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速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并规定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必须采用C2或C3列控系统。动车组列车在ATP的防护下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有别于普速列车。从高速铁路安全线的安全性及列车冒进安全线的可能性分析,研究高速铁路车站末端设置安全线的作用,给出设置的必要性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铁路安全线设计方案,无论是直线型安全线还是曲线型安全线,均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我国铁路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这一问题愈显突出。为了避免列车进入安全线发生侧翻或脱轨时朝向正线侧,采用侧倾式设计方案对安全线系统进行优化,改进线路轨面高程设计和车挡外形设计,设置轨面高差,调整车挡撞击面与线路的夹角。侧倾式设计方案可以确保在列车进入安全线后,避免向正线一侧脱轨或侧翻。提出修改设计规范的建议,改进今后的设计,并对既有安全线进行改造,从而保证正线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李力 《铁道知识》2006,(3):53-54
安全线为进路隔开设备之一,是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进路而发生冲突的一种安全设备。安全线一般由有效长不小于50米的尽头线,联结尽头线和正线的道岔及信号等设施组成。通常安全线为面向车挡的平坡或上坡道。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地铁设计规范>规定,当出入线的列车在进入正线前需要一度停车,且停车信号机至警冲标之间小于列车制动距离时宜设安全线,但对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未做详细说明.本文根据运动学原理推导出制动距离的计算公式,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准确把握安全线的设置条件提供参考.研究结论:经过综合分析,与制动距离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列车制动前的起始速度(V0)、终止速度(Vt=0)、列车减速度(ax)、线路坡度(i)、风阻力(f风)、平面圆曲线的曲线阻力(Δi曲)、列车单位阻力(r阻).经过推导论证,得出制动距离计算式,按此式可以计算出最不利情况下的制动距离,从而确定是否设置安全线.  相似文献   

5.
1 存在问题 宝鸡南站的油库专用线下行方向为>6‰下坡道(如图1所示).在办理下行进站5G、6G接发列车时,3#道岔应防护至安全线,电路中已在网络线上作了防护处理,但在3#道岔的启动电路中却没有增加相应条件.由于专用线作业不多,此问题一直未被发现.直到某次5G(6G)接发列车进路办理好后,发现3#道岔仍可以单独操纵,使已经建立好的进路信号被"顶回".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安全线设置上的不同点,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线设置的意义、作用、场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设置安全线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设置安全线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提高车站接发(发接)列车能力的重要措施。一般地形条件下的车站安全线设计可按有关规范执行,但是对于类似宜万线这样复杂地形的山区铁路车站的安全线设计,还须加以探讨,方能在满足现行规范前提下,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深圳地铁3号线存车线接触轨侧线开关的设计电路分析与使用过程的详细描述,阐明了侧线开关系统对于列车进入存车线或安全线在取车时,如何通过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CBI)做到相关DC1500V接触轨区域失电,保证相关轨行区进路解锁,最终使司机在经过轨行区时受到人身安全防护的。接触轨侧线开关的应用,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列车追踪间隔及防护控制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列车运行速度和车位置确定方法,针对距离检测误差提出了计算以及修正方案,并对不同情况下的列车安全间隔和超速防护进行了研究,针对几种特殊运行情况设置安全防护距离以提高对列车运行间隔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地铁安全线在日常运营中对保障运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地铁设计规范>中对安全线长度的规定比较宏观,不能满足所有工程的需要.如何根据实际的运营需要,选择合理的安全线长度,在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工程实践出发,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的折返线长度计算.建议在修订<地铁设计规范>时应对安全线的设置作出更详细的规定,并制订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描述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中行车资源管理方法,包括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交叠检查方法和回收方法.针对列车自主进路和自主防护时因通信延时和丢包产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具有使列车直接申请并独立持有进路和进路防护区段范围上的行车资源的功能,达到了交互快、安全性高的目的.针对在行车资源交互时,因行车资源丢失而阻...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国产ATP车载设备超速防护功能的仿真实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中,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担负着列车运行间隔控制,进路控制,超速防护的重要作用,是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的基础,其中,ATP车载设备是ATP系统中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它根据地面信息和机车信息生成列车速度控制曲线,并与列车实际速度进行比较,监督列车运行,实现超速防护,零速检测,无意识移动防护,制动确认和车门防护等功能。本文在介绍ATP系统仿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ATP车载设备列车速度控制模式曲线的仿真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线路参数为例,对ATP车载设备的速度控制模式曲线进行了仿真,实现了车载ATP的超速防护功能,目前,整个ATP仿真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成  王平  饶武 《高速铁路技术》2011,(z2):273-276
为保证不停站通过列车、停站列车不致因意外脱轨冲撞股道间柱体而对站房、雨棚、天桥等造成灾难性破坏,文章针对福厦线厦门西站内股道间柱体的分布情况,提出其股道间应采取相应的柱体防护措施.通过对各种防护方案的分析得出:站内正线与到发线之间宜采取双重保险的防护设施,推荐采用护轮轨加护轮墙的柱体防撞设施;到发线间推荐采用设置单(双...  相似文献   

14.
上海磁浮运控系统对列车状态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行线的运行控制系统对列车运行起到自动控制和安全防护的核心作用。介绍并分析了运行控制系统对列车状态的设置和管理,及其在列车安全控制及防护方面的功能。该系统以列车状态为基础来进行相关操作等控制,实现列车运行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5.
安全防护距离的计算模型是车载ATP(列车自动保护)的关键技术之一.影响车载ATP安全防护距离的因素包括列车位置不确定因素、ATP设备反应时间、列车制动性能等.分析了这些因素与安全防护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移动闭塞系统和准移动闭塞系统的ATP安全防护距离的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实际工程数据存在较小的误差,模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城际动车组车辆参数,介绍了防爬吸能装置设计结构及吸能原理。通过列车碰撞仿真计算和分析,验证了防爬吸能装置在列车碰撞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爬性和吸能性,对列车被动安全有着积极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比利时高速铁路沿线降噪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比利时新建高速铁路的噪声防护措施,并对高速列车噪声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肯定了新线上噪声防护墙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CBTC系统,同时对车载运行控制子系统中的列车自动防护(ATP)进行功能分解,并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需求分析、接口和软件设计.在此基础之上,研制一套基于PC104硬件平台和vxWorks操作系统的车载ATP原理样机,对ATP功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车载ATP仿真系统实现了列车的安全防护功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们推出了LJB-3型列车接近安全防护报警系统,并在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安装使用,现场使用情况良好。与“八五”期间我们向全路推广的LJB-1型列车接近安全防护报警系统相比,LJB-3系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加强了防雷击性能 我们在长期的推广工作中发现,防雷击的工作对列车接近安全防护报警系统本身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来IJB-1型机的防雷性能较弱,原有的作法是将电源线、通信线做为……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线路终端安全防护距离较短的情况,提出通过车载ATO(列车自动运行)实时计算并调整列车进站时的制动率来控制列车高效进站的一种技术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缩短线路终端的安全防护距离,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在线路安全防护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列车的进站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