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膨胀剂改性混凝土的抗裂性及耐久性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定添加膨胀剂后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和工作性能,寻求混凝土添加膨胀剂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萘系减水剂、粉煤灰、膨润土及氧化镁作为添加剂,研究了上述复合添加剂对混凝土抗渗、抗裂及耐久性的影响与改善效果,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关于混凝土综合改性的最佳添加剂配方。  相似文献   

2.
SEAM改性沥青的化学改性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AM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改性剂,同时也是一种沥青混合料添加剂,最近几年才引进我国并在天津进行首次应用,属于新材料、新工艺,因此有必要进行SEAM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通过一系列基准试验,比较分析了SEAM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结合相关化学理论知识,分析并总结了SEAM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外加剂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开展不同类型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或温拌添加剂SAK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能够提高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尤其是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其180?℃旋转黏度、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指标与纯橡胶沥青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表现为: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SAK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纯橡胶沥青混合料;经验证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具备稳定的综合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电流变液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智能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改性TiO2固体粒子作为电流变液的分散相,以二甲基亚砜为添加剂的201^#甲基硅油为电流变液的基础液配制了一种高性能的改性电流变液体。分别测试了不同TiO2体积分数和不同添加剂含量的电流变液体性能,分析了其成因,得出了加入适量稀土改性TiO2和添加剂的电流变液具有明显电流变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的研究成果, 从润滑油改良、表面改性、动力学特性方面综述了系统的减摩抗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讨论了润滑模型、润滑添加剂、表面织构、缸套珩磨、表面涂层与动力学特性对系统减摩抗磨的影响, 分析了系统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 润滑状态与添加剂对系统减摩抗磨有较大的影响, 系统润滑状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多种润滑模型并存, 需进一步建立系统综合润滑模型, 同时需深入探讨润滑油添加剂最佳减磨剂量及减磨机理;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珩磨与涂层)可以大大减少系统表面的摩擦磨损, 由于织构位置分布、加工参数、加工工艺、表面形貌与涂层材料等对接触表面的影响, 表面改性技术减摩抗磨的综合发展相对缓慢, 需进一步研究表面改性减磨的机理与参数优化方法; 活塞-缸套系统的工作条件苛刻, 系统各部件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 深入探究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的演化规律关系相对困难, 仍需全面考量服役状态下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之间的关系; 未来内燃机整机性能的提高将迫使活塞-缸套系统需具备更高的减摩抗磨性能, 为实现系统经济性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尚需进一步开展系统高效减摩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快速成型粉末烧结件新型渗入材料石蜡的改性研究,对石蜡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提出三种石蜡改性方法以提高其机械强度,即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和综合改性法,并讨论不同改性剂对改性石蜡强度、韧性、抗拉性等机械性能的影响,阐述改性石蜡代替昂贵树脂作为快速原型粉末烧结件渗入材料的应用前景,对于渗入材料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辉 《交通标准化》2012,(16):31-34
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是由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添加剂和水按合理配比拌和并摊铺到原路面上的薄层结构,是一种有效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结合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沥青路面微表处的材料性能参数、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路面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快速成型粉末烧结件新型渗入材料石蜡的改性研究,对石蜡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提出三种石蜡改性方法以提高其机械强度.即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和综合改性法.并讨论不同改性剂对改性石蜡强度、韧性、抗拉性等机械性能的影响,阐述改性石蜡代替昂贵树脂作为快速原型粉末烧结件渗入材料的应用前景,对于渗入材料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性环氧树脂是一种理想的沥青路面微表处用胶结料,能有效改善早期病害多发的问题。探究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对乳化沥青的改性工艺,是实现其工程应用的关键。研究表明:在综合成本、耐磨耗性能、开放交通时间等基础上,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佳外掺量为10wt%。混匀掺加改性法、分步掺加改性法均能有效提升微表处混合料的耐磨耗性能。可将水性环氧乳液A预混掺入乳化沥青,而后将水性固化剂B加入添加剂箱体以实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冯承哲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6):109-109,111
针对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耐久性问题,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性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现象普遍存在,主要由沥青的品质所决定,本文用丁苯橡胶对国产沥青和进口沥青进行改性,对能否提高沥青的低温抗温缩开裂性能作了一些尝试,比较室内试验结果,观测试验路铺筑效果,证实丁苯橡胶改性进口沥青能有效提高沥青低温延伸度,为今后用国产添加剂改善沥青品质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微表处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在我省高速公路养护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室内试验及路段铺筑,对微表处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修复车辙、施工工艺、混合料选型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硼酸盐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对于硼酸酯按分子中所含活性元素及主要官能团的种类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这类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通过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研究不同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并通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微表处主要是采用专用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外添加剂按合理配比拌和并摊铺到原路面上且能迅速开放交通的薄层结构。通过使用证实,微表处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修复车辙,提高路面粗糙度,起到预防养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表处是一种薄层罩面技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不仅可以改善原沥青路面、桥面的早期磨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掺量BRA改性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BRA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RA对基质沥青存在物理和化学的双重改性作用,以物理改性为主;同时推荐BRA在基质沥青中的最佳掺量为14%。  相似文献   

19.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在坛百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水侵入到基层中,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下封层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下封层的配合比组成材料以及配合比设计,分析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机理,提出改性乳化沥青的施工工艺,并在广西坛百高速公路进行推广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改性乳化沥青在广西沥青路面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再生骨料表面附着旧砂浆且存在缺陷限制了其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但经过合理改性其性能可以达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要求。 本文研究了一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改性再生细骨料的方法及其效果。 研究了微生物诱导沉淀的最优条件并依此改性再生细骨料, 并研究了改性方法和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结果发现, 微生物在 pH = 9.5、 细菌浓度为 108个/ ml、 钙源浓度为 0.55mol / L、 不振动的条件下培养, 可诱导产生大量碳酸钙沉淀。 利用得到的微生物对骨料进行静置改性 7 天, 可显著降低骨料的表观密度和饱和面干吸水率。 结果表明, 利用依照优选得到的条件培养微生物对再生细骨料进行改性, 可提高再生细骨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