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剖析我国干线铁路经常改、扩建的现象入手,分析认为设计年度过短是导致我国铁路建设技术标准低、干线铁路经常改扩建的原因之一;建议修改设计年度,近期年度由5年加长到10年,一、二级铁路的远期年度由10年分别加长至20年、15年。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带来全社会客货运量的快速增长。铁路作为国家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必将提高其建设技术标准和运输质量,实现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通过对社会运量和铁路运量增长的综合分析,阐述本次《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修订设计年度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软件制作过程的模式,对提高软件质量和生产率具有可观的潜力。这种模式已被众多研究者以不同名称提出过。本文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为一种特性提供了一个框架模块及统一的名称“自适应设计”,这些特性在许多实例中经常碰到并且开拓了软件的一些独特性。其次,它提供了一个已存在的论据证实自适应设计处在这一技术的前沿状态。商业级的经验数据显示了采纳这一模式的可靠的经济效益。一些研究者和实验家们在将新的过程模块与目前几个流行的模块对比后,提出了许多建议。 相似文献
4.
6.
分局计量年度报表程序,是以哈尔滨铁路局计量年度报表为基本模式,是1998年1月开始研究,于1998年3月完成。现已经过一年多的试用及补充、完善工作,效果良好,并得到计量和软件专家的肯定。认为该程序功能性强,使用方便,输出的报表打印规范。该程序现已作为... 相似文献
7.
以蒙华铁路九岭山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围岩强度储备并将其作为围岩稳定性的参考指标。依据现场监测,得到初期支护的受力特征。基于围岩强度储备指标与初期支护的受力特征,对初期支护进行优化设计,并应用于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在围岩具有足够强度储备的前提下,初期支护主要承受形变压力;系统锚杆未发挥作用,喷射混凝土抗压性能未被充分利用,格栅钢架钢筋难以发挥其抗拉和抗弯性能;可将现有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系统锚杆”的结构形式优化为“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对原有设计和优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其锚杆轴力与喷射混凝土应力分布,同时应用现场试验验证该优化方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该优化方案已在蒙华铁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过去铁路各类住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投资建设、管理、维修各环节都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只讲投入,不讲创效。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住房制度改革已摆上日程,尤其是在各管理环节中,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和广开经营门路,就可为铁路企业赢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12.
浅谈电化铁路开通初期的弓线磨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京郑电化工程开通的实际,全面分析了开通初期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磨耗超常的原因,提出了缩短“弓网磨合期”和在此其间保证弓网安全运行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由于“僧多粥少”,致使合同条款的甲方性日趋明显,设计围岩变更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也日渐突出,欠“公平”的补偿原则,使企业处于“围岩不变亏损重,变了围岩也难盈”的两难境地,严重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现就我局承担施工的寺铺尖隧道设计围岩变更,对施工经济效益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观点探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提出铁路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并引用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对反映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剩余模式进行讨论,得出综合剩余模式的平均收益等于直接经济剩余模式平均收益与关联系数乘以间接经济剩余模式平均收益之和.主要结论是,对铁路建设项目不仅要注重项目本身所涉及的局部经济效益,而且更要注重项目为整个铁路网运输系统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为其它领域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为促进铁路发展,对那些直接经济效益差而间接经济效益好的铁路项目,政府应作为整体利益的维护者,或者直接参与投资建设,或者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巴西5国重载货运铁路近年来的经营概况,所采用主要载技术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铁路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各部门密切联系。铁路大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铁路发展有助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装备制造业、钢铁业、物流业的发展;铁路客货运产品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8.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适应铁路防灾减灾的现实需要,为铁路地质灾害治理措施的实际标准的选择确定乃至铁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同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论: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由减损效益和增值效益两部分构成,与一般工程经济效益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其中减损效益是分析过程中的重点。可通过建立铁路地质灾害损失核算模型,防治工程成本核算模型以及防治工程经济效益核算模型逐步进行核算与分析,继而确定防治标准和投资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快速发展,市场分析对我国铁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非常重要,介绍了铁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市场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