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NaOH-H2O-C2H5OH-Na2SO4(NaCl)体系相平衡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循环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乙醇调整再生液体系的相平衡,分离出再生产物,实现再生液循环使用,防止了水体污染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通过氢氧化钠-水-异丙醇相平衡体系规律的研究及相图的绘制和分析,提出了实现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液改进的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实现树脂再生和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同步进行,并能大大降低树脂的自用水率,防止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3.
通过氢氧化钠-水-异丙醇相平衡体系规律的研究及相图的绘制和分析,提出了实现阴离于交换树脂再生液改进的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实现树脂再生和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同步进行,并能大大降低树脂的自用水率,防止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精确评估沥青路面热再生养护技术的环境效益,采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现场调查及数据分析,分别测算了铣刨重铺、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技术的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了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效益。结果表明:与铣刨重铺相比,就地热再生技术可节约30%以上能耗,100%循环利用旧路面材料;厂拌热再生在RAP料掺量为10%时,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略高,RAP掺量为30%和50%时,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益,同时可不同程度循环利用旧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各种循环利用沥青路面废料现场冷再生施工方法进行相关的总结,可以分为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四种。将主要对各种循环利用沥青路面废料现场冷再生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交通部非常重视对废旧沥青料的再生利用,于2008年7月份颁布了《沥青路面再生规范》,运用路面再生技术维修路面是交通行业的一种循环经济模式,是绿色低碳的养护模式,是我省公路养护工作的一个亮点.《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高速公路循环再生利用沥青废料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了加快推进沥青路面循环再生利用工作,交通运输部2012年9月27日再次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12] 489号),特别指出高速公路到"十二五"末,路面旧料回收率达到100%,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路面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即对旧沥青与旧骨料等材料进行循环利用,使其实现"发生—废弃—再生"的过程,是符合城市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分类探讨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最后对长沙市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现状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在长沙市对道路沥青路面进行再生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新技术的集成应用,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为交通建设资源的高效利用彳口循环使用提供示范,2007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实施了“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就地热再生技术为该计划推广技术之一。2009年3月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组织专家对“英达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们一致认定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结合石安高速公路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对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提高旧沥青路面性能上优势明显,能充分利用旧路面材料,是一种降低污染、循环利用废旧资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波吸附对氯苯酚颗粒状活性炭进行再生,探讨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再生液温度、再生次数等对再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频率50 kHz、功率110 W、再生温度30℃、再生液为含饱和氩气去离子水,作用时间20 min的条件下,活性炭再生效率为64.5%.再生两次所得活性炭再生效率为67.8%,换水超过两次再生效率增加不明显.超声波再生活性炭效率较高,炭损失率很低.  相似文献   

11.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的综合利用: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为原料制备复合絮凝剂,经加工调整后,再生过程中没有利用的离子及脱附的离子全部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生物三相流化床作为工程化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工艺理论及操作特性,分别测定流化床内的气相含率,液体循环速度及体积氧传质系数,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工程化操作的条件,并经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检验了所建立理论的正确性,实现了节能、高效与稳定出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工业废渣即粉煤灰、液态渣和七0砂材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同时通过试验和弯沉值的测定,给出了二灰混合料的回弹模量值和补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4.
O/W型乳化废液的混凝及絮渣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W型乳化废液进行了化学混凝处理,从4种混凝剂中优出酸性含铝废液作为最佳混凝剂,最佳操作条件为:投量8mL/L,pH6.5,混凝反应时间2min,表态分离时间为30min,混凝土产生的絮渣采用浓硫酸处理:每L乳化废液混凝产生的絮渣采用4.5mL浓硫酸,处理后回收油品1.5mL/L,混合液可循环使用继续处理乳化废液。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弹药销毁废水TNT、COD及色度含量高、水质稳定、难以降解的特点,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了Fenton法处理TNT废水时各影响因子的机制,并确定了生产运行的各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c(H2O2)=0.1 mol/L,c(Fe2 )=1.80 mmol/L,pH=3.5,反应时间t=8 h.中试结果表明,TNT和COD的去除率均大于80%.在影响因子与TNT和COD去除率关系曲线的基础上,分析了弹药销毁废水中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及主要控制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其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模拟实验,对渗滤液回灌频率及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厌氧污泥接种等不同因素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厌氧污泥接种都能加快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的进程并加速填埋垃圾的稳定,而较低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有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进入产甲烷阶段,但不利于填埋垃圾的最终稳定。  相似文献   

17.
Zero waste is a philosophy and a design principle of dealing with our waste stream for the 21st century. After reviewing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the goal of zero waste from landfill is considered to be unachievable by using known and proven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shows that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depend upon the type of system chosen for processing residual waste, and the best overall diversion rate of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that can be achieved is about 71%. The maximum achievable overall diversion rate can be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 92% if curr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to permit the routine use of the bottom ash or char for advanced thermal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8.
城市客车燃用沼气的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燃料的生命周期能 耗和环境排放模型,对车用沼气在原料阶段、燃料生产阶段和车辆运行阶段的能耗和环 境排放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城市客车燃用沼气和柴油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指标进行 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沼气的全生命周期内,燃料的总能源消耗比传统柴油低 9.5%,全生命周期HC、CO、NOX、PM10、SO2、CO2等6 种排放物都比柴油低.从降低生命周 期能耗和环境排放角度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使用沼气是一种较好的新能源燃料;从 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为城市垃圾处理寻找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量增加的铁路固体垃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将铁路固体垃圾中的可燃组分经过筛选、干燥、加压成型等工艺制成高热值的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解决能源问题.本论文主要是对铁路固体垃圾制备成的C-RDF,在高温管式炉内进行燃烧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垃圾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CO和NOx浓度增大;SO2浓度降低.②氧的扩散是控制反应的关键环节,氧浓度较大时,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③采用无烟煤制备C-RDF时,应控制煤掺量,防止形成结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