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溢油处理技术的需求论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参与和从事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开发工作的总结。文章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溢油的监视、围控和回收等关键技术和设备、措施,指出了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应该具备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对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和设计工作的若干建议,可供从事此种船舶的项目开发和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面对溢油回收船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其造价较高,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在常规全回转拖船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设计了既满足溢油回收功能又满足港口作业需要的全回转船舶。在不影响全回转拖船进行港口作业的情况下,配备围油栏、收油机和消油喷洒装置等设备,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国内溢油回收船现状及溢油回收装置选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丛岩 《船舶工程》2015,37(5):1-6
针对当前海上溢油风险的日益增加,以及防污染对专业溢油回收设备及专业溢油回收船的需求,介绍了目前国内溢油回收船的现状,并对国内外溢油回收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为用户在选择溢油回收设备及建设专业溢油回收船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中海能源环保公司设计的用于回收溢油的“南海环保工作船”的主要性能技术状况.通过对溢油回收船的概念和开发设计要点的描述,结合“南海环保工作船”的设计对溢油回收船设计中需要关注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介绍了各种溢油回收装置的型式的选取.  相似文献   

5.
某船是国内第一艘集海上消防、溢油围控、溢油回收、人命救助和海上应急指挥为一体的多功能海上应急处置船.该船溢油回收模块使用目前理论收油效率最高,进度最快,适用性最强,可回收几乎有所类型污油的DIP (dynamic inclined plane technology)动态斜面式收油机.但是,在船舶建成使用后,发现不能达到理想的收油效果.文章通过对DIP动态斜面式收油机的工作技术原理进行研究,结合船舶设计建造实际情况,找出不能达到理想收油效果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和有效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洋溢油事故的频发导致配有溢油回收系统的船舶紧俏。介绍了溢油回收装置的分类以及相应优缺点比较。以某型环保工作船为例,介绍了该船的溢油回收系统的配置组成及收油作业步骤。总结在该类船舶的溢油回收系统设计中需满足的规范要求以及系统设计中的特殊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胜利油田溢油回收船”的轮机设计工作,总结了A类浮油回收船的轮机专业设计特点,以供同类船舶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船携式溢油回收系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国内外四种船携式溢油回收系统,由于其扫油臂的结构和撇油器的原理不同,因而整个回收系统性能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了该船所使用的动态斜面收油(DIP)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以及以该技术为核心设计建造的船舶的主要技术性能和特殊溢油回收作业功能等.为增强胜利埕岛海上油田的溢油回收作业能力,中石化胜利油田建造了国内首艘收油作业能力为200m^3/h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专用溢油回收船.该船设计和建造以动态斜面收油技术(DIP)为核心,集溢油污染监测、回收、储存和驳送水面漂浮的各种黏度溢油以及块状的浮油和海面垃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目前我国同类船型中溢油回收作业能力最大的船舶.  相似文献   

10.
船型布置是船型研发众多关键技术的综合体现,考虑的因素很多。溢油回收船作为一种海洋工程辅助船型,需实现的功能较多,因此对船舶的布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溢油回收设备及溢油回收舱的布置、上层建筑及船员舱室布置、货舱分舱布置三个方面对溢油回收船型的布置进行了研究,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提高该类船型的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合理的船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船舶溢油红外光谱鉴别工作,叙述了溢油的预处理、油品的模拟风化、光谱视觉覆盖法鉴别溢油以及红外光谱法在船舶溢油鉴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海面溢油数值模拟及其可视化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学强  陈坚  孙倩 《中国航海》2007,(1):97-100
由于石油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油井井喷和油轮溢油事故频繁发生。积极探索溢油在水环境中的运动规律,才能为溢油的清理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海上溢油数值模拟研究能定量地分析、评估溢油的演变,文章结合采用椭圆扩展模型和油粒子模型对溢油扩散漂移过程进行模拟,为相应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溢油的可视化技术基于GIS组件COM技术,将溢油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动态地显示在电子海图上,从而实现了溢油漂移扩散过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设计方法依靠经验开展设计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结构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估,并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开展溢油回收装置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实现以仿真来驱动设计,以期为虚拟仿真技术在船舶设计特别是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平  乐荣剑 《舰船电子工程》2013,(12):118-119,129
舰艇编队的油料消耗是海上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运用系数标准法,通过分析影响舰艇编队油料消耗的各个因素,提出从舰艇主机和副机两个方面分别建立舰艇编队油料消耗的系数标准法模型,对舰艇编队的油料消耗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沉船存油舱钻孔与抽油作业的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分析了现有作业设备和作业模式对潜水员的依赖性及其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适合ROV操作的"锚固-钻孔-抽油-封堵"一体化设备及其作业模式,并对两种作业模式进行分析比较。ROV辅助钻孔抽油一体化机的作业模式弥补了ROV作业精度的不足,能够对大深度环境下的沉船燃油、货油及化学品舱进行钻孔抽油作业,同时还可用于双层船体钻孔抽油作业,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我国海洋救助打捞装备技术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船舶燃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有关情况。该系统可以利用现在船上使用的检测报警系统计算机实现船舶燃油管理系统的计算机连续在线自动测量,实现船舶燃油管理中的统计、记录、运算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家海  孙建锐  宁伟婷 《船舶工程》2015,37(S1):302-304
本文采用蒸汽加热方式,降低沉船油舱重质燃油与原油的粘度,以便于顺利抽油。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相同的蒸汽加热功率,不同体积的重质燃油与原油,在温升达到可泵送温度的的条件下,其温度场的变化情况与所需的加热时间。  相似文献   

18.
冼悦 《船舶》2014,(4):70-74
基于当前海洋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国际海事组织及各沿海水域国家的相关法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例如,在海洋钻井区域或海洋油田炼油区域,规定了每个区域需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溢油回收能力的平台守护船。为了研究在平台守护船溢油回收操作中,危险区域划分对管系设计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及对相应规范的研究提出合理化设计方案,提升船舶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