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川 《中国船检》2012,(10):86-88
2012年8月13日,中国船级社(CCS)发布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此《规范》的发布.是CCS经年磨砺和技术积累的结果.是业界多年的期盼.它的推出不仅为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认证提供了技术依据.而且还为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李晓川 《中国船检》2013,(12):90-92
2013年10月17日,中国船级社(CCS)为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海装风电公司)自主研制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颁发了认证证书。据了解,这是我国首个通过认证的海上风电机组,将结束此前我国依靠进口技术生产海上风电机组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检》2013,(10):102-102
2005年10月17日,中国船级社(CCS)为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H151—5.OMV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颁发认证证书。据介绍,这是我国首个通过认证的海上风电机组,将结束此前我国依靠进口技术生产海上风电机组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秦萍 《中国船检》2010,(2):70-72,118,119
2010年1月中旬,"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政策被正式取消,我国风电行业开始从"跑马圈地"时代步入"全竞争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被称为风电设备制造业生命的风电设备质量必将成为竞争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业虽然经历了5年的爆发式增长,但核心技术的缺失始终是行业发展的软肋,为了提高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同时,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设备检验和认证的权威机构。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黄世元表示,认证是风电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风电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认证业的技术支撑。风电产业越是大发展,就越是凸显出认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也 《中国船检》2009,(9):89-89
近日,中国船级社与中船重工就发展“非船产品”业务进行了座谈。双方一致认为,中船重工在风电设备的发展中,内部在狠抓技术、标准和人才建设的同时,外部需要标准、体系和产品认证作为保障,而中国船级社的风电认证业务需要相关企业的发展实践经验做支撑。双方的合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守望海上风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潇 《中国船检》2011,(7):43-45,122,123
海上风电正成为国内外风电企业竞争的新高地。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的全国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准备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标,总建设规模将在150万至200万千瓦之间。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初步提出,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为:2015年建成500万千瓦,2020年建成3000万千瓦。随着各地海上风电规划相继出炉,我国"十二五"海上风电发展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CCS已建立起一整套涵盖海上风电设计、建造、海上施工、运维、弃置的"全生命周期"咨询与检验服务。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8年底,我国投入使用的海上风电超过360万千瓦,开工建设的项目已超过650万千瓦,已经核准的海上风电更是达到了4500万千瓦。中国船级社(CCS)自2000年开始服务于风电领域,10年间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陆上风电机组(相关设备)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上风电最新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今年1月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加大了海上风电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办法》明确规定海上风电开发必须先规划、  相似文献   

9.
2014年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发布公告,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等三家机构符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规定的备案条件,已予以备案。这表明,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已成为国内六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机构”之一。此项资质,是继获得联合国授予的CDM-DOE资质之后,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在碳排放审定核查领域取得的又一项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建设施工环节的风险最大。中国船级社以自身积累的海工经验和技术,通过HAZID/HAZOP分析的方式,对海上风电建设施工期中各个环节进行了风险点的识别与控制。文章以海上升压站为例,归纳了施工过程中的"非常高风险"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可以对提高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施工期的安全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