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减少原油污染的危害,各国学者都在研究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的原油污染物.该实验以原油为唯一碳源制备培养基,采用平板菌落分离法,分离获得11株能够利用原油生长的菌株,重量法测得其中HC13菌株的原油降解率最高,为57%.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其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气相与质谱联用(GC-MS)分析发现菌株HC13对短直链烷烃的降解率都在60%以上.结果表明:控制单一变量可得到其生长最适条件为pH值为7,温度为30℃,原油质量分数为1.5%,接种量为2%,转速为140 rpm.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青藏高原低温柴油降解菌群的筛选及鉴别,采用人工模拟污染、实验室筛选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柴油土著微生物的降解特性及功能降解菌群.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温度季节性差异明显,夏季温度较高,10℃成为柴油降解土著微生物筛选的最佳温度;柴油污染土样与未污染土样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前者微生物丰度最高;环境温度10℃下,第17 d柴油降解率达62.63%,8个菌属具有石油烃类物质降解能力,总占比52.50%,其中高效嗜油菌是柴油降解主体.研究成果可供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船舶溢油事故对海岸带生物造成的污染,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人工制备的石油污染沉积物模拟海上溢油后石油污染的海岸带,以石油降解菌、双齿围沙蚕(Nereis succinea)和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为修复主体,进行生物修复试验。设计石油与沉积物的质量比为1.5 g/kg,设置石油降解菌组、沙蚕-石油降解菌组、翅碱蓬-石油降解菌组和沙蚕-翅碱蓬-石油降解菌组等4种生物修复处理组,并设置空白组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进行修复试验60 d,各生物修复组总石油烃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空白组(显著性水平P<0.05),其中沙蚕-翅碱蓬-石油降解菌组的修复效果最好,总石油烃的去除率为44.5%;各生物修复组总石油烃去除速率均在修复试验16~30 d内最快,在修复试验31~60 d内总石油烃去除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填埋场快速稳定的功能菌筛选及复合菌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从环境中经反复筛选及多次传代培养得到性能稳定的功能菌.根据功能菌的功能,组合成不同的功能菌群,通过研究各组功能菌群产酶的能力和对填埋场稳定化指标的影响,构建了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复合菌系.结果表明:在性能稳定的功能菌中,含9株纤维素降解菌,8株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降解菌,7株絮凝剂产生菌;由所有菌株共同组成的功能菌群Ⅶ#的产酶能力最强,引入填埋场可有效加速填埋垃圾的生物降解,促进填埋场稳定化,使填埋垃圾有机质生物降解率、胡敏酸的百分含量和沉降率较未添加功能菌群对照组分别高26.23%、9.18%和1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分别为0%、5%、10%、15%的改性乳化沥青乳液;利用修正低温蒸发法将乳液在40℃条件下养生11d后裁剪成直径25mm、高1mm的圆柱形试件;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分别测定试件在58、64、70及76℃下保温30min后的车辙因子(G*/sinδ)、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研究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可提高乳化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并降低乳化沥青蠕变过程中的黏性部分,减少累积变形;在评价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时,温度应选在58~64℃之间;为确保高温性能,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为10%。  相似文献   

6.
从尾矿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了7株对铅镉具有双耐性的细菌菌株,其中G-1、G-2的耐受性高于其他菌株,G-1可分别耐受4 000 mg·L~(-1)、500 mg·L~(-1)的铅镉,G-2可分别耐受4 000 mg·L~(-1)、400 mg·L~(-1)的铅镉,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G-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G-2为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sp.).以G-1、G-2为供试菌株,研究环境条件对其去除液体中铅镉离子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G-1去除铅镉的最佳条件是温度32℃、pH为7、 NaCl浓度4%、接种量2%,该条件下铅镉去除率分别为91.32%、80.66%;菌株G-2去除铅镉的最佳条件为32℃、pH为8,NaCl浓度4%、接种量2%,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44%、72.89%.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株都对铅镉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可期为微生物或微生物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重要的微生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机理的基础上,在实验室进行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与性能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构成仍可采用摩尔-库仑方程表示,但内聚力和内摩阻力在初期和后期对再生混合料强度的贡献不同;(2)偏高的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有不良影响,本次设计的水泥掺量为2%,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为3.3%,最佳流体含量为8.6%;(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劈裂强度、抗水损害性能与抗高温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自制的针电极和改进的方法,记录了50例正常人在分别刺激胫后神经和节段性(根性)皮神经(腓肠和腓浅)时的腰髓电位(LP)和皮层电位(CP);接着又记录和观察了48例单侧L_5或S_1神经根受压患者上述神经受刺激时的LP和CP。结果发现:节段性皮神经刺激的LP异常率达85%,其CP为48%;胫后神经刺激的LP异常率为33%,其CP仅为8%。  相似文献   

10.
以含砂透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砂率(0%、5%、10%、15%)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及耐酸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率在0~15%范围内时,随着砂率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含砂透水混凝土在经受酸雨侵蚀时,其质量前期损失速率较快,而后期损失速率减缓,与普通混凝土中的规律相反;掺入少量细砂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和抗酸雨侵蚀性能而不影响透水性能,建议透水混凝土最佳砂率为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非痴呆老人及青年人的α2 巨球蛋白体外抑制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能力的差异,阐明α2巨球蛋白对β淀粉样肽降解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浊度试验、硫磺素 T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负染方法,观察分析了β淀粉样肽的凝聚和纤维形成及2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 27 例非痴呆老人及 24 例青年人的α2 巨球蛋白对β淀粉样肽的凝聚和纤维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12.5μmol/L浓度 Aβ1-42 肽在 pH7.4 的 PBS缓冲液中37℃恒温摇床温育72 h后电子显微镜负染可见大量的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正常青年人的 50μmol/Lα2 巨球蛋白电镜下观察证实完全地抑制了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浊度试验表明抑制率达(81.2±7.2)%,硫磺素 T试验抑制率达(78.7±7.7)%。非痴呆老年组等量α2巨球蛋白电镜下 2/27 例显示不全抑制,25/27 完全抑制,浊度和硫磺素 T试验抑制率分别为(73.0±8.7)%和(68.3±9.6)%,同青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等量α2巨球蛋白电镜下 15/26 例显示不全抑制,9/26 完全抑制,浊度和硫磺素 T试验抑制率分别为(50.0±6.87)%和(54.9±7.1)%,同青年组比较明显减低(P<0.01)。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α2巨球蛋白体外抑制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能力明显减低,它将促进β淀粉样肽原纤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环保型材料纳米TiO_2在低温条件下对汽车尾气的降解效果及在寒区道路路面上的适用性,制备密闭的气体反应室,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在-5℃、-10℃、-15℃温度下,60 min内连续观测HC、CO和NO三种气体的浓度变化,得到观测数据并分析气体的降解规律及降解率。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纳米TiO_2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HC、CO及NO具有较大幅度的降解,适合在寒区应用;纳米TiO_2对NO气体的降解作用最显著,在30 min内大部分被降解,40 min后剩余小部分逐渐达到0 ppm,HC气体的降解率在28%~53%之间,降解效果明显,CO气体的降解率最小;不同低温条件下,纳米TiO_2对HC、CO和NO三种气体的降解规律和趋势相同,温度的差别对降解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获得特异性的哇巴因结合肽 (OCP) ,拮抗或阻断哇巴因 (EO)对Na+ 、K+ ATP酶的抑制作用 ,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淘洗的方法 ,筛选噬菌体展示 12肽库。随机挑选所筛出的结合肽 ,经扩增、DNA提取及测序 ,获得其基因序列 ,然后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选择序列一致率最高的肽序列 ,进行肽合成。采用红细胞86Rb摄取率实验测定OCP拮抗EO对Na+ 、K+ ATP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Leu Leu Ala Asp Thr Thr His His Arg Pro Trp Thr为筛选肽序列一致率最高的肽序列。红细胞86Rb摄取实验结果表明 ,OCP可以阻断EO对红细胞膜钠泵的抑制作用 ,可以使红细胞摄86Rb率从 6 0 %升高到 80 %左右 ,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本实验结果不仅获得了特异性OCP ,而且为高血压的治疗以及与EO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室温和低温两个温度条件下,不同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共混胶结料的拉伸性能发展规律,分析了不同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共混胶结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采用与磨耗值、裹附率和完整率研究了共混胶结料与集料的配伍性。结果表明:共混胶结料在受拉时可分为弹性拉伸和弹塑性伸长两个阶段,水性环氧树脂可增强共混胶结料的抗拉强度,但会降低低温延展性能;水性环氧树脂可作为配伍性改善剂在拌和类路面养护技术中使用,增强改性乳化沥青的粘结强度,改善乳化沥青和集料之间的配伍性,在喷洒粘结层时水性环氧树脂最佳掺量为30%,在拌和类路面养护技术中掺量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冷冻干燥法制作丝素/壳聚糖(silk fibroin/chitosan,SFCS)支架材料,为后续实验选取合适的支架奠定基础。方法将蚕丝脱胶、溶解并提纯得到适当浓度的丝素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按4∶6混合,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SFCS支架材料,测试其孔道直径、断裂强度、孔隙率、吸水溶胀率、体内外降解率等特点,通过HE染色及MicroCT从形态学上观察支架生物降解性。结果 SFCS孔道的直径为100120μm,断裂强度为(8.31±1.271)MPa,孔隙率为(84.32±5.14)%,吸水膨胀率为(137±7.15)%,体内降解率和体外降解率在2周时无差异(P>0.05),在6周和10周之间差异显著(P<0.05),HE染色和Micro-CT从形态学方面进一步证明其在体内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结论成功制作SFCS支架材料,其孔道直径、断裂强度、孔隙率、吸水膨胀率、体内外降解率等特点完全符合脊髓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为运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脊髓损伤的后续实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出发,以锐钛型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材料应用在沥青路面中。采用A(将纳米TiO2均匀分散在沥青中,以沥青为载体)和B(将纳米TiO2与矿粉均匀混合,以矿粉为载体)两种掺加方式将5%的纳米TiO2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中,成型OGFC—10车辙板试件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掺加方式。研究不同掺量、光照强度对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B方式,A方式下成型的试件其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的效果更好,故选定A方式为纳米TiO2的后续试验研究的掺加方式;随着纳米TiO2掺量的不断增加,试件对HC、CO和NO三种尾气成分的降解效果越来越好,从综合降解效果和经济性考虑,选定5%为最佳掺量;纳米TiO2对尾气的降解效果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越来越好;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随着纳米TiO2的掺入而变得更好,所以实际工程应用中不必考虑其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urbohawk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15例行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患者(旋切组)的临床资料,并从同期完成的2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中,按1∶1匹配选择15例为对照组,保证两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下肢动脉闭塞部位、长度等参数匹配(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支架置入率、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与术后3月及6月的踝臂指数(ABI)变化及血管通畅率。结果旋切组患者支架置入率6.7%(1/15)低于对照组的86.7%(13/15,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缓解率100%。术后3月旋切组与对照组通畅率分别为93.3%(14/15)和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旋切组通畅率93.3%(14/15),高于对照组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urbohawk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生物炭阳极材料,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处理船舶乳化油。生物炭基MFC对乳化油的24 h降解率达到85.20%,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为79.89%,高于传统石墨毡、碳布作为MFC阳极对乳化油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阳极比传统的石墨毡、碳布阳极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增加阳极表面微生物的数量,显著提高MFC对船舶乳化油的降解效率,减少COD。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船舶舱底水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丹皮药材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丹皮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RP HPLCPlanetsilC18分析柱 (15 0mm× 4 .6mm ,5 μ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44∶5 6∶0 .1) ,流速为 1.0mL·min-1,检测波长为 2 4 0nm ,柱温为室温 ,对丹皮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分析 ,并对丹皮中的有效成分丹皮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 ,13份不同丹皮药材的RP HPLC指纹图谱中可检出 11个相对位置稳定的色谱峰 ,通过色谱峰间峰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确定 10个峰可作为定性鉴别的指标峰 ;丹皮药材中丹皮酚含量为 1.32 %~ 2 .78%。结论 丹皮RP HPLC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可用于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