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已研制的声相关二维速度计程仪的主要指标、声基阵,解算步骤,相关解算数学模型,最后介绍了样机的湖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任茂东 《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3,19(4):398-404
在推导声相关声呐计程仪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声相关声呐计程仪接收信号的自功率谱和相关函数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声相关声呐计程仪的各种测速误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实现船舶导航雷达跟踪的航迹相关外推,本算法采和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方式,结合小波分解理论中局部Lipschitz指数信息,实现雷达的高精度在线相关跟踪滤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量不随目标运动模型复杂性增加而增加,并且具朋在线处理精度高、实时检测误跟踪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飞行安全和流量管理空管领域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通过飞行计划与航迹相关,可以直观地了解各航空器的详细飞行状态和空域中飞行流量,及时为飞行器制订合理飞行计划,保证飞行安全和空域飞行流量。因而需要对航空器飞行计划与航迹相关的一些方法和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空管可靠性和合理选用空域资源。 相似文献
5.
6.
7.
8.
基于地球椭球体模型的航迹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分纬度概念的深入研究,给出上一套地球椭球体上中分纬度和航这计算的精确算,式,进而给出其解算的工程数模,为高精度船舶自动化导航的发展提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舰船科学技术》2015,(8):109-113
从研究引起航迹偏差的原因入手,对航迹偏差进行相关数理分析,对航迹自动控制结构和算法进行分析和对比。通过对目前比较流行使用的航迹自动控制结构和算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航迹差和航向差的航迹自动控制算法。该算法结合航迹直接控制和航迹间接控制结构的优点,不需要精确的船舶运动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参数易于调整、航迹控制精度高,操舵次数少等优点。该算法在20世纪末已成功应用在某小型艇的航迹控制上,在航向受风浪干扰幅值达到4°的海况下,仍能取得在全航线上的航迹控制偏差小于5 m,平均操舵次数少于1次/2 min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河航运是一种重要的船舶运输方式,船舶作为内河航运的载体,其运动控制直接影响着内河航运的效率。本文对某型内河航运船舶的运动与导航进行相关研究,以提高其航行稳定性。首先根据该型船舶的结构特点以及内河航运条件,建立其运动数学模型,并根据船舶航迹数学模型,进行船舶导航方法的研究。最后在Matlab环境下对航迹模型以及导航方法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提升船舶的航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分布式多目标跟踪系统的航迹关联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四种基于似然的航迹关联算法,这两种算法通过建立似然函数来反应航迹间的相似程度,使航迹关联问题突破了样本容量和典型分布这两条限制,最后给出了典型环境下两种似然航迹关联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似然理论的航迹关联准则,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关联效果,体现了似然理论在解决航迹关联问题时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13.
航迹关联是分布式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多个雷达对同一目标观测的局部航迹,在系统偏差的影响下相差很大,传统的基于统计和模糊的思想,通过目标位置、速度等信息进行关联判决,难以达到更好的关联效果。文章基于目标之间的拓扑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航迹关联算法,该算法能避免空间划分不均匀、算法经验性太强、对密集航迹场景不适应等多种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关联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一种利用重力加速度测量旋转机械主轴转速的方法,通过单轴加速度计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实现了轴转速的测量,该方法提供了轴输出功率测量的一体化方案,安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适应较为复杂的测量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水声学的角度结合声纳的作战使用及反潜编队的战术需要,对编队反潜时各平台声纳之间产生干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原冈对利用非技术手段提高水声兼容效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雷达组网中时变系统偏差存在时的航迹关联问题。在分析时变偏差影响的基础上,从航迹的不确定区域着手,提出一种基于极坐标测量参数的航迹灰区域表示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区间灰数关联模型,实现了无需对系统误差配准的航迹关联配对。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差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舶柴油发电机转速控制问题,结合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的高拟合性与经典PID控制的优良性能,形成船舶柴油发电机转速BP.PID并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BP神经网络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相结合,经过神经网络控制器的不断训练学习,控制器获取船舶柴油发电机转速系统的模型,并逐渐地由BP神经网络控制器占主要控制作用,从而达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