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90年代,党和政府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复强调对于学生要进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优良传统、传统美德的教育。这不仅是党和政府思想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的历史新任务。一、重新认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价值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高层次的中国文化传统,它是中国文化结构中的灵魂,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性格等等。民族凝…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海防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历史,在抗击海上外来入侵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进行英勇顽强斗争,表现了民族气节,彰显了民族精神。论述了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航海院校大学生学习近代中国海防斗争史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培育民族伟大复兴意识、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有利于强化半军事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面对加入WTO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教育、人才竞争、教育经费筹集等方面带来的种种挑战,提出了中国民族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定位主要是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特征反映在民族文化中,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核心又是民族语言。校园文化所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也一定是地域民族文化,展示的也正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方面。因此,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可以融合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边疆各民族的安定团结,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做出高等教育理应完成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必须找到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精神文化根脉,才能真正落地生根,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正是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诉求。做好优秀传统文化顶层设计,传承民族血脉、发挥时代价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深深地蕴藏在它的语言之中。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而大学语文涵盖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具体体现。淡化大学语文教育即是忽略民族文化的弘扬,因此,必须加强大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正式制度的一部分,教育具有国家属性;教育本质上所具有的传递人类文明的功能,又使其具有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义的人类共同价值。教育的双重属性是进行跨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等合作交流的基础。二十世纪前半叶留学生是参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重塑的重要力量,当前规模庞大的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则共同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资源。广泛存在于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国际合作,在传播中国教育形象的同时,也承担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职能。鉴于当前部分西方公共媒体对中国教育的报道尚有失客观公正、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目标成效还有提升余地,教育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方面的效能还有进一步增强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增多,联系进一步加强,并产生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事实上,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正被主要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解构,并产生文化同质化的危险。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所确定的社会秩序也被迫解构和重建。由此,全球化的际遇使中国儒家伦理文化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在把握全球化向度的前提下,揭示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就是儒家伦理文化的解构及其重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课程实效,还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品质和培育工匠精神。当前,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令人堪忧,价值认同也比较薄弱。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点带面"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高职模式"也尚未有效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职理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支撑、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条件保障等四个方面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对不同足球运动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足球运动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应当具有大气大象、大师大量与大行大化的文化精神气质,大学正是以自己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引领社会前进;“学术自由”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传统,而这种传统的生命力又依赖于一个有利于学术自由的生态环境氛围;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之构建在于价值观的整合、学科的相互尊重、科学人文知识架构的融合与校园文化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文化即思维意识的一种情态,是人的思维意识的表露性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存在。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里特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进程中,产生的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具体存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论文认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载体,为依法治国提供丰富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是丰富依法治国内容和方法的重要途径,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程中起重要地积极作用。通过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深刻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凸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陈旧落后、阻碍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理优秀成分,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是教育领域内的一个古老面又时兴的命题。言其古老,是因为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充分注意到教育功能这一基本定向,且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中国传统教育更是以“智”与“德”的合一性为突出特色,以至于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影响着几千年来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文化是中国革命传统的精华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既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迹所集聚的精神文化,也有纪念地、标志物等物质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的推广,是历史、现实和社会的要求。红色旅游文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文本内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习俗,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把握将红色文化展示给西方社会和世界的机会。译者要在红色旅游翻译文本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使红色旅游文化能靠近目的语读者,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底蕴和根脉。结合专业背景、课程内容、课程进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拼搏精神以及传统美德与内燃机专业英语课程内容融合,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助高职学生践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本文从其核心阴阳哲学和派生哲学方圆观念的应用范例,着重阐述了它在现代标志中所焕发的新风采,希望通过对我国传统哲学的重新认知,感悟和增强现代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外来文化的干扰、不良信息的冲击,大学生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欠缺的原因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内容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弱、课外实践环节欠缺,接下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育人理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进行阐述,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从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占领新媒体阵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育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五个方面进行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19.
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的真实历史写照和生动故事反映,是传承革命红色文化、赓续党的精神谱系和党史鲜活教材的永恒载体。通过文物对话革命先烈,弘扬民族复兴红色基因,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合理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路径,进一步增强党史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入手,通过对《诗经》中部分篇章的思考与领会,揭示了《诗经)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了这一经典巨著与中国文化主体内涵、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与思维模式等各方面的紧密联系,从文化学的角度赋予(诗经》以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