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概要:根据几十项工程的工程勘察资料,按现行规范中提供的标准贯入判别法和静力触探判别法两种判别液化的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计算分析结果与宏观调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可供在天津地区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人员的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万中喜  祁丽华 《水运工程》2021,(10):363-369
多数海外项目执行欧美标准,欧美砂土液化判别方法跟中国标准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比较复杂,国内大多勘察技术人员对欧美标准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尚掌握不全面、不会正确应用。对照中国水运行业抗震标准,对欧标Eurocode 8和美国Seed简化法砂土液化判别方法进行了解读。结合工程案例对3种判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与中标的差异,并系统展示了欧美判别标准全貌,包括其原理、判别条件、判别程序、相关特点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欧美判别方法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符合标准和误差允许前提下进行简化,使利用欧美标准判别液化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砂土液化机理及目前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的研究现状,结合如东地区现场勘察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速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建立剪切波速值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之间相关关系,得出剪切波速与静力触探判别砂土液化新公式,并通过剪切波速与静力触探对如东地区砂土液化进行判别,判别结果与《抗震设计规范》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判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用剪切波速和静力触探判别砂土液化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地震液化判别是为港珠澳大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是为大桥建设服务的。根据英国标准(BS规范),通过初判和详判,详判采用了SPT、CPTU、波速测试判别方法,分别对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砂土进行了液化判别。通过对不同方法得出的液化判别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砂土液化判别的最终结果,并提出处理措施。通过对液化判别的最终结果分析,并与国标液化判别结果对比分析,分析差异,总结规律,为珠江三角洲入海处砂土液化判别提供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蔡元治 《港工技术》2012,49(3):36-38
目前在关于砂性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面,国际工程界普遍接受的方法之一是基于Seed简化的修正NCEER判别法,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应用该方法判别砂性土地震液化的工程实例也较多。以某港口项目为例,重点介绍NCEER法的基本原理和对砂性土进行地震液化判别的具体操作步骤,通过对工程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用碎石桩改善砂性土地震液化性能的可行性,提出NCEER法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辽东湾液化砂土进行研究,结合当地勘察报告、电子图件,进行大量室内外物理力学实验,利用标贯法对营口—盘锦地区进行液化判别、评价分区,并根据砂土液化对研究区工程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地基抗液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与国外同类港口工程岸坡抗震设计规范相比,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使设计人员难以适应海外项目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收集并归纳了美国标准中码头岸坡抗震设计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重点介绍了土体液化判别、拟静力法边坡稳定分析、土体液化残余强度和Newmark滑块位移法,并提供了一个按照美国抗震标准进行码头岸坡抗震设计的案例,为今后国外类似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冯波 《水运工程》2016,(6):159-16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建议的方法对深层地基土的判别结果偏于保守,NCEER法判别计算复杂,另外对深层地基土的判别也偏于不安全。对基于标准贯入击数的NCEER液化判别方法进行简化,推导了临界锤击数的表达式,并将其与规范法相结合,提出改进的简化临界锤击数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仅与计算点深度与地下水位埋深有关,公式应用方便,便于工程人员掌握。  相似文献   

9.
黄骅港地区广泛分布着粉土及砂土层,对码头桩基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鉴于砂土液化判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本文引入模糊综合评判理论,通过对黄骅港海伟码头砂土液化判别资料的分析,应用模糊信息分配法建立包含砂土测试深度、粘粒含量及标贯击数3个影响因素的模糊关系矩阵,进而建立了适用于该工程的砂土液化模糊信息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工程数据的计算对比,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地震作用下,岸坡易发生土体液化、岸坡失稳、地基沉降等破坏。各破坏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准确的液化计算是分析地震作用影响的基础与关键。通过对比规范法和简化法等常用液化判别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根据液化程度判断土体在地震下的强度损失,并用于岸坡稳定分析;通过实际工程,将3种破坏形式结合起来,整体分析地震作用对岸坡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强度损失和沉降与液化程度密切相关,岸坡稳定分析须采用地震荷载水平下的土体参数,而地震沉降须根据液化与否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我国南海海域进行自升式钻井平台场址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桩靴基础在上述层状土中贯入的破坏模型,提出在不同破坏模型下的插桩深度预测方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对插桩深度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土工织物倒滤层的破坏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铺设土工织物作为倒滤层的海滨灰坝,稳定验算应同时考虑坝身内外水位差形成的渗流压力和土工织物与碎石层之间存在抗滑薄弱面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进一步探索船底气膜减阻效果,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对此展开了试验研究。在详细介绍了气膜减阻试验平台及其试验研究过程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此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聚丙烯纤维面层施工的特点,介绍两个码头工程面层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保护层偏差过大问题的现象、原因和工程危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波流共同作用下近底高含沙水层流速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于粉沙质床面时,水体的近底层含沙量很高,其运动是泥沙输移的重要方式。讨论了近底高含沙水层流速及其与含沙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BACnet协议应用层编解码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ACnet采用ASN.1作为表述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利用传统的过程调用方法实现协议数据单元的编解码是一件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因此,使用面向对象的C 语言实现BACnet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编解码来达到“直接利用原有协议数据单元定义来完成编解码”的简化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连云港地区爆破挤淤堤吹填倒滤层一直做不好、容易漏泥等问题,从具体施工工艺入手,介绍实施方案,创新地将大型砂作为徐圩港区抛石堤吹填一种创新的倒滤层施工工艺.吹填后效果良好,对吹填区内的淤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淤泥被流水冲刷.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港口工程海域松散砂层钻探成孔中,多次出现的塌孔和涌砂致使取土困难不能进行原位测试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反复试验,采用加重泥浆护壁和投放粘土球等办法,增加钻孔孔底的压力和孔壁的泥皮厚度,使层压水不易向钻孔内渗流,并通过适当控制钻进速度最终解决了钻探成孔问题,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