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向     
正2017年行业重点科研平台认定结果公布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公布了2017年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据悉,此次交通运输部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交通运输网络安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及装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等10个方向,共认定了30家行业研发中心;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方向,共认定  相似文献   

2.
张菁 《综合运输》2011,(6):11-11
<正>5月26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扣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了"三个服务"的交通运输发展宗旨,充分体现了"适度超前"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引领和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于4月底如期发布了。过去一年,交通运输行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计公报以组组数据、张张图表勾勒出新常态下交通运输发展平稳有进、健步向前的运行图景。  相似文献   

4.
正每五年,指导一段时期内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发布时,总是会引起行业大众及普通民众的关注热潮。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随后,交通运输部在政府网上发布了这一通知,并开设"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专题页面,将水路运输、民用航空、邮政、信息化、标准化、科技、城市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船员、  相似文献   

5.
数字·交通     
<正>十大重点日前,交通运输部确定了2014年交通运输科技十大重点推进方向,并向行业发布。这是交通运输科技聚焦重点、实化抓手,整合优势力量、支撑引领"四个交通"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围绕"四个交通"发展,部科技司确立了"沥青路面快速维修技术及装备"、"高效水上溢油处置技术、材料及装备"、"基于物联网的公路智能管控技术"等行业科技十大重点推进方向,集中项目支持,鼓励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正>"科研、试验检测、技术服务是兵团公路科研所的三大业务板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书记韩路说:"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为兵团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服务是兵团公路所的主要任务。随着兵团公路所转企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还要提升为新疆交通运输行业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的能力水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于  相似文献   

7.
<正>"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新能源汽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这是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该《意见》的出台,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对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目标规模、技术标准和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做出了详细规定。《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在城市公交、出租汽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不是开创性的创新,是在引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之上的再创新。2003年11月18日,原交通部发布实施了《交通运输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稿")。  相似文献   

9.
<正>7月30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举办业务专题学习活动。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活动上强调,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实际,以移动互联网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江苏大运交通运输集团董事长单建华深入分析了当前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介绍了公司在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延伸产业链、打造出行电商平台等方面的探索,并对行业管理部门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刘  相似文献   

10.
<正>安全生产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底线和红线。"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综合运用制度推进、督导检查、挂牌督办、问责追责等各种手段,组合出拳,系统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对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治理,全力维护行业安全形势稳定。特别是2013年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首次以纲领文件形式全面统领此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593号令,发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配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满足国家层面对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建设的要求,项目组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制度,经过二十余次的修订和改进,完成《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编写工作,并将其作为行业标准正式发布。"交通运输行业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是将分散在各地、不同种类的安全防护系统分别进行管理,行业多数的信息系统各自单独保护,相互冲突和割裂,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安全信息分散,互不相通,安全策略难以保持一致,在建立长效安全保障机制方面也考虑较少,难以做到可持续运行、发展和完善。"李璐瑶表示,这种传统的管理运行方式所导致的各种弊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0年起,我国大力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全国公路阻断信息服务和公路气象服务体系,利用多种信息发布手段提供全国路况快讯、公路气象预报、航道通告、海事气象等信息服务。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也逐步披上"智能"色彩的外衣,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5年3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意见》的正式出台,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对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目标规模、技术标准和相关支持配套政策作出详细规定,得到了行业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6月25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本届峰会邀请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和中物联的有关领导,其他代表包括:物流公司——中远物流、中外运、中铁快运、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中储股份、UPS、联邦快递、顺丰、安吉物流、申通、圆通、天地华宇、传化物流、开滦物流、福田物流等;金融机构——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制造企业——安利集团、海尔集团、淘宝网、普洛斯中国、林德叉车等;解决方案提供商——IBM、博科资讯、易流GPS等。  相似文献   

15.
正交科院科技集团经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批准,于2016年6月成立。由13个成员企业组成,其中全资子公司10家、控股子公司2家。集团业务涵盖绿色交通、智慧交通、轨道交通、计量检测认证、工程咨询设计、科技传媒中介、工程技术等业务板块。2017年,交科院科技集团被认定为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及装  相似文献   

16.
新闻快递     
部明确十二五行业干部培训工作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做好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据悉,十二五时期行业干部教  相似文献   

17.
<正>"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的出租车。"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同时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两个文件重点围绕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规范"专车"等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出租车行业改革思路和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绿色运输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绿色运输系统、加强运输需求管理及提升运输系统能源使用效率三大方面提出我国绿色运输发展的政策,为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政策大门的打开,让原本沉静的道路货运业变得沸腾。尽管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还需要解决许多行业问题,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今年3月初,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无车承运试点运行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在全国正式拉开序幕。从去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委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担行业第一个信息安全领域科研项目一"异构条件下交通运输行业可信安全环境和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成为行业体系化研究信息安全工作起始点。"在交通运输行业多重、异构、复杂环境下,有效落实等级保护制度,建立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安全管理上规范行业标准和要求,从安全技术上实现可信安全技术环境,建立相应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动态监管及安全功能性符合性检测支撑体系,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