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再制造是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目前汽车再制造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由于汽车再制造产业投入巨大,具有高风险,选择合适的企业运作模式是消除高风险、获得高回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现行的汽车再制造法规和政策,得出限制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障碍是,不允许对从废旧汽车上拆解下来的五大件进行再制造,也不允许对从国外进口的废旧零部件进行再制造。提出了取消政策障碍,开放市场,吸引资本投资再制造产业,鼓励、支持再制造研究的措施,以及加快废旧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与新品相比,降低成本50%左右,节约能源60%、节约原材料70%;新制造一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一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新制造汽车发动机中关键零部件的能耗是再制造的2倍.  相似文献   

4.
国内相关部门发出第一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名单已有近3年时间。与西方发达再制造工程产业相比,中国的再制造产业刚刚兴起,尚处于萌芽期。"在汽车保有量约2.85亿辆的美国,其中有近50%的售后产品使用的是再制造件。2010年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4成以上。截至2010年底,不含低速货车,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大约有8000万辆,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比例非常低,几乎为零。"美驰中国区售后业务及挂车事业部总经理王尚谦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继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800万辆后,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还将保持稳健的发展。若保守地按年增长率10%计算,到2016年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2020年后,预计可达到峰值约4亿辆的规模。由此,若按发达国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和比例来算,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5.
陈铭 《汽车与配件》2014,(24):44-44
"2014中国(青岛)汽车回收利用再制造国际论坛"于近日在青岛举行。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背景下,汽车产品同收利用再制造的挑战与机遇"这一主题,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汽车同收利用和再制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汽车报废量将达1300万辆。在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的  相似文献   

6.
新新 《汽车与配件》2013,(17):35-37
发展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技术开发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次2013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会于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再制造零部件作为产业发展,是需要政府、生产企业及消费者共同推进的,而目前只有技术走在前面,政策与市场相对滞后,如何破局?是本次论坛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7.
黄为民 《汽车情报》2008,(10):16-17
日前国家发改委选择确定了14家整车(机)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这些企业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授权)、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五类产品。这标志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又跨出了十分关键且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汽车再制造工程的内涵,表明开展再制造工程在我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对比了我国与国外的汽车再制造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汽车再制造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汽车再制造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对废旧汽车的处理和再利用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针对汽车曲轴零件再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废旧曲轴是否适合进行再制造的问题,以物元评价模型为基础,确定了曲轴可再制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物元评价方法应用于汽车曲轴可再制造性评价,为汽车曲轴的再制造产业化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发展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再制造业就成为人类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况及其流程的分析,结合中国汽车零部件回收再制造的现状提出零部件再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