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诚  庹莜葭 《中国水运》2014,(2):304-306
为获得广西地区Ⅴ-Ⅲ级航道提升到Ⅰ级航道后,跨河建筑物最优通航净空,在系统调查、统计和分析广西内河规划为Ⅰ级Ⅱ级航道的跨河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基础上,结合广西沿江城市规划布局、河流特性以及现有桥梁等条件限制,提出广西Ⅰ级Ⅱ级航道跨河桥梁通航净高尺度论证应遵循的原则;随后通过对现有船型、通航规定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提出了满足船舶安全通过的Ⅰ级Ⅱ级航道跨河桥梁通航净高尺度标准。进而探讨了跨河桥梁通航净空高度的合理性及其相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普遍存在大量现有桥梁通航净空不足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分步改造标准,是高等级航道建设中亟待破解的普遍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广东省北江、东江航道为例,对现有跨河桥梁净空尺度进行复核计算,结合代表船型预测提出船舶航行对桥梁的净空尺度要求,并对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洪水标准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北江、东江千吨级航道建设中,桥梁净空尺度满足净高不小于8.3 m(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2 a)、双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86 m或单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44 m的跨河桥梁可暂缓改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航道建设经验,提出适应国内千吨级山区航道桥梁改建标准的建议,研究结论可为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沪苏湖铁路工程桥梁对北横港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从工程选址符合性、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桥梁通航孔和墩柱布置方案、工程对航道通航条件和通航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桥梁选址、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桥梁通航孔和桥梁墩柱布置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建设对桥区航段的水流、航道冲淤变化有一定影响,对航道维护和导助航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水位站的实测水位资料核算各桥梁不能满足通航净高的时间,通过计算推荐船型的航迹带宽度分析船舶能否安全通过桥梁,并对通航净空不满足航道等级要求的桥梁提出合理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螺头水道是宁波-舟山港南部港域的深水进港航道,水深在40m以上,可通航各种吨位船舶。随着舟山经济发展,需建设与大陆的电力联网工程,并推荐跨越螺头水道的架空方案,而架空线路通航净空高度直接关系到进出港口船舶的安全畅通及今后港口发展。本文通过对今后大型船舶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船舶空载水线以上高度,以此确定220KV架空输电线路的通航净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地区内河限制性航道等级提升改建工程中,通过对航道尺度、船舶水线以上高度、通航水位、通航安全及桥梁改建难度的综合分析,提出近期跨航桥梁拆建方案和保留桥梁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为内河航道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彭厚德 《水运工程》2013,(4):139-141
结合湘江下游2 000吨级航道建设,分析现有跨河桥梁对航道等级提升的影响,提出对通航净空不够的桥梁,应根据现状船型分析碍航天数,并综合考虑桥梁改造难度确定处理方案,既保证通航安全,又兼顾航道升级的经济可行性,不能机械执行《内河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来桂航道铁路桥梁通航净空尺度不能满足通航要求、铁路一桥、二桥年代久远且存在地质病害、改建铁路桥投资巨大等问题,确定了涉铁段不整治情况下的水位计算控制工况,依据水文测验资料和水位计算成果,建立了涉铁段航道与上游迁江水文站的水位-流量相关关系。通过流量保证率分析确定了铁路桥通航净高尺度和航道宽度不足影响的年通航天数为35.3 d。结合近期船舶流量较小的特点,确定了近期单线通航、中远期除铁路桥外双线通航方案,并分别在上下游布置了应急停靠点。提出布设监控、桥梁防撞、助航、交通安全标志等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和通航规则建议,可供类似涉铁航道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9.
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长江扇沱水道跨越长江,水道被长寿桥主跨桥分为左右两孔,该桥梁不满足I级航道单孔双向或双孔单向通航净空尺度要求。从通航安全角度出发,结合代表船型及航道特点,以《航道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的I级航道宽度作为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结合河道条件在高水位期开通右孔为辅助通航孔,通过合理设置浮标界定桥区通航水域,并采取加装桥梁防撞主动预警系统等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0.
舟山群岛海域具有通航岔道及通航船型多、航线交叉、潮流流态及通航条件复杂等特点,建设桥梁所需的航道及通航净空尺度确定方法有其独特性。以鱼山大桥为例,在充分分析船舶通航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周边围垦工程实施后的数学模型计算潮流场数据,经多方案比选和航线优化,并采用船舶模拟试验验证,确定桥梁通航等级和桥区航道规划方案,得出合理的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布置方案,为桥梁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已建桥梁对通航的影响,对跨河桥梁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桥区安全通航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水流情况,其次是风、水深和航道宽度及通航孔净宽。将研究结论应用于松陶铁路第二松花江特大桥的通航论证工作中,对该桥的结构、航线选择进行了论证优化,为桥梁建设提供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云斌 《中国水运》2007,5(8):37-38
根据天津港航道的现状,天津港存在单向通航情况,尤其是随着大型船舶进出主航道艘次的增加,在现有航道宽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单向通航和双向通航的情况,包括单向通航到双向通航的转换及双向通航到单向通航的转换过程。本文给出了天津港航道通航能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3.
章途鑫 《珠江水运》2012,(14):52-53
本文试从航道规划等级、代表船型的选择、通航水位的计算入手,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进行相关技术论证,为广珠铁路跨江门水道大桥设计和审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有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的规定制约和限制了大型集装箱班轮进出广州港南沙港区的通航效率。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海事部门有必要对伶仃航道的通航能力重新做科学评估,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吨级的集装箱船双向通航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适合目前通航环境下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长江干线航道等级的提升,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长江上游通航船舶吨位日益增大,桥梁通航安全隐患日趋明显。以金沙江中坝大桥为例,针对长江上游建成年份较早的桥梁,通过对桥梁尺寸、通航净空、船舶撞击等多方面分析,指出桥梁在航道通航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通过工程措施、限制通航措施、制定相关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关手段,消除船舶通航过程中的船舶和桥梁自身的安全隐患,为类似跨越高等级航道桥梁的通航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结合电力、水利以及电信等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提出水上过河缆线安全富裕高度的取值意见,供通航净高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吕小龙  吴澎  刘晓玲 《水运工程》2021,(10):266-270
航道等级的确定是航道工程建设前须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常规项目主要考虑腹地水运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并依据上位规划确定,但新开发的运河航道通常规划依据较少且缺乏理论分析支撑。考虑运河与天然河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基于运河衔接水系的通航条件,采用保证率分析法分析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对通航的限制影响。根据运输组织方式及大型船舶变吃水运输的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经济性、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运输通达性等因素,得出运河推荐航道等级,为运河航道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平陆运河应采用I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5 000吨级船舶。  相似文献   

18.
范浩 《水运管理》2009,31(10):14-16,19
为解决现有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规定制约大型船舶进出广州港通航效率的问题,特别是限制大型集装箱班轮进出广州港南沙港区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对伶仃航道的通航能力重新作出科学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吨级的集装箱船双向通航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适合目前通航环境下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戈国庆  耿卓  杨尊伟 《水运工程》2015,(10):154-157
航道通航水位是工程中主要技术参数,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内河通航标准》中明确规定对综合利用渠道以及设闸运河应综合分析确定航道通航水位。本文通过分析小清河航道水文状况,并结合其行洪、排涝的主要功能和河道、滩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航道通航特征水位,为类似航道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晓云 《水运工程》2013,(3):140-143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地处感潮河段,如何计算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建设技术论证的首要工作。通过初步论证分析,得到一些基本认识:对于南京以下河段,现行航道水深起算基面不能视同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不宜轻易调整航道水深起算基面、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宜统一采用海港方法计算并根据水文条件变化作必要调整、个别河段航道设计水深需大于12.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