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文明  柴凯 《船舶工程》2020,42(10):105-112
针对工作环境恶劣、维护保养不便的舰船管路难以迅速定位泄漏点并对其进行损害管制,提出了一种基于VMD和RBF的舰船管路泄漏识别和定位方法。首先,对管路泄漏产生的空化现象、湍流和流体与管路的摩擦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泄漏产生激励的因素;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管路泄漏识别和定位方法,通过VMD得到有效分量的中心频率和能量值分别构造特征向量,输入RBF神经网络以达到泄漏识别和定位目的;最后,模拟舰船环境,搭建泄漏管路试验平台,分析泄漏管路不同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并对RBF神经网络的诊断准确率进行验证。实测舰船管路故障信号分析表明,泄漏识别的准确率为90%,泄漏定位的准确率为87.5%。  相似文献   

2.
船舶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作为柴油机废气中高温氮氧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海洋运输行业。SCR系统管路的合理设计对于保障船舶SC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MAN 7S50ME低速主机系统为例,在考虑高压SCR系统管路受内、外部载荷及工况等因素下,对高压SCR系统管路在不同工况载荷下对各个受力点进行管路膨胀量分析、应力分析,分析薄弱点,调整固定支撑点、滑动支撑点及膨胀节等局部的结构,最终确定满足台架试验的系统管路。  相似文献   

3.
许晓东  何丽丝  王德禹 《船舶工程》2021,43(6):18-23,29
船舶管路布置的路径受到工艺、规范、美观和习惯等多个约束,且管路布置是多解问题,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为此,提出基于多个约束的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并应用于船舶管路布置.首先,对RRT算法增加随机采样点概率、随机采样点位置、路径点位置和特定路径探索方式约束优化,减少算法随机性和提高算法鲁棒性;其次,从管路与障碍物的距离、管路初始路径点数量、管路长度和管路方向进行约束优化;最终,在三维平台上实现船舶管路的自动布置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曹博 《船电技术》2022,(9):69-73
在充分理解船舶管路设计流程与要求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方法,明确管路腐蚀与泄露故障模式的严酷度等级、发生概率与可探测度,确定重大风险点与关键重要工序,最终通过提出与落实改进措施控制其风险优先数(RPN),为某重点型号船舶产品的管路防腐与防漏设计提供参照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中的产生生料带碎片易使液压元件功能失效的问题,提出应用工业胶粘剂密封管路技术,通过在甲板船用吊机液压管路接头密封中的使用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基于协同进化方法的舰船船舶分支管路系统三维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法,突破了先前分支管路布局优化研究中必须首先确定管路敷设顺序和分支点位置的思想,将分支管路系统分解为多个单独的管路,每个单独的管路代表一个种群,种群间相互影响适应度的评价以使分支管路系统布局达到最优.仿真算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船舶的热源管路,并针对这些管路进行红外线热成像扫描,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分水岭算法对处理后的高热图像实行分割和高温区域识别,再将其与红外热像图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证明,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船舶管路高温泄漏的有效检测,并且精度和检测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管路是船舶运行的“血管”,往往由于管路生锈或垃圾未彻底清除而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本文就管系封头管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作了阐述,并针对管理混乱的局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力求走上良性有序的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9.
该“海水管路防腐技术”,由中国专利局于1998年4月10日受理,专利申请号为(98203239.0),并于1999年2月5日正式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该专利技术,是通过对目前现有海水管路的腐蚀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找出海水管路腐蚀的特点,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找出一种钞见效快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聂垒鑫  吴立斌  钟涛 《船舶》2022,33(1):98-104
船舶生活污水真空管路系统噪声对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会产生严重影响,船员对于该管路系统降噪有强烈的需求。该文对船舶生活污水真空管路系统噪声源进行特性分析,研究了该管路噪声控制技术,提出了该管路系统降噪措施,开展了管路消声器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对改善机舱及生活舱室工作生活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Hamilton 原理,推导了管路固液耦合振动微分方程,通过Galerkin法,计算出了管路系统振动固有频率的近似解析式.研究表明,潜艇管路系统振动固有频率随内流流速的增大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加而略有提高.因充液输送管路内脉动的随机性,并用ANSYS 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研究,探测其共振响应.  相似文献   

12.
水锤冲击时管路系统流固耦合响应的特征线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Wiggert 和Hatfield[3]的特征线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管路在水锤冲击下考虑泊松耦合时流体和结构的瞬态响应.推导了分别对应于管中流体压缩波和管壁中纵波的特征关系式和相容方程,并联合采用空间插值和显式时间插值进行数值求解.针对经典的水锤压力冲击的算例,将边界和初始条件离散化,编制了MATLAB程序进行计算,获得管道中流体压力和流速及轴向应力和振动速度的时程曲线,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当吻合.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对于实际管路设计和水锤防护有益的结论.鉴于特征线法本身的优势,有望在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分析和防护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CAESAR Ⅱ软件,综合考虑通用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在海洋环境中受到风浪载荷及温度变化和船体变形产生的附加位移等对管道的作用,根据设计的压载水管路系统建立三维模型,给出建模过程中对泵口的模拟方法,并对玻璃钢管道泵口载...  相似文献   

14.
结合CFD11 FPSO上部模块管线设计经验,提出模块标准化和管线一体化设计思路,并在XJ23-1 FPSO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肯定,可供FPSO上Topside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隐身桅杆与主船体耦合RCS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桅杆技术是舰船隐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影响隐身桅杆RCS的因素很多,其中,隐身桅杆与主船体间的耦合直接影响RCS的考核结果。首次提出了隐身桅杆与主船体耦合RCS相对增加量的概念,并用以表征其与主船体的耦合特性。采用基于矩量法理论分析桅杆与主船体的耦合影响,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隐身桅杆RCS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汽轮发电机组滑油管路高频噪声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轮发电机组在试验调试期间,滑油管路产生尖叫声,噪声指标大大超出设计要求.通过分析认为滑油管路走向复杂,滑油经节流孔板节流后产生了高频噪声.经过节流孔板结构型式的改造,高频噪声得以消除.利用计算软件对节流孔板进出口附近的滑油流场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节流孔板降低了滑油在管路中的流速,减弱了滑油流动时产生涡的强度,缩短油流稳定时间和距离,使滑油流动在很短距离内稳定,避免出口出现弯头时产生噪声和振动,达到消除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深水油气田的采收率,延长油气田的开发寿命,水下分离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且在北海油气田项目中已经成功地应用。水下分离系统的核心是水下分离器,分离器的正常运行对于水下分离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下分离器管道的应力分析不同于普通的平台工艺管道的分析。介绍了管道应力的基本知识,讨论了水下分离器管道应力分析的特点,校核规范的选取,以及与平台工艺管线分析方法的区别,并且应用CAESAR-Ⅱ管道应力分析软件,通过实例阐述水下分离器管道应力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SPD(Ship Product Design)软件中的参数化设计模块,开展船舶管系部件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通过开展基于PpdL程序的参数化设计模块二次开发,实现管系部件的参数化设计。通过在多型船舶生产设计中应用该方法,证明其能有效提升管系数据库建库效率,提高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精细化程度,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石化仓储企业利用港口码头中转的物料品种日益增多,为增加输送管线的灵活性,需采用清管扫线的方式对工艺管线进行清空作业。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清管作业方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清管过程中气体介质的压力和流量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其计算结果可作为空分设备选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艇管路系统传统抗冲击元器件的缺陷与不足,设计了新型的抗冲击元器件,从结构上改进了普通元器件的约束方式,利用新型材料和新型弹性元件增强了抗冲击效果.同时对舰艇管路系统进行抗冲击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抗冲击元器件对管路起到正常的约束和固定作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能够增强管路横向、垂向的抗冲击性能,有效降低套管及其约束管路处的应力,保护管路系统因局部应力过大而出现破损,可及时限制管路产生大的位移,保护管路不至于有较大的变形,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