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胶轮驱动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在冰雪天运行时走行轮易打滑,影响车辆安全行驶.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直线电机驱动跨座式单轨车辆方案,建立了直线电机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悬挂参数下车辆的气隙稳定性和运行平稳性.结果 表明:支撑轮刚度和橡胶弹簧刚度对电机气隙影响很大,但支撑轮刚度和橡胶弹簧刚度对车辆运行平稳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庆跨座式单轨3号线在雨雪天运营时大坡度路面起步走行轮打滑等问题,设计了直线电机跨座式单轨.并将该跨座式单轨车辆推广到冬季高寒、夏季高温和纬度偏高的"三高"地区.通过结构设计,建立了直线电机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与气隙稳定性,但其曲线限速应较跨座式单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运行品质,以某型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5自由度单轴单轨车辆的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PID(ANFIS-PID)控制器,以抑制车体的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并与原始单轨和PID控制单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单轨,PID控制单轨和ANFIS-PID控制单轨的横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48.37%和89.06%,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9.41%和34.32%;横向加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53.00%和90.30%,垂向加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21.72%和37.60%.ANFIS-PID控制单轨优于PID控制单轨,能显著提高单轨车辆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4.
针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稳定性问题,以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将PC轨道梁视为刚体,考虑橡胶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建立单轨车辆15自由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运用拉格朗日原理推导出车辆运行时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美国六级路面谱模拟PC轨道梁路面激励,对跨座式单轨车辆在定曲率半径不同车速及变曲率半径不同车速工况下的运行平稳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小曲率半径曲线段行驶时,车辆运行平稳性随车速的增加而降低,随曲率半径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走行轮胎偏磨损导致换胎频繁是影响跨座式单轨交通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快速评估不同单轨车辆设计方案的走行轮胎偏磨损状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走行轮偏磨损的1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走行轮胎偏磨损因子模型,提出了依据走行轮胎偏磨损因子得分高低评价车辆设计方案优劣的方法. 研究结果发现:影响走行轮胎偏磨损的因子得分排序依次为走行轮纵横向参数因子、导向轮轴距因子、走行轮垂向刚度因子和导向轮垂距因子;建立的走行轮偏磨损因子模型和偏磨损因子得分公式能快速评估不同单轨车辆结构设计方案下的走行轮胎偏磨损状态,从而为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开发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中力与加速度的相互关系,即研究单轨车辆的运动方程,基于汽车行驶阻力和列车运行阻力两种计算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时的主要阻力进行探究.推导出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在不同线路中运行阻力的理论公式,基于SIMPACK建立了曲线附件阻力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加速附加阻力公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跨座式单轨交通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采用线性化轮胎模型建立了15个自由度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的径向刚度与侧偏效应,并考虑了走行轮的纵向滑转特性.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典型区段的PC(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为对象,采用自编程序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过桥时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和编制的程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传统跨座式单轨列车每节车体由两个转向架承载,为了减少转向架的数量,实现跨座式单轨的轻量化设计,融合跨座式单轨列车结构及铰接式车辆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模块铰接式跨座式单轨.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在空载工况下以3种不同速度通过半径100 m曲线进行运行稳定性能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三模块铰接式跨座式单轨列车以3种不同速度通过半径100 m曲线时,运行稳定性良好,但列车的运行稳定性随着速度的增加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几种典型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跨坐式单轨车辆、悬挂式单轨车辆、胶轮路轨车辆、胶轮有轨电车和虚拟轨道车辆,探讨了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未来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集中于抗侧倾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根据跨坐式单轨车辆抗侧倾稳定性变化规律提出的临界侧滚角...  相似文献   

10.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中力与加速度的相互关系,即研究单轨车辆的运动方程,基于汽车行驶阻力和列车运行阻力两种计算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时的主要阻力进行探究.推导出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在不同线路中运行阻力的理论公式,基于SIMPACK建立了曲线附件阻力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加速附加阻力公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有轨电车主要特征与国内外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运能、速度、定制的灵活性及使用的舒适性4个方面,将现代有轨电车与传统有轨电车进行对比,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以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Citadis系列有轨电车和劳尔公司的Translohr系列有轨电车为例,从尺寸、运能、技术性能、噪音等方面,研究对比了钢轮钢轨和胶轮+导轨两种制式的有轨电车,介绍了这两种制式的有轨电车尤其是Citadis系列有轨电车的使用情况。针对当前国内现代有轨电车的使用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弥补对包含有轨电车的干线绿波优化能力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径绿波模型的干线绿波优化模型, 确保干线转向有轨电车与干线直行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率与独立运行; 确定了转向有轨电车线路的信号相位与干线社会车辆信号相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构建了干线绿波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 考虑有轨电车停车过程的加、减速特性, 以及通过交叉口时清空时间的要求, 建立了有轨电车补充约束条件; 设置了相位顺序控制变量, 增大解空间, 提高了干线绿波优化模型的建模能力; 设置旅行时间变量, 保证社会车辆行驶在路段规定的安全速度之内, 确保有轨电车上、下行总旅行时间一致, 保障调度运行的高效合理; 在满足有轨电车绿波带宽基本要求的条件下, 构建了社会车辆绿波带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 应用干线绿波优化模型对南京麒麟镇有轨电车干线路段沿线4处交叉口进行了交通信号协调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干线绿波优化模型能对各交叉口信号相序进行优化, 为有轨电车提供包含转弯相位的绿波; 优化后干线信号周期为142.4 s, 各交叉口相位差分别为0、116.8、52.0、5.7 s, 单方向社会车辆绿波带宽为26.6 s, 上、下行社会车辆绿信比达到37.4%, 有轨电车绿波带宽为10 s, 满足干线系统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市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引发了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当前急需引进新的交通方式,以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相比昂贵的地铁系统,现代有轨电车满足价格合理、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城市要求,逐渐在各大城市推广使用.考虑到其建成后难以改动的特点,则做好线网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一具体城市线网规划为背景,通过建立现代有轨电车线网方案优选的指标体系,兼顾主客观因素,运用蒙特卡洛和熵值赋权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提出了基于改进赋权方法的VIKOR模型,对城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进行优选,为现代有轨电车提供合理的线网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正在中国兴起.本文对国际上现代有轨电车所使用的供电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可作为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局立 《轨道交通》2009,(8):92-95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现代胶轮单轨有轨电车系统,并分析了其系统的优缺点。在当前,国内对交通工具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种新型现代胶轮单轨有轨电车系统适应了这种需要,并为人们提供了除地铁、轻轨之外的又一种工期短,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有轨电车在交叉口的停车次数和交通延误,同时兼顾社会车辆通行效率,提出可容纳直行线路、左转线路有轨电车和社会车辆3类绿波系统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方法.设计直左轨道分叉交叉口的4种信号相位组合方案,构建社会车辆绿波系统、有轨电车直行线路和左转线路绿波系统的约束条件,以及3个绿波系统的交互性约束条件.基于可变绿波带宽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车辆轮胎磨损理论, 研究了走行轮侧偏刚度对走行轮侧偏力和导向轮、稳定轮径向力的影响, 分析了单轨车辆曲线运行时, 走行轮摩擦功随轮胎侧偏刚度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 受导向轮、稳定轮径向力影响, 随着走行轮侧偏刚度增加, 走行轮侧偏力逐渐增大; 当走行轮侧偏刚度处于1120kN·rad-1范围时, 走行轮侧偏力与侧偏角处于线性范围, 侧偏角呈现微量变化; 当侧偏刚度超过120kN·rad-1时, 侧偏角迅速增大, 进入非线性区域。基于轮胎磨损指标, 随着走行轮侧偏刚度增加, 走行轮磨损量以1.2%的速率增加。走行轮侧偏刚度还将影响车辆曲线通过性, 过小的侧偏刚度不利于形成摇头力矩, 通过性能变差。在保证车辆良好通过性前提下, 尽量减小走行轮磨损, 其侧偏刚度设计值推荐为9.37kN·rad-1。  相似文献   

18.
在单轨交通线路系统中,由于单轨系统特点,对轨道线路的要求指标比地铁系统相对较低。因而展线更加灵活,所采用的超高较大、缓和曲线较短、曲线半径可以更小。基于这些特点,车辆在曲线超高路段运行时,线路超高变化对列车的影响也更加突出。降低超高变化率可以控制颠簸强度从而提高行车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19.
以车辆延误和交叉口饱和度为约束条件, 针对绿灯提前和绿灯延长2种优先策略, 建立了求解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时长阈值的优化模型, 考虑了有轨电车车身长度的影响, 通过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绿灯提前策略下优先时长的阈值为0~13s, 绿灯延长策略下优先时长的阈值为5~11s;以出行者作为研究单元时, 不同的非优先相位的公交车辆数对应不同的整体效益曲线, 而以车辆作为研究单元时, 不同的非优先相位的公交车辆数只对应一条整体效益曲线; 非优先相位的公交车辆数的临界值为16veh, 非优先相位的车辆到达率的临界值为0.115pcu·s-1, 红灯时长的临界值为101s, 这些参数超过临界值后, 不再适合给有轨电车设置信号优先。本文提出的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时长阈值的优化模型为给予有轨电车合理范围内的信号优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