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内,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压浆导管以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压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桩基沉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机理,以拟建潮河大桥为例,设置4根试桩和10根锚桩展开承载特性现场试验,4根试桩中S1~S3采用桩端后压浆施工工艺,S4采用常规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果表明,不同地层下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成桩机理不同,对于潮河大桥弱透水性软弱地基土层,桩端承载力的提高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且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能显著提升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降低桩基沉降。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铁光华路站洞桩法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研究表明,该项技术不仅可有效地提高桩基综合承载力,且可减少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选取同一场地中两根未注浆桩和两根后注浆桩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注浆前后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证明了后注浆技术可以明显的降低桩基的工后沉降,并能提高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在路桥施工中合理应用桩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路桥工程不均匀沉降发生率,保证路桥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减少路桥维修养护支出,保障民众出行安全。基于此,分析路桥施工中的常见桩基质量问题,详细分析钻孔灌注桩技术、压浆作业技术、微型桩加固技术,压入钢管加固技术和植筋加固技术应用要点,为路桥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后压浆技术提高钻孔灌注村承载力的作用机理及荷载传递性状,提出了桩端及桩测阻力提高系数的概念,并建议了后压浆钻孔灌注村的承载力公式,最后结合一工程实例说是后压浆的施工工艺及提高承载力的效果,可供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下导洞实现桩基托换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了一种在地下导洞群内进行桩基托换的方法,并对导洞施工导致的原桩负摩阻力、承载力和附加沉降进行了讨论,基于弹性理论推导了计算桩附加沉降的公式。利用该方法对广州地铁工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文中的公式能较准确地描述桩的附加沉降。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桩基托换中,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桩基嵌岩桩作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形式,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好、沉降量小以及群桩效应弱等优点。从嵌岩桩的成孔设备的选择、钢管桩沉桩相关指标的确定、嵌岩桩混凝土浇筑质量检验方法以及事故预防与处理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公路桥梁桩基嵌岩桩的施工技术,并结合实体工程应用实例,深入分析公路桥梁嵌岩桩的施工技术要点,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X合同项目滩涂区钻孔桩施工工艺的分析和实践总结,介绍超长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桩底压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析盾构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群中桩基托换过程的受力转换机理及盾构隧道掘进对群桩基础结构的影响,文章以深圳地铁10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广深高速桥梁桩基群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开展桩基托换与地铁隧道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桩基托换后,桥梁荷载体系从桥面板→桩基→地基土转换为桥面板→既有桩基+托换桩→地基土,被托换桩的上覆荷载能够有效地转移到新建托换桩上;在桩基托换与盾构掘进过程中所产生的沉降变形能够提高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使得桩基结构的最大主应力有所降低;桥梁桩基沉降量以盾构隧道推进过程中由地层损失和掘进扰动产生的沉降变形为主,桩基托换所产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20%~30%;桩基沉降变形、侧向位移与主应力降低效应均主要表现在托换桩上,非托换桩变化不大;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变形主要产生在桩基托换区域附近,且以沉降变形为主,水平位移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桩底压浆技术对钻孔灌注桩的增强加固机理及其作用的一般规律,并对传统的压浆管道结构进行了改进,克服了传统压浆管道容易堵管、效果差的缺陷;并介绍了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成功应用的经验,结果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施工实践,分析了湿陷性黄土桩基侧向负摩阻力与桩侧阻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桥梁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桩身强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在桥梁承台和桩基土壤内设置监测点,对桩基承载力与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收集和整理监测数据,绘制监测曲线,分析结果说明桩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路堤(床)冲击补压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增强路床的整体性和均匀性,减少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广西荔玉高速公路工程为例,通过对该项目软土地基情况的分析,提出应用振冲碎石桩进行软基处理的方案,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阐明了振冲碎石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可大大提高处理后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等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电磁波CT检测桩基后压浆效果的检测内容、检测桩基后压浆效果原理、检测桩基后压浆效果的主要步骤,为桩基后压浆检测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时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是土体移动对邻近桩基的影响。文章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软土地区中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竖向受荷性状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前后桩基轴向抗压承载力减小约13.6%,并且引起既有承受竖向荷载的邻近桩基产生可观的附加沉降。为此,针对桩土接触力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通过考虑开挖后桩侧极限摩阻力的降低,对单桩沉降计算的荷载传递法进行改进,使得能考虑开挖对邻近桩基竖向受荷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田静 《西部交通科技》2023,(10):78-79+84
针对公路软土地基CFG桩加固问题,文章依托实际工程,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确定CFG桩软基加固施工参数,制定了加固方案,并在完工后进行静载试验和沉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路基水平位移和工后沉降逐步达到稳定,说明路基稳定性良好,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土质浅埋隧道设计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工程作为特殊的岩土工程,现有资料缺乏对隧底受力变形的研究。土质浅埋隧道由于承载力较低,受力后变形较大,明确其基底承载力及变形机理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研究借用建筑基础设计方法,对隧道基底承载力和变形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土质浅埋隧道基底承载力及基于弹性压缩变形的基底变形计算公式。对隧底承载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隧底不存在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同时针对隧底不同时期沉降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可采用不同的控制措施:二次衬砌施作前基底沉降不予处理,二次衬砌基底变形采用预留安全空间处理,工后沉降按路基沉降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冲击式压路机在龙长高速公路A8合同段路基施工中,对于加强补压、减少工后沉降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路基增强补压是在路基振动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后,为进一步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和整体性,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而进行的补充冲击碾压。路基增强补压技术对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减小工后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近年来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依托新建川口至大河家公路,在黄土区路段开展路基增强补压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在利用冲击压路机对用振动压路机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后的路基补压后,最大平均沉降量达8.57cm,有效影响深度范围内路基压实度平均提高3.87%,补压效果良好,对黄土区段公路路基进行增强补压十分必要;(2)路基增强补压的遍数宜为10~15遍,15遍之后再进行补压,其技术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