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辉 《隧道建设》2008,28(5):589-596
根据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网理论,阐述如何实现测量精度及误差控制的方法。详细地讨论了采用精密导线法及GPS方法组建隧道控制网并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阐述贯通精度预计计算及控制网平差处理一般规则,对长大隧道的控制测量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GPS测量法建立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具有精度高、布网方便等优点。介绍天心山长大隧道GPS控制网的设计、实施、数据处理方法及精度控制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公路和铁路的高速发展,隧道贯通测量成为热门问题。由于隧道工程多处于山区、沟壑等复杂地带,在布设GPS控制网时应考虑GPS网设计对贯通误差的影响。同时,隧道内控制导线网的布设形式也十分重要。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作为隧道工程测量的核心,而隧道内的条件环境,使得测量精度存在很大的限制使。所以基于这些问题研究了陀螺经纬仪在隧道测量中应用,从而提高了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以及陀螺边的最佳数量和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4.
由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主持、西南交通大学参加研究的广东省交通厅 1 998年度科技项目“GPS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最近通过了广东省交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GPS技术是根据空间卫星瞬时已知轨道 ,借助后方交会原理实现导航定位的一项新技术。它不需要常规测量中连续设置过渡的控制点来传算坐标 ,而且具有相对定位精度高 ,测量速度快 ,全天候作业等优点。在铁路隧道工程中 ,已逐步被用于建立高精度的洞外控制网 ,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在公路隧道工程中尚未见应用 GPS技术的报道。该研…  相似文献   

5.
垂线偏差对隧道横向贯通测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通  张项铎 《隧道建设》2006,26(6):17-19,23
GPS技术虽然已广泛应用于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是,如何将以法线为准的地表GPS成果改换到与以垂线为准的洞内导线测量相符合,从而解决好垂线偏差对隧道贯通精度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垂线偏差的基本理论及其对隧道贯通测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用GPS建立隧道控制网时,垂线偏差对横向贯通测量影响的规律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确保隧道高精度贯通,避免因隧道横向贯通误差过大而调整线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仿真数据试验验证后,建立了一个长约9 km的实地模拟网用于相关研究。在原GNSS网的基础上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研究隧道洞内导线边角控制网适用的网形和数据处理方法及困难条件下连续短边方位传递的测量方法,并开发出能连接全站仪通讯接口的导线测量软件来提高作业效率。总结形成了一套10 km以内的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关键技术方案。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该关键技术方案是可行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GPS在隧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庭松 《隧道建设》2001,21(4):19-24
阐述了隧遭GPS网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过程,针对隧道控制测量的特点。通过具体的实例提出了布网原则和方案,及对影响隧道贯通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同时还涉及到精度评定、GPS测量的优点等问题,以及求取贯通误差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长大隧道的施工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以雪峰山隧道控制测量为例,介绍GPS卫星定位系统在长大隧道施工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长大隧道的施工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以雪峰山隧道控制测量为例,介绍GPS卫星定位系统在长大隧道施工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志平  徐辉 《隧道建设》2004,24(2):71-73
根据在某山区长大隧道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精密工程控制网的作业过程,分析了影响其精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杜志刚 《隧道建设》2014,34(12):1191-1195
在隧道内进行轨道网CPII作业时,由于受到场地狭小、观测视线距离隧道衬砌近和气流定向运动等因素影响,水平角易受到折光影响而产生系统误差。引用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黎子坪隧道轨道控制网CPII测量的实例,通过仪器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原始数据,分析长大隧道轨道控制网CPII水平角测量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和分布规律,探索减弱系统误差的措施,并提出“正反W型”观测方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林志  刘旺  陈川  蒋树屏 《隧道建设》2020,40(Z1):1-8
为评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情况,系统梳理了近14年来我国交通隧道在工程勘察、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装备、通风与照明、运营养护和环保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未来隧道行业的技术发展作出展望,提出复杂条件超长隧道、跨海隧道修建技术、城市地下道路网建设与运维技术、隧道绿色可再生能源互补式综合利用技术、隧道病害智能诊断与快速修复技术、超长复杂隧道与地下工程智慧防灾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覃维 《路基工程》2020,(2):125-129
依托G4218高等级川藏公路项目,介绍了国道G318既有棚洞应用现状,并对多种棚洞方案进行了分类研究。针对地形条件复杂、地质环境恶劣的隧道洞口选址难题,提出不同的隧道洞口段棚洞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典型隧道洞口棚洞结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总结了棚洞设计过程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隧道工程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设计、施工涉及到的技术难题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地形复杂、地质地貌特殊的地段。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就寒冷地区特殊地段隧道防排水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徐辉 《隧道建设》2008,28(3):355-358
根据GPS接收机定位的特点及精密全站仪的性能特征,总结其在长大隧道桥梁控制测量过程中如何组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补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控制测量质量及工效。  相似文献   

16.
铁路特长隧道一般采用"长隧短打"施工方法,隧道洞内按铺设无砟轨道设计,现阶段在隧道整体贯通后才开始铺设无砟轨道,导致隧道施工工期无法保证。针对特长隧道"长隧短打"施工方法,探讨在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在隧道已贯通段落,具备条件地段先期铺设无砟轨道所涉及到的测量技术问题,从理论上建设性地提出一个整体实施解决方案,并提出相应的保证测量精度的方法和措施。研究表明,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先期铺设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从理论上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加快特长隧道施工进度,保障隧道建设工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受山区地形的限制,山岭隧道洞口及浅埋段地质条件一般较为恶劣,容易造成洞口失稳、大变形等风险,对隧道的安全施工形成较大隐患。基于王北凹隧道的地质勘察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及相关设计资料,通过专家调查法对隧道洞口及浅埋段风险源进行辨识与排序,对其失稳可能发生的风险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胡雷鸣 《隧道建设》2015,35(10):1077-1081
地铁隧道的结构断面测量是铺轨建设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常规的测量方法内外业工作量较大,内业处理较为繁琐,数据计算效率较为低下。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减少仪器成本及人工成本,探讨了在地铁隧道内的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采用三维坐标测量的方法测得每个结构断面的特征点坐标,进而计算相应的断面尺寸偏差,并用C#编程语言编制了计算软件,使数据处理更为方便。工程实践表明,相比传统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一定的外业工作量,同时内业数据处理相对简单便捷,效率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