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1974年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一次造船热。作为三大造船指数的新船订货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然而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新船需求不振,造船产量在1500万总吨上下徘徊。直至上世纪末,世界新船成变量开始上升,手持订单量不断增多,造船产量随之连年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世界新船订单量再次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有望突破历史最高记录。数据分析表明,当前世界造船业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世界已经出现新的造船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弥漫全球的造船热引发了造’船业、航商、船东们的高度关注,于2007年11月27~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第14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MARINTEC CHINA),无疑让这一已延续数年的造船热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造船界在LNG船领域竞争激烈,2010年底以来的LNG船订造热,累计向市场投放了50余艘订单,其中的大部分订单被韩国船厂所包揽,日本船厂受日元超常升值影响,在本轮订造热中,几乎没有接到订单。于是,日本造船界有人疾呼:在LNG船方面,韩国已经超越日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造船界在LNG船领域竞争激烈,2010年底以来的LNG船订造热,累计向市场投放了50余艘订单,其中的大部分订单被韩国船厂所包揽,日本船厂受日元超常升值影响,在本轮订造热中,几乎没有接到订单。于是,日本造船界有人疾呼:在LNG船方面,韩国已经超越日本。  相似文献   

5.
寒石 《中国船检》1999,(1):32-33
90年代初期,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的沿海或水网地带曾形成一股滩涂造船热潮.其后,随着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沿海和内河的水运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滩涂造船市场逐渐降温.1995年1996年,滩涂造船几尽匿迹.1998年下半年,为扩大内需,搞活市场,中央加大了对基本建设的投资.沉浮了两年多的滩涂造船伴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乘势而发,再度趋热.  相似文献   

6.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7.
秦萍 《中国船检》2008,(9):50-51
●我国的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均居于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创下了造船完工量世界第三,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二.新接订单量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首次突破全球造船量的1/5。2008年1~6.PJ份.中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26%。  相似文献   

8.
3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30万吨级VLCC在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同日,中船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正式签订龙穴基地造船项目合作意向书。它标志着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珠江口造船基地己初具规模。随着龙穴基地生产能力的基本形成,广州地区年造船量有望从现在的不足100万载重t提升至年造船量300万DWT以上。  相似文献   

9.
安飞 《中国船检》2004,(6):40-43
2003年,中国造船产量约为600万吨.这是自我国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8年以来.首次突破全球造船总量的10%。伴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不断攀升.有业内人士预言,在2020年中国造船产量将有望超越日、韩.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船坞”。而就在中国船舶工业谋求进一步扩大发展的同时.日、韩、欧、美等造船强国却在近期开始控制本国造船业的发展规模。日本甚至认为中国增强造船能  相似文献   

10.
刘潇 《中国船检》2012,(3):104-106,128
2005年前,中国船舶沿海运输事故主要存在于不适应海上运输快速发展所致的船舶通航密度不断增加,以及航运公司疏于管理。但2005年后,中国船舶沿海运输事故又增添了“造船热”阶段出现船舶质量参差不齐、船员扩张后素质不均这些“暗雷”。  相似文献   

11.
船业动态     
《中国海事》2010,(6):44-44
国际造船协定谈判搁置5年后酝酿重启 20年前启动的国际造船协定谈判在几经中止后,被重新提上了日程。4月12日至1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造船工作组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原则同意重启搁置了5年的造船协定谈判.据悉。该协定谈判内容包括差别待遇、价格规范、不可控诉补贴、协定适用范围等。该协定一旦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利好全球各造船国.  相似文献   

12.
简讯     
韩国造船订单激增《亚洲航运》报道,据韩国造船协会公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订单比1994年同期增长了65%,达到326万gt,仅6月份一个月就接到了100万gt的造船订单。这样,韩国目前手持的造船订单达到创纪录的1340万gt、295艘船。这些船足够韩国船厂忙上2年。韩国造船协会的官员说,由于日元的升值,韩国的造船价格比日本便宜5~10%。韩国现代重工手持的造船订单最多,达到430万gt、价值37亿美元,紧随其后的大宇集团,共有订单380万gt,价值28亿美元。在今年的前6个月中,现代重工获得新的造船订单达79.2万gt,大宇集团是73.2万g…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无情地冲击着国内外造船产业,曾经轰轰烈烈的世界造船热从巅峰滑落深谷,持续繁荣了6年的世界船舶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正在起步的广东船舶产业来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使广东船舶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危机下,广东造船业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被拖慢。这种情况下,广东船舶业能否化“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10,(3):41-41
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是世界排名第四的STX集团在中国建立的大型造船生产基地。2006年10月,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3月30日,STX大连集团举行奠基仪式,STX(大连)造船迈出了建设生产的宏伟步伐。  相似文献   

15.
《船海工程》2004,(5):52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造船队伍,直接从事造船业的各类人员总数不少于30万人。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造船业已经形成了船舶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的完整体系,具有相当强的实力。然而,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造船员工在总体素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专家指出,我国造船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建设造船强国的需要,必须实施“人才强船”战略,把人才作为推进造船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我国造船业的人才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确保中国造船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海运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新船需求的增长.尽管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造船大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造船能力,但造船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造船成本急剧上升,美元持续贬值.多重因素导致2004年新船价格全面上涨。  相似文献   

17.
徐国新 《江苏船舶》2004,21(5):42-4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内河造船企业,特别是民营造船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造船产业大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造船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3位。英国劳氏船级社对中国近几年造船企业接单量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为:1998年占2.5%,2000年上升为5.6%,2001年达到11.3%,2002年为12.6%。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上半年国际造船市场宏观环境变数增多,行情确实正如年初预期那样出现理性回归,但成交量依旧十分活跃,新船价格持续坚挺。总体上看,兴旺依旧是当前国际造船市场的主题。按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形势及影响因素看,预计今年全年很可能会成为仅次于2007年的第二造船高峰年。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上半年国际造船市场宏观环境变数增多,行情确实正如年初预期那样出现理性回归,但成交量依旧十分活跃,新船价格持续坚挺。总体上看,兴旺依旧是当前国际造船市场的主题。按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形势及影响因素看,预计今年全年很可能会成为仅次于2007年的第二造船高峰年。  相似文献   

20.
秦琦 《中国船检》2014,(1):52-54
据LR数据库统计,2013年中国新造船市场接单前十位船厂分别是上海外高桥船厂、江苏扬子江船业、大连船舶重工、中船澄西船舶修造、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扬州大洋造船、新时代造船、江苏韩通船舶重工等(详见表1)。相比2012年变动较大,两年来新船市场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由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