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统计,2020年,中国共生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655台,销售额累计约209.5亿元。其中: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生产数量最多的3家企业分别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202台)、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7台)、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31台);销售额最多的2家企业分别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约81亿元)和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约68亿元)。2020年中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生产企业生产数量和销售额分布见图1和图2。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0月26日,直径达15.03 m的泥水平衡盾构在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下线,设备将应用于汕头海湾隧道项目,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的泥水平衡盾构,它的成功下线打破了国外品牌多年来一统全球超大直径盾构的局面,这标志着中国盾构的设计制造迈向高端化,正在全面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工厂化作业程度高、地面沉降控制精度高和安全快速的特点,在我国一系列的跨江越海隧道施工中有着独特优势,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此前,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的核心技术一  相似文献   

3.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采用φ15.43m泥水气盾构掘进机,一次掘进距离7.5km,隧道直径和一次推进距离均创世界之最。工程难度大、风险高,是上海长江隧桥项目的关键控制节点工程。该文主要介绍了工程概况和超大直径、超长距离盾构掘进施工及其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统计国内外超大直径盾构工程应用案例,并分析超大直径盾构设计选型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重点以汕头海湾隧道和深圳春风隧道超大直径盾构项目为依托,阐述超大直径盾构研发制造和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探索解决高水土压力下刀盘维护及换刀、破碎地层长距离掘进等一系列难题的关键技术。主要从刀盘设计、常压换刀、主驱动伸缩摆动及可靠密封系统、防滞排双破碎机布置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设计,对超大直径盾构的研制和应用推广有较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2010,(1):65-65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面临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和挑战,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1是“大”,南京长江隧道使用的盾构直径超大,开挖直径达到14.96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之一,盾构机尺寸的增大使施工难度和风险呈几何级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4月14日,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超小转弯半径硬岩掘进机——"文登号"实现首个区间887 m上层廊道贯通。该设备应用于国网新源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这是我国首次将硬岩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工法引入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领域,对于推动我国掘进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抽水蓄能电站智能化施工具有里程碑意义。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排水廊道项目具有开挖直径小、岩石强度高、围岩完整性好、转弯半径小等难点,对TBM设备的高效破  相似文献   

7.
王超峰 《隧道建设》2017,37(10):1347-1349
苏埃通道工程路线全长6 680 m,隧道长5 300 m,按Ⅰ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兼具城市道路功能,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 km/h。苏埃通道工程是我国首座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的超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也是国内首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层的海底隧道,工程综合难度和风险在目前我国同类型工程中最高,具有大、浅、高、强、险等特点和难点。采取开展超大断面盾构隧道的地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对盾构进行创新性设计、对海域球状风化体(孤石)进行提前探测等应对措施。工程于2016年4月开工,计划2020年3月30日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8.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璇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297-299,311,21,22
该文针对风险管理分析在超大直径盾构施工项目上应用研究较为缓慢的现状,对盾构隧道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进行盾构隧道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意义,并结合上中路隧道工程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8月2日,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任翱号"盾构顺利穿越海域最后一处岩区,正稳稳地向接收井前行。马骝洲交通隧道是珠海首条海底隧道,也是国内首条海域超大直径复合地层盾构法隧道,采用1台直径为14.93 m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典型的"上软土下硬岩"复合地层,类似工程在穿岩过程中曾发生刀具大量损坏、盾构卡壳、河床塌陷,甚至引起"塌通天"重大工程事故。为攻克以上难题,确立了以"一探、二爆、三封"为核心的超前预处理解决方案,并  相似文献   

10.
隧道掘进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黎柯军 《中外公路》2006,26(4):166-171
掘进机在隧道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介绍了隧道掘进机的分类、发展简史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同时,简要分析了隧道掘进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以及应用前景。最后,针对隧道掘进机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4月21日,"征战"中国第一铁路长隧——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彩云号"TBM(隧道掘进机)成功穿越第1个地层交接涌水带,掘进里程突破500 m,日掘进最高达到32.14 m,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TBM在铁路隧道施工中首次应用成功。大瑞铁路全长330 km,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标志性工程,泛亚铁路西线重点工程,也是迄今为止穿越横断山脉的第1条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是大瑞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34.538 km,是亚洲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也是中国第一铁路长隧。隧道最大埋深  相似文献   

12.
《公路与汽运》2008,(1):82-82
广受关注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已于2008年1月14日开始进入掘进,在此次长江上长度最长、施工难度最高、挑战性最多的过江隧道工程掘进中,负责施工的中铁十四局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直径之一的盾构机进行作业。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中国在地铁、隧道超大断面施工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8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TBM)"彩云号"在昆明下线,将用于中国第一铁路长隧、亚洲第一长铁路山岭隧道——大(理)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建设。这台由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二院、中铁西南院、中国水电十四局等单位共同研制的硬岩掘进机,是中铁隧道集团牵头承担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复杂地质条件新型TBM研制及应用研究"重大科研项目,其刀盘开挖直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逐渐涌现于各种重大工程之中,而大尺寸、超深工作井也随之得到了应用。如何更好地对工作井的围护及结构进行设计,成为了超大直径盾构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珠海某近海淤泥地层超大直径盾构工作井为例,通过启明星软件对其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及侧移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计算其结构弯矩及剪力,结果表明该工作井方案能满足各规范的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琼州海峡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新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馈 《隧道建设》2014,34(7):603-607
为适应跨江越海隧道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盾构正在向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大埋深方向发展。以琼州海峡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其超大埋深、超高水压、超大断面、特长距离及地质复杂多变等特点,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大埋深超大直径盾构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琼州海峡隧道等类似大埋深超大直径盾构工程所面临的超大直径盾构设计制造、盾构特长距离掘进、超高水压条件下盾构密封及特长隧道水下对接等技术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预期可望获得的大埋深超高水压条件下的超大直径盾构总体设计及集成技术、高效破岩及长寿命刀盘刀具优化设计技术、盾构防水密封设计与制造技术、常压换刀装置设计技术、特长距离掘进地中对接施工装备技术等盾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隧道建设》2015,(1):32
<正>2014年12月27日,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台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敞开式TBM)在湖南长沙顺利下线。该掘进机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常用于长大硬岩隧道施工,被称为工程机械的"航空母舰"和"掘进机之王"。此前,国内的TBM全部依赖进口。设计制造单位结合试验工程地质条件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突破了大直径TBM多系统协调技术,大功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8月7日,国内首条8度地震区超大直径海底隧道盾构在广州下线,该台盾构将应用于汕头海湾隧道工程,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最核心、最关键的海域段隧道施工。该台盾构直径达15 m,相当于5层楼高,全长130 m,总质量4 650 t,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堪称国内目前"高、精、尖"的隧道施工机械。汕头海湾隧道工程是国内第一条建在8度地震烈度区的超大直径海底盾构公路隧道,隧址范围内下伏大量强度高的孤石和长  相似文献   

18.
<正>香港屯门—赤蜡角长4.2 km海底公路隧道工程将使用盾构,其直径将超过美国西雅图SR99工程中使用的Bertha号盾构,将再次打破盾构直径记录。这台混合盾构直径为17.6 m,由海瑞克公司制造,该盾构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同时这台盾构也使世界上直径超过14 m的盾构数量超过了30台。2013年9月,承包方曾透露将在工程中使用直径14 m左右的盾构,如今选用的盾构直径达到了17.6 m,承包方与盾构生产商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中国超大直径盾构施工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云 《隧道建设》2017,37(3):330-335
随着国内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在采用盾构法建设隧道面临直径更大、埋深更大、距离更长以及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应用不同的超大直径盾构完成了各类项目,文章结合工程案例对盾构设备、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工艺、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等对国内超大直径盾构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相关施工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迎宾三路隧道位于虹桥机场南侧,隧道西起申昆路、沿规划迎宾三路向东,止于外环线。迎宾三路隧道工程盾构法隧道长约1862m,采用直径为14.27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为了顺利衔接虹桥机场两大航站楼,超大盾构一路将依次下穿七莘路高架、北横泾防汛通道、虹桥机场滑行道,水平穿越机场航油管及历史保护建筑,隧道与建筑物基础距离最近处仅为3m。驾驭超大盾构完成这个工程,就好比让大象穿针引线,盾构穿越机场滑行道将是最大难点。由于机场跑道上飞机高密度起降,所以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