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富水砂层中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富水砂层中进行联络通道施工,施工难度和风险很大,为提高围岩稳定性、减小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常用的降水、冷冻、旋喷和注浆等地层加固方法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对比,最终选择了注浆和降水相结合的加固方案。在联络通道施工中采取了洞内超前预注浆、洞外地表管井降水以及洞内轻型井点降水的加固方案,在水仓基坑施工中采取了周边小导管注浆以及坑内轻型井点降水的加固方案。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和地表变形进行了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开挖引起的隧道和地表变形均较小,说明采取的超前预注浆和洞内外降水措施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有效降低联络通道的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2.
杭州艮山西路人行地道工程中的降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卫星 《隧道建设》2008,28(5):605-608
针对工程实际施工中遇到的单纯采用传统管井降水无法解决特殊地层的降水和无降水作业条件问题,经过摸索、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采用管井降水和真空降水相结合的降水施工技术,以解决工程竖井施工问题,结合CRD工法采用洞内水平真空跟进式降水,以解决地面无降水施工条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进行基础施工,降低地下水位,为基础结构施工提供一个干燥的作业环境是关键。本文主要介绍管井降水技术在某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0,(5)
针对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富水地层中开挖施工和下穿建筑的特点,对超深管井降水后的非爆破机械联合作业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介绍。通过分析对比选择挖机搭载高频振动破碎锤、铣挖头组合联合机械作业,采用三台阶法对复杂地铁车站结构深埋暗挖隧道进行开挖,避免了因爆破震动对隧道群施工产生的安全风险、对周边建筑物扰动大的问题,解决了单一机械设备施工速度慢等问题。结合施工的监测数据分析,证实了非爆破联合机械开挖技术在泥质粉砂岩富水地层中的成功应用,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熊猫环岛一安定路区间工程为例,着重介绍隧道下穿密集商用建筑群、隧道立体交叉开挖、上层滞水丰富及新近规划在建的电力隧道造成建筑物严重损坏(经有资质单位鉴定)等复杂环境下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通过管井降水、洞内水平井点真空降水、对建筑物段超前处理、隧道超前开挖、支护等措施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难题,以期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已成为地铁建设的关键性技术性问题之一,降水工程的成功与否,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及成败的重要因素。以厦门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天水路站基坑降水工程实例,考虑到该工程中特殊的土岩复合地层地质条件,采用坑内管井降水,并通过规范计算涌水量,得到了管井孔径及布置方法,且对降水过程可能出现实施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证分析,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表水系发达的高寒地区钻孔灌注桩接柱三种施工方案的选择对比(护筒法、大开挖法及降水法),肯定了管井降水法具有投资少、时间短、工程进度快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兆锐  王强  徐岩  刘琳  陈超  刘波  向晖 《隧道建设》2011,(Z1):214-219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开挖会使得周围土体产生沉降。特别是当基坑邻近既有地铁区间隧道时,其开挖过程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更应得到重视。以沈阳地铁二号线邻近的恒隆广场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富水砂层地质条件下,降水开挖后地表沉降整体值并不是很大;通过不考虑流固耦合和考虑流固耦合的对比分析,得出不能忽视降水对周围土体扰动及区间隧道变形的作用;区间隧道主要以水平位移为主;在施工中,要着重对与基坑距离最近的右线隧道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岭脊核心段扩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康慨 《隧道建设》2018,38(4):640-648
为解决极高地应力作用下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岭脊核心地段大变形的问题,分析岭脊核心地段围岩流变和衬砌开裂的原因,提出岭脊核心段衬砌开裂扩拆技术: 设置套拱加固、围岩径向加固、加强支护刚度、优化隧道断面结构、严格控制各工序施工步距、调整隧道变形预留量。对台架法和洞碴回填机械开挖法2种扩拆方法进行比选,选取洞碴回填机械开挖法进行扩拆。重点介绍洞碴回填机械开挖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并对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采用洞碴回填机械开挖法扩拆施工安全,支护结构变形在预计范围、无侵限,二次衬砌结构稳定、无开裂。  相似文献   

10.
张维  梁桥欣 《路基工程》2023,(2):142-147
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工程为依托,采用超深群管井综合降水、大直径深长钢管柱成孔及定位技术、非爆破新型双牙高频振动高频破碎锤、抓斗等联合机械开挖、多节点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等技术,解决泥质粉砂岩等地层降水难、大直径深长钢管柱成孔及垂直度控制难度大、基坑开挖效率低、明暗挖工程平面重叠和立体交叉施工难度大、群洞转换节点多等难题。在确保超深基坑、暗挖隧道开挖过程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地表下沉,提高了复杂车站基坑开挖施工功效,缩短了工期,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罗文静  邹成路 《隧道建设》2020,40(5):727-734
为解决半成岩地层明暗挖地铁车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南宁地铁3 号线青秀山站,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半成岩地层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富水半成岩地层中修建隧道可采用群井降水的方法对地层进行加固,降水后围岩黏聚力大幅度增大,有利于隧道开挖; 2)站台层隧道群开挖时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横通道在距离正线隧道开挖面大于1 倍隧道洞径后方可开挖,斜扶梯通道宜在横通道二次衬砌完成后开挖; 3)群洞隧道三岔口部位应根据工程条件予以加强设计,尤其是在隧道纵向上; 4)在一定条件下,明挖站厅层在站台层暗挖隧道群之前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马建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175-178,321,322
传统的疏干管井通常采用负压真空辅助降水,但受到结构密封性的限制,真空度往往不能连续维持.该文针对传统真空管井降水的不足,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超强真空降水工法(英文缩写SVD),弥补传统真空管井的不足,大幅度提高降水效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长大隧道越来越多,常规施工方法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工期要求,这对公路隧道快速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为背景,提出土质地层隧道大断面开挖工法,通过力学分析及现场对比试验,分析论证了该工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质隧道大断面开挖时,采用超长小导管能够减少上部围岩压力对掌子面滑动土体的荷载作用,预留核心土则能够为掌子面滑动土体提供支撑反力,通过这2种控制措施能够实现土质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相比台阶法,大断面开挖时围岩应力释放速率较快,变形快速发展,拱架和喷混凝土受力快速增长,支护封闭成环后可得到有效控制,但需进一步提高初期支护早期承载性能,即提高喷混凝土早期强度;采用大断面工法能够提升机械作业空间,简化工序,实现多组设备同时作业,相比两台阶施工,隧道施工效率提升约22%。综合评价,土质地层隧道采用大断面快速施工工法能够实现掌子面稳定,支护结构安全,且相比台阶法施工效率可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海港引河南闸站工程为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透水性土层的防渗处理进行研究。经比选,闸站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搅拌桩围封的方案。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搅拌桩长度下基坑边坡的出口水力坡降。结果表明,截渗桩穿越中等透水性层,桩底进入相对不透水层进行围封时,基坑边坡出口水力坡降满足规范要求,无逸流出口。同时,基坑施工中应布置相应降水井及监测点,保证基坑防渗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在我国正迅速发展,城市地铁以其安全、快捷、准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地铁区间隧道在修建过程中,一般采用盾构法、矿山法、明挖法等进行施工,但由于隧道经过的土层及城市建(构)筑物情况比较复杂,上述的施工方法尤其矿山及明挖法往往需要辅助以降水、注浆、冷冻土层等施工措施。介绍了沈阳地铁二号线五里河站~奥体中心站区间隧道联络通道的冷冻法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四号线隧道辐射井降水施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锡云 《路基工程》2010,(5):159-161
在交通复杂、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修建地下隧道,如何降低地下水,是影响施工的关键问题。文中以北京地铁四号线黄庄—中关村区间隧道施工降水为例,从辐射井降水原理着手,介绍了一套占地面积小、降水控制范围大、疏干效果好的施工降水方法。实践证明:竖井采用沉井工艺,水平井采用水力双壁钻杆反循环工艺,可达到快速高效降水的目的,且造价较井点降水节约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