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确保引江济淮工程竣工后江淮运河航运安全有序,管理高效智能,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结合引江济淮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特点和现有的航运管理制度体系,提出以业务模块为导向的航运运维管理服务模式,阐述运维管理体系架构、职能分工及费用来源,以便为引江济淮工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磊 《中国水运》2014,(4):30-32
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展航运横跨豫皖两省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文中在系统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前后,水路运输变化及与铁路运输比较的基础上,根据腹地大宗货物运输发展,论证水运的经济性和预测水运量。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合裕线航道船闸拥堵,提升引江济淮工程航运功能,介绍引江济淮工程的航运功能和合裕线航道船闸的运营情况,分析合裕线航道堵闸原因和合肥市对建设Ⅰ级航道的迫切需求,提出提升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入江航道通过能力的措施:加快裕溪、巢湖一线船闸扩能改造以缓解航道拥堵,尽快展开新建凤凰颈船闸前期工作,将兆西河通江Ⅰ级航道建设纳入省、部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航道通航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安徽省近年来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特征,研究预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的事故多发点,提出保障通航安全的建议:加强工程沿线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设应急救助基地、制定引江济淮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构建安全信息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5.
蜀山泵站枢纽船闸对引江济淮工程航运至关重要,是连通长江与淮河,确保引江济淮航运干线畅通的控制性工程,其闸室规模大、工作水头高、输水能量高,输水过程水力学问题是船闸设计的关键环节。结合工程地质和结构设计,船闸拟采用形式最为简单的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输水过程船舶与船闸自身安全能否满足相关要求需要开展细致研究。通过比尺为1∶25的物理模型试验,对其输水过程船舶停泊条件、水力特性及引航道水流条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推荐的输水系统布置和阀门开启方式下,各项水力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淮南,作为引江济淮工程重要节点城市,依托淮河和江淮运河水运主通道,必将发展成为江淮大地通江达海的枢纽港引江济淮工程于2016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江淮运河是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长江至淮河航道354.9km,江淮运河段按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将把淮河、巢湖、长江沟通起来,共同形成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长度超过千  相似文献   

7.
引江济淮城市供水工程中采用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结构。针对PCCP的安全检测与评价的相关问题,结合引江济淮(安徽段)供水工程的特点,以某城区供水工程为例,对城市供水工程中PCCP管道的安全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物理力学性能,并得出适合于该工程中PCCP管的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8.
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后,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航运在合肥境内汇聚,作为线路上最重要的城市,合肥具备打造江淮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本文根据合肥市江海直达的需要,提出升级改造路线。并经过比较,认为不能片面提升航道等级,需结合城市发展空间合理布设江淮航运中心与江海联运的转接点。  相似文献   

9.
运河工程沿线渠道开挖将产生大面积的人工创面,采用生态岸坡防护工程对创面修复有积极作用。以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岸坡防护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设计资料和现场调研梳理了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生态岸坡防护结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生态结构选型主要受地质条件及特征水位影响,土质岸坡常水位以上采用30%孔隙率的混凝土预制块体结构,枯水位局部河段试验性采用带有鱼巢功能的水下矩阵块体结构。膨胀土区域采用大框格预制块体结构及柔性水位保持毯材料,孔隙率分别为79%和95%,使用区域均位于最高洪水位以上。  相似文献   

10.
马茂棠  朱水英 《水运管理》2012,34(11):15-16,37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通航资源,通过分析安徽省低等级航道偏多、碍航设施影响船舶航行、船闸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养护管理人员、航道未形成网络、航运管理法规滞后等问题,对开发利用通航资源提出在对通航实行充分利用现有航道和整活开凿新航道的同时要结合"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利用水资源;加强航运管理,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渠道筹措通航设施建设资金;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帮助利用和开发通航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引江济淮工程是兼有供水、航运、生态等开发任务的跨流域、跨省份的战略性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拟选择枞阳闸作为引江口门,并新建1000吨级船闸,作为菜子湖线路与长江连通的口门。核查枞阳小港航道条件,运用数学模型对船闸口门流态进行分析,得出枞阳小港具备开通航线的航道与通航条件。通过设计代表船型、设计航道宽度、水深、弯曲半径,提出连通航道的布置方案及合理的航线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海洋平台运营中设备检测与智能维护问题,对海洋平台及船舶运维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设备预测与决策机制的动态解决方案,对平台运维中设备的衰退与健康进行预测,并可以根据结果进行维护。该方案有助于减少平台运维中由设备故障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升海洋平台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引江济淮工程J002-1标段护岸软体排出现的预制块挤压破损、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原设计方案护岸软体排结构以及施工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参考工程实例以及方案比选,采用C25混凝土预制块联锁片软体排结构和铺排船施工的方法。结果表明,优化施工方案技术上可行,预制块破损少、施工效率高,达到预期效果。软体排结构优化和铺排船施工工法在引江济淮工程的成功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良好示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船舶营运数据通常具有多源且异构的特点,为实现数据集成应用,降低实施成本,通过对大数据平台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套适用于船舶远程运维的大数据平台架构。利用岸端大数据平台的存储和计算资源进行数据关联分析和信息融合,在系统功能分层结构的设计框架下向用户提供应用软件服务,以适应不同船型的运维管理需求。在某散货船上应用该系统,从船舶装备运行和能源消耗管理等方面给出各纬度的运营报告和可视化展示,为航运企业的船舶远程运维数字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浩 《水运管理》2000,(7):32-34
江淮运河又称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境内一项跨流域沟通江淮,集调水、航运、防洪、环保、旅游等多目标综合开发利用于一体的大型工程。它的实施对加快安徽省乃至华东经济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改变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安徽经济起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早在五六十年代,省委、省政府就曾组织原淮委和省水利、交通部门对江淮沟通方案进行研究,作了大量工作。其后,国家计委、经委、水电部、交通部也派员对江淮运河进行现场踏勘和论证,并将此项工程列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引江济淮工程调度运行后典型年调水过程调洪演算,分析工程调度对菜子湖水位过程及20年一遇洪水位的影响,为菜子湖线路枞阳节制闸设计以及菜子湖周边影响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风电运维船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聚焦风电运维船的船型开发,结合风电运维船特定的作业环境和工作要求,设计3种典型船型,分别对其阻力和耐波性能开展数值仿真研究。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对这3种船型中的某种船型开展线型优化设计,并通过水池模型试验验证优化效果的可信度,为风电运维船的总体性能设计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舶设备运维培训滞后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中的运维管理实例,提出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船舶发电机运维培训新模式,改变传统以书面文字配合图片的培训方式,采用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技术赋予受训者更多的沉浸感和真实感。研究结果表明,新培训模式可确保船员及技术人员快速掌握相关的业务流程,为船舶相关作业指导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连续反弯段G3京台高速段仿真模型,运用船舶仿真操作模拟器和船舶航迹带生成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设计船型在连续反弯段的航行条件,提出船舶操纵要领和通航管理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谢珉  刘洪亮 《船舶工程》2023,(4):58-60+65
针对海上风电运维作业特点,搭建风电运维母船(SOV)智能系统,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船舶核心动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保障船舶安全高效航行。该系统通过感知传感器采集数据,结合大数据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从而进行智能决策和分析,并以星链技术进行信息交互,最终实现运维路线、仓储配置和步桥登乘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