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晋 《水运工程》2011,(1):61-65
长江港口建设迅猛发展,其岸坡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几个典型港口岸坡失稳工程实例,分析和总结其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江武穴市马口险段某码头施工前后发生的岸坡失稳现象,结合其他典型港口岸坡失稳工程实例,分析和总结原因,提出提高桩码头岸坡稳定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三峡库区库岸的渗流自由面随库水位升降的变化规律,根据库区岸坡不同地层构造,提出了以网络盲沟、虹吸排水技术为代表的排水技术措施,明确了虹吸排水最大吸水高度8.0m的工程应用界限,创建的多级串联虹吸排水技术首次应用于库区港口岸坡稳定性方案设计,解决了库水位陡降条件下的岸坡同步排水降压和稳定安全的难题,对三峡库区岸坡失稳破坏等地质灾害防治和港口同步排水降压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灾害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讨论库区岸坡防护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的基本原则,探讨在有库岸地质灾害地段进行港口码头建设时合理的码头结构型式,供库区港口码头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5.
内河库区码头后方陆域陡峭且地形条件复杂,码头的建造常常面临大水位差、高填方回填岸坡的施工特点,因此施工期的桩基不仅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施工荷载,还要承受岸坡回填施工对桩基造成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在先建桩和先回填两种方式下,通过桩基承载力的分析,得出了增加回填土厚度、增加岸坡坡度、增加岸坡回填材料密度、减小回填材料内摩擦角、减小嵌入深度均不利于回填岸坡桩基承载力的改善,并揭示了其敏感性。为内河库区港口工程桩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涛 《珠江水运》2023,(10):78-80
在港口工程岸坡处理中,常采用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合地基,但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中发现,采用无配筋的柔性桩体的地基处理,其提高稳安全性的能力是有限的。胶结材料抵抗水平荷载和弯矩的能力较弱,对整体稳定作用假定其桩体完全断裂,只能按滑动面材料的摩擦性能确定抗剪强度指标,其胶结材料特性未能发挥其优势。本文针对增强桩体抗弯强度的结构处理方式—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港口工程岸坡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港口航道中具有边坡结构,需要采取护坡措施,使滑坡现象能够得到控制。基于此,本文将从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岸坡整修、膜袋铺设、膜袋填充、清理养护六个方面入手,对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增加岸坡的稳固程度,使港口航道能够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港口贸易的发展,大型船舶的到港几率加大,许多年久失修码头的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老码头进行结构加固改造,以发掘老码头的潜力,保证码头的安全运行。本文以镇江某高桩码头为工程实例建立结构和岸坡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码头改造前后的变形规律和改造后岸坡的稳定性,为高桩码头的结构设计与岸坡稳定性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有生态护岸以稳定性为主,考虑生态性较少。为改善岸坡的生态性,提出一种圆环联锁型生态护岸结构。为探究该生态护岸结构在建设初期(无植被时)的稳定性及防护效果,通过动床实验对比不同防护措施下岸坡的稳定性,并研究流速对护岸结构稳定性及防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圆环联锁型生态护岸结构可有效减少岸坡冲刷面积和冲刷深度,增强岸坡稳定性;2)其失稳形式有2种,分别为因坡脚变形而下滑失稳和因岸坡淘刷而下陷失稳;3)其冲刷面积和最大冲刷深度随流速增大而增大,二者的增率随流速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与国外同类港口工程岸坡抗震设计规范相比,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使设计人员难以适应海外项目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收集并归纳了美国标准中码头岸坡抗震设计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重点介绍了土体液化判别、拟静力法边坡稳定分析、土体液化残余强度和Newmark滑块位移法,并提供了一个按照美国抗震标准进行码头岸坡抗震设计的案例,为今后国外类似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