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日,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打造高效综合运输体系,推动“海澄文定一体化”综合经济圈融合,澄迈县拟整合利用老城镇站至美兰站段的海南环岛高铁铁路资源,开行该段市域公交化列车。目前,2列澄迈县市域公交化列车已经从铁路南港登岛。  相似文献   

2.
苏云 《中国铁路》2007,(8):47-49
西南两省一市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长途运输以铁路为主体、短途运输以公路为主体以及水运、航空相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西南综合交通运输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充分发挥铁路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建设,提高公路网的规模,完善航运配套设施,以满足西南两省一市经济发展对运输质量及运输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南宁枢纽总图与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南宁市及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布局的综合研究,提出适合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南宁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和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 研究方法:根据南宁市及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枢纽现状和路网规划,综合分析研究南宁铁路枢纽总图与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 研究结论: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与南宁枢纽综合研究是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城市群建设和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必然要求,最终确定枢纽衔接3条干线、3条城际铁路,6个行车方向,客运形成环型通道,货运形成以南环为主的“T型”通道,客货分线的“环+T型”枢纽格局。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际铁路的客流特点及功能定位分析,着重分析论述这一区域形成规划的城际快速铁路网的主要要素。 研究方法:结合城际铁路客流特征及功能定位分析,通过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这三方面要素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述,确定支撑区域城际铁路网的主要要素。 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三个要素的形成与发展必将带来区域内各城市问商务、旅游、探亲等人员出行次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强大的区域内城市之间旅客交流,支撑规划的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 研究结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是支撑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海南环岛高铁西段线路全长345 km,途中经过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6个县市。设立16座车站,在海口站和三亚站与东环铁路接轨形成闭环,设计时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海南铁路现状以及海南运输需求的分析研究,论证了建设海南东环铁路的必要性,且提出了主要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7.
陈希荣 《科技交流》2009,39(4):1-14
通过分析关中城市群现状交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提出建设城际铁路网的必要性.在分析关中城市群城市空间分布、交通走廊分布、客流分布的基础上,确定不同构架方案线网主骨架,在此基础上经综合分析评价,推荐关中城市群轨道交通线网方案.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分析绵阳-成都-乐山通道内客运交通需求,探讨城际铁路与其它交通的衔接方式.研究结论:通过对绵阳-成都-乐山通道主要交通方式技术特征和客流特征分析,通道内应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紧密结合的分工衔接模式.为充分发挥成绵乐城际铁路的功能和效益,规划建设中应考虑与干线铁路采取旅客换乘衔接和运输组织衔接2种方式,以达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的目的.同时城际站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现有的公交、长途汽车站及航空港布局等综合比选,车站尽量靠近城市轨道交通结点、公交长途汽车站或机场航站楼,做好综合交通一体化研究,方便城际客流能快捷地换乘城市公共交通,并与公路交通采取联合运输和高峰分流模式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协调性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过程中对线网与城市形态之间协调性分析主要限于定性分析的情况,通过本文的研究提供量化分析手段,有助于构架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研究结果:提出了轨道交通网络中位点与城市重心的吻合度、轨道交通网络分形维度与城市分形维度的一致性指数、轨道交通与城市人口在方位上的相似度3个量化指标。基于这三个定量化指标建立了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的综合协调指数,确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协调性量化分析的方法,并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为例,分析了4个预选方案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协调性。计算结果显示4个预选方案的综合协调指数分别为0.7829、0.7778、0.6908、0.7849,表明预选方案四与城市形态最为协调。  相似文献   

10.
市域(郊)铁路是城市中心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运营和在建的市域铁路均体现了大能力、快速度的"骨干线路"特征.通过对我国市域铁路现状的分析,提出当前市域铁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建议,并从市域铁路快线功能的实现、网络与中心城区的关系、互联互通优势的发挥、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设计理念,结合合肥枢纽的现状,统筹考虑枢纽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及规划项目,系统研究确定推荐方案及重大比选方案,为枢纽总图研究及设计积累经验。研究结论:随着合肥南站的建设,枢纽形成了两大客站的格局,以此为前提,研究了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和商阜杭新建客站方案四大系列方案。经研究比选,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在运输组织、旅客出行、点线能力协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合肥南站已经开工建设,对其进行调整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建议下阶段根据合肥南站工程调整的可能性对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站方案进一步深入研究比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做好项目投资控制管理的问题。研究方法:结合作者参与国家基建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从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到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以及相对应的财务运作步骤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综合管理的投资控制方法。研究结论: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全流程的投资控制,有利于控制投资、降低项目建设工程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吕叶  俞添 《铁道工程学报》2011,(8):126-129,136
研究目的:实施国铁和企业之间的直通运输,可以实现铁路运量的持续增长,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开展直通运输。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企业开行直通运输的实施条件,以决策企业是否适于开展直通运输。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是否宜于推行直通运输,可以采用模糊综合判断法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有关影响因素建立评价因素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评语集,再将由此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和各因素的权重集通过加权平均算子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最终得到决策结果。本文通过实例计算,证明综合模糊判断法能够为直通运输的实施与否提供较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铁路工程管理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集中发展和建设时期,不仅建设规模是历史空前的,技术标准也是历史跨越式的,铁路工程管理面临着深层次的挑战,如何对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进行系统整合和调整成为当务之急。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铁路工程管理发展历程的回顾,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现状分析,提出了“系统化管理”、“法制化管理”、“人性化管理”、“集约化管理”和“和谐化管理”的新思路,并展望了未来铁路工程管理改革的宏观蓝图,就“调整政府宏观调控与项目微观管理关系、完善铁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推进铁路投融资改革、规范建设管理主体权责关系以及加强铁路工程协同管理信息化水平”做出了定性预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交通中,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城市拥堵、降低能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铁路交通中,物联网技术在设备安全系统和客货运输服务系统领域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随着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推广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其在铁路交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论: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具备的充分条件,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列车跟踪与定位系统、站车信息共享系统、综合安防预警系统、货物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可能性,阐明了铁路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铁路设计理念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系统回顾并深入分析建国以来铁路建设各个时期以及世界各国不同铁路设计理念产生的基础,各自的特点、方案和经验教训。以铁道部党组提出的20字铁路建设新理念为基础,提出现时以及未来铁路设计理念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思路。研究结论:“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未来”不但是铁路建设的新理念,而且是当前铁路设计的基本理念,其内涵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多年铁路设计理念有许多好的内容要坚持,但存在的不足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新的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时代要求,借鉴国外铁路先进的设计理念,不断更新我们自己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目的:本文提出了综合接地系统的总体要求、范围、贯通地线的规格等,为满足目前客运专线站前基础工程的施工需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综合接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及方案研究,达到将各种接地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保证客运专线各系统、各设备之间实现等电位连接,减少不同设备、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及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研究结论:为保证客运专线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康直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4):108-112
研究目的:通过对既有人防商场下修建地铁车站设计的介绍,总结出城市轨道交通在既有建筑物下修建地铁时设计的几条经验。研究方法:针对哈尔滨主干道东大直街下既有人防商场修建地铁车站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主动托换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结构计算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既有人防商场下修建地铁车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对地下商业街立柱进行两次托换,第一次托换消除可能产生的1.7~2.4 mm的差异沉降。第二次转换时,消除地下商业街侧墙与立柱可能产生的最大沉降差8.4 mm后。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既有商场结构的托换可以保证地下商场的安全,路面交通的顺畅,保证了周边商业的正常营业。研究结论:地下商场结构托换的设计施工方法是可行的,对于在既有地下建筑物下修建结构,采用主动托换技术,设计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这是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