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疏浚行业的驱动因素已经在近些年间以适度的、但是稳健的速度取得了顺利的进展。这种适度的有利增长取决于产业技术创新所导致的效益的改善、更广泛项目的实施以及更加高效的劳动过程。以天航局为例,近五年时间将科技兴企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在大型挖泥船研究与设计、挖掘与输送机具研制、特殊土质施工技术与工艺、疏浚信息化应用技术、精确勘测技术、水环境处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天航局特有的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即便时至今日,在港口与城市发展对疏浚需求依然强烈的环境下,疏浚科技依旧方兴未艾。而疏浚企业在大环境中获得的既得红利,也将刺激企业的"科技创新"欲望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这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顶层设计文件,为土壤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此前,国家颁布了"史上最严厉环保法",发布"水十条"。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下,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据估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天航局、上航局、广航局利用传统疏浚优势,发展环保业务,深耕水土污染治理领域多年,为国家环保事业作出了贡献。新形势下,中国交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  相似文献   

3.
正"我前面是滇池,就是我们的施工现场。"当记者拨通杨学师电话时,他正在滇池边匕忙碌着。杨学师是天航局设研院(以下简称"天航院")技术人员,从2008年毕业开始就一直从事滇池的水环境治理工作,2009年参与了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现在正和同事们一起实施的是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三期工程。几年时间里,他见证了滇池,尤其是滇池北部草海水质因治理而逐渐变好的过程。事实上,天航院治理滇池水环境的工作早在17年前就已经开始。1998年2月,天航院在国  相似文献   

4.
正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后,引发关注。作为继"天鲸号"之后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又一重大成果,"天鲲号"真正实现了设计、研发、制造全周期的"中国化",代表着中国疏浚船舶工业制造的最高水平,意味着中国交建在疏浚装备高端制造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将引领民族疏浚迈向强盛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中交上航局接连中标和实施罗时江河口环保疏浚工程、洱海入湖河道综合治理、鸡西兴凯湖穆棱河综合治理等项目,环保市场取得重大进展。事实上,早在18年前,一支科研团队就悄悄走向了水环境领域的探索研究之路,开辟了上航局从传统业务结构向环保新领域、新市场的转型之路。这支科研团队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为契机,逐渐形成了以"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湖滨带(缓冲带)生态修复、城市黑臭河道整治与水质改善、环保疏浚与污染土处理处置"等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成都生态建设的"一号工程"与民生工程,锦江项目建设对成都的城市格局、景观、文化的形成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中交疏浚从项目筹备至今时刻践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原则,仅历时四个月便促成项目顺利开工,开启了中交疏浚流域治理的新实践。"要把成都市政府和成都市民的评价作为衡量锦江项目成败的重要标尺,要从治水源头进行顶层设计。"2017年7月15日,天航局董事长钟文炜在锦江项目现场如是要求。"头  相似文献   

7.
<正>8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组织、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主持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结构安全保障战略研究》专家咨询会在南通召开,国内桥梁及相关研究的14位院士莅临二航局沪通长江大桥工地,为沪通长江大桥保驾护航。作为"世界公铁第一桥",沪通长江大桥的建造离不开科技创新。开工之初,项目部就依托二航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1月19日上午,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在深圳正式交付使用,这是我国目前首次自行设计建造超大型绞吸挖泥船。据介绍,"天鲸号"不仅具有通常绞吸式挖泥船挖掘能力强、疏浚产量高的特点,还具备无限航区的航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上航人的身影从未离开过长江口。"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上航局再次成为中坚力量,勘察设研公司全面负责勘察设计全过程、部分专题研究及施工配合等工作,中港疏浚则承担了后续基建疏浚Ⅰ标段疏浚任务。"上航局副总工程师周海说。"当时我国大型潮汐河段的航道整治技术尚不完善,没有系统的潮汐河段航道整治理论。二期工程河段为长江下游潮汐分汊河道,受潮流和径流双重控制,呈现多滩多槽分汊格局,自然条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1日晚上11点,一条新闻在天航院微信群引发了热烈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包括湖泊、湿地等在内的自然生态,且要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最先转发这一消息的是天航院总经理彭旭更,他特别提示天航院水环境治理事业部人员要加强关注。正如一名员工在微信群中的回复,"这对天航院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策利好。"作为国内领先的水环境治理设计企业,天航院通过环保疏浚、生态水利工程和人工湿地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从1897年九河下梢的天津卫海河工程局挂匾算起,中国的疏浚业在两个甲子的悠长岁月中辗转成歌。如今,时光荏苒,暮去朝来,中国的疏浚船舶在经历从整船进口、国外设计国内建造的演进之后,芳华再绽——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天鲲号"绞吸挖泥船(以下简称:"天鲲号")正式下水。这意味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已经登上世界挖泥船设计制造业的塔尖。  相似文献   

12.
正从1973年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至今,中国的环保事业四十正惑,形势严峻依旧;有投入无产出,常常面临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压力的环保工程,步履蹒跚;好在,环保这块儿曾经的蛮荒之地,总有"人"可以拔出泥脚,"破茧"而行;从改造"毒地"到重现"绿地",从"传统的疏浚吹填"到"新兴的环保业务",天航局环保公司另辟蹊径的经营战略之下,也经历了一番柳暗花明;而今,其以资源重组和战略并购为先导、以股权投资为主要手段的投资拉动板块正在快速形成,奋战正酣……  相似文献   

13.
<正>全长1800多公里的蒙西到华中煤运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的重载煤运铁路,也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中交一航局、一公局、三航局和中交路建承担了内蒙古、湖南、湖北等标段的施工任务。目前,铁路施工已迎来了关键冲刺。穿越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一路南下,一航局建设者在黄河"几字弯"的中心挺进毛乌素沙漠,战天斗地;在荆楚大地和巴陵大地上,三航局、一公局、中交路建建设者披星戴月,日夜奋战。经过2年的努力,蒙华铁路正从图纸上的一  相似文献   

14.
<正>沪通长江大桥是中交二航局(以下简称"二航局")承建的第34座跨长江特大桥,成绩斐然。尽管如此,沪通长江大桥开工之初,业界质疑不断:"干铁路长江大桥,二航局还是个学生。"质疑的主要原因,是二航局没干过铁路长江大桥,没有经验,没掌握标准。标准就如脸面一样,标准问题一度让二航人抬不起头来!整个项目部都陷入了沉思:我们缺少标准吗?  相似文献   

15.
正一航局施工的和畅洲标段是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难度最大的标段之一,施工水域水深流急,地处江豚核心保护区,技术、环保要求高。"施工里程长、施工难度大、条件恶劣,是长江送给久违朋友的‘见面礼’。"一航局时任项目经理程志磊说。"策划引领"是当时在项目部听到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航局")作为全国首批的85家单位之一,被国家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这是中交集团和天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应该说,获得这样的肯定,与中交一航局2009年始率行业之先,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工地"活动,四年以来扎扎实实认真推动,追求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密不可分的。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要点就在三大"锦囊"和每个锦囊中的十六字"真言"。  相似文献   

17.
天津港20万吨级航道暨25万吨航道一期疏浚工程是在原有15万吨级航基础上进行的疏浚项目,该工程全长37公里,通航水深分别为-18.1米和-19.1米。工程将于2006年9月  相似文献   

18.
<正>沪通长江大桥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合建斜拉桥,也是中国交建进入铁路桥梁建设领域的首个项目,实现了中国交建在长江公铁两用桥梁市场零的突破。开工以来,中交二航局凭借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600天获得13张"绿牌"奖励,创造了铁路建设史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正>仲夏之初,长江之上,最后一吊,精准对接。日前,武汉沌口长江公路大桥胜利合龙,"钻石型"的主塔熠熠生辉。这是"桥都"武汉四环线上第一条跨越长江的"巨龙",也是中交二航局直接参与投资和独立承担整桥施工的首座长江大桥。为信守"建国优工程"、"反哺江城"的郑重承诺,二航局建桥团队砥砺三载,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为大桥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就此拉开建设序幕。2020年1月,由中交四航局(以下简称"四航局")、中交二公局(以下简称"二公局")负责施工的荣乌高速公路新线京台高速至京港澳高速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荣乌高速新线起自京台高速公路,途经廊坊市、保定市,与京港澳高速连接,全长约73公里,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