆迁,这条隧道采用了城市道路隧道和轨道交通隧道合建穿江的方案。三阳路越江隧道的外径为15.2 m、内径为13.9 m,所使用的盾构直径达到了15.76 m,相当于5层楼高,每台质量4 400 t,是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