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港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凯  董琨 《中国港口》2004,(9):17-18,11
关于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已有较多论述,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揭示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他认为由于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利于这一工业的一般发展的经济;第二类是有赖于从事这一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  相似文献   

2.
从阐述产业集群理论出发,分析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探讨港口产业集群与港口物流园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阶段,以期对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指出:外部经济规模、港口业务专门化、地区禀赋、集聚经济及非市场因素等构成的竞争优势在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将基于港口产业集群形成机理,逐步推进,可分为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以区促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三区联动--港口产业集群成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有所侧重.论文相应地给出了案例.  相似文献   

3.
宁波航运集群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桐  高晓红 《中国水运》2011,(10):10-11
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航运集群发展策略,以期推动宁波航运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按照专业分工原则,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在特定的地域内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其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由船舶运输业和港口服务业组成的核心层;由船代货代、航运经济、航  相似文献   

4.
姜宝  陈丹  李剑 《中国港口》2013,(7):34-36
<正>首次提出港口产业集群含义的专家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Haezendonck教授,她定义港口产业集群是一系列从事港口相关服务的独立的企业集聚在同一港口区域,并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相对于集群外部联合的竞争优势。港口产业集群是集物流、贸易、商业等服务功能于一  相似文献   

5.
临港产业集聚的基本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 《水运管理》2008,30(2):11-13
为推动我国临港产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临港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的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外部经济等多项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基于预期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临港产业集群可以通过自生性循环累积而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挪威作为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欧洲沿海国家,海事产业非常发达,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产业创新成果丰富,以挪威海事设备产业为例,超过1500家的船用设备设计、制造和贸易商为挪威经济产生明显效益。挪威海事产业的经营主体中存在大量的高技术研发和服务企业,在此根据其企业规模、经营业绩、产品和技术体系、核心能力等方面筛选了一些典型的海事制造和运营主体力量,重点介绍挪威海事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典型研发和集成力量。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是集群外企业不断入群的过程,企业入群的行为是一种博弈决策.文中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博弈理论、期望理论和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效用期望收益率为依据,构建出企业入群的两类博弈模型:纵向产业链间企业入群和横向同类企业间入群的博弈模型.应用博弈论等理论,对两类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各自博弈模型下企业入群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企业人群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是集群外企业不断人群的过程,企业人群的行为是一种博弈决策。文中运用博弈理论、期望理论和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效用期望投资收益为依据,构建出企业人群的两类博弈模型:基于期望投资收益和具有偏好性的企业人群博弈模型,推导出企业人群的集群临界欢迎概率函数。描述了集群市场对企业人群行为欢迎概率的影响因素、构成模型和变化趋势。指出企业人群的偏好性对产业集群欢迎程度的具有很大的弹性。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集群与知识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行业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产业集群为群内企业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与知识创新的研究,提出了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是集群外企业不断入群的过程,企业入群的行为是一种博弈决策.文中运用博弈理论、期望理论和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效用期望投资收益为依据,构建出企业入群的两类博弈模型基于期望投资收益和具有偏好性的企业入群博弈模型,推导出企业入群的集群临界欢迎概率函数.描述了集群市场对企业入群行为欢迎概率的影响因素、构成模型和变化趋势.指出企业入群的偏好性对产业集群欢迎程度的具有很大的弹性.  相似文献   

11.
港口集群的内部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玲 《中国航海》2005,(3):62-64
港口集群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它是研究港口竞争力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而集群内部竞争对于提高一个港口的整体竞争力非常有利,它们是加强港口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将产业集群的概念应用到港口中来界定港口集群和内部竞争,提出了实施路径来鼓励内部竞争,探讨了如何提高港口集群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南  刘嘉娜 《水运工程》2007,(5):35-38,53
临港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和国内沿海地区的主导选择。临港产业集群具有港口指向、规模经济、区域依托、阶段发展、国际导向等经济特征。各国临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表现出不同的路径,对鹿特丹、横滨等临港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可以提供丰富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3.
欧洲港口海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有着众多的港口海运业集群,典型的有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海运服务业集群、以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港口与港口服务业集群和以奥斯陆为中心的挪威航运与航运技术集群.梳理发现,港口海运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模式为:航运和港口资源的历史累积体现了路径依赖,国家政策革新和企业创新是外部动力,解除路径锁定及生产服务于全球航运市场的垄断性产品或规则是核心动力.港航企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路径是营造发展环境和蓄积专业性知识,完善专项资源配置能力和功能,通过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市场创新,形成多部门、多层次、协调合作、共同提升的国际港口和航运服务体系,提供迅捷而专业的解决方案,引领国际港航服务发展.中国沿海港口产业和港口城市迅猛发展,应科学认识港航集群,多方联动研发创新,促进中国港口海运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港口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拉动着当地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地区还构成了独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构架。为此,做好产业集群规划,对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学中Logistic模型,描述了船舶产业集群的构成实体及其产出水平,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在稳定状态时各构成实体之间关系;得到两个重要的均衡条件:(1)集群内分工程度高、企业间的竞争激烈,核心造船厂的规模大,并且对单个中小配套企业产出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大;(2)单个中小配套企业供应的物料仅占核心造船厂产出水平有限的比例,对核心造船厂产出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温州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港口产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港口产业经济是具有一定的港口资源和条件在港口内以独立经营形式兴起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以及金融、贸易、科技、交通、信息、旅游等产业的企业群落。港口产业经济的发展,使中转港口职能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由单纯的航运枢纽港转变成为城市经济和港口经济服务的基地,既具有系统完整的为运输及中转业务服务的港口产业,又具有为生产性产业、国际投资市场、商品市场和社会生产服务综合性的港口企业群落实体。 港口能成为群体产业的企业落户区,主要由港口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是港口是海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在整个运输链中总是最大运量的集结点。当需从事附加的工业、商业选择港往往能取得规模经济的效量。二是港口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如许多国家依赖进口原料的钢铁、化工、炼油厂往往都建在港口,其原因在于此。三是港口是重要的信息中心。对国际贸易来说,港口是不同运输方式汇集的最大、最重要的节点,在港口落户的有货主、船东、代理行,以及各类行政、服务机关,在港口的时间和空间存在大量的信息流。因此,港口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港口产业经济对港口所在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起着日益活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通过构建港口产业集群,提升舟山港口竞争力,在阐述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用SWOT法分析舟山港口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策略建议:选择货物集散作业区作为集群中心;确定以临港工业为主的供应链产业;确定相关支撑产业。  相似文献   

18.
熊晓亮 《中国港口》2011,(5):16-17,19
<正>一、武汉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1.促进航运业发展的优势(1)武汉航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其腹地经济的发展武汉地处长江中游航运重地,上通西部大开发的龙头重庆,下连国际大都市上海,经济腹地广阔。长江沿线大型企业原材料运输80%通过水上运输完成,在长江水系水、铁、公三种运输方式中,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山东省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为改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现状,推动山东省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高山东省沿海地区竞争力,提出培育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措施: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利用跨国企业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形成;提高临港产业关联度,创造集聚规模效应;扶持与临港产业相关及支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游艇业——福建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惠萍 《中国水运》2006,6(12):192-194
充分利用福建船艇工业现有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游艇产业,将是福建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可带动海洋经济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