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压缩比汽油机的意义和难度发动机一直是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马自达“创驶蓝天”技术中高压缩比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关键技术,汽油机的压缩比能做到13·14而且用于量产汽车这还是国际上第一次。由于比—般汽油机高了2—3个单位.因此能显著降低发动机和整车的油耗,并能提高大负荷的转矩输出。  相似文献   

2.
稀薄燃烧电控LPG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分析了发动机转速、负荷、压缩比、点火提前角以及火花塞间隙对稀薄燃烧的影响,优化了稀薄技术条件下压缩比、点火提前角等参数。试验表明,稀燃技术使电控LPG发动机经济性、排放性和动力性优于原LPG发动机,排放性和经济性远好于汽油机,动力性接近汽油机。  相似文献   

3.
汪志刚  杨杰 《摩托车》2004,(5):12-13
不同质量等级和不同粘度等级的汽油机润滑油的选用主要是根据发动机的结构特性、运转状况、气候条件和道路状况等来进行的。发动机状况主要是指汽油机的压缩比,以及曲轴箱是否装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07,(8)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积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积碳在发动机内过多时就会造成发动机工作不良,产生不同的故障现象。积碳增多后就会导致燃烧室容积减小,压缩比增加,热强度增大,使汽油机发生爆震,发动机工作时出现噪声。积碳的导热性很差,会降低零部件表面的传热系数,阻碍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发动机缸内喷气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将一台单缸化油器式汽油机改造为缸内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的喷气系统设计及标定、点火系统改进、控制系统组成及压缩比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电控缸内喷气配合压缩比优化是提高天然气发动机充气效率、恢复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种小型风冷汽油机高原功率恢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油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大幅下降,对有特殊功用的某小型汽油机进行了高原恢复功率的研究,主要采取了提高压缩比,改变点火提前角及采用进气脉冲增压技术,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该发动机在采用最佳压缩比,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前提下,采用进气脉冲增压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排气温度,并可恢复功率50.7%。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经修理后,特别是经过搪缸加大尺寸后,组装时如仍装用原标准的气缸盖,则压缩比就发生了变化。由于目前汽车发动机的设计、生产愈来愈多地采用提高压缩比的办法,来达到增大有效功率、扭矩、甚至提高转速的目的。这种提高压缩比的措施,显然受到燃油品质和自燃点的制约,所以汽油机的压缩比总保持在6~9范围内。现今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传统汽油机的节油性能,汽车制造商开发了各种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如可变气门、稀薄燃烧、汽油缸内直喷、可变压缩比等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对于汽油机,通过缩小排量转移发动机部分负荷时工况点可以实现巨大节能效果。然而,缩小排量也意味着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为提升缩小排量后的发动机动力性往往采  相似文献   

9.
逸锋 《汽车与配件》2008,(14):24-26
由汽油机与柴油机"联姻"产生的Diesotto发动机技术涵盖了可控点火系统、汽油直接喷射和可变压缩比等众多的先进技术,其中可控点火系统体现了Diesotto发动机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对于良好的油耗特性和柴油机的成功来说,增压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将来,通过增压缩小排量的策略将共同决定轿车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进一步开发。在汽油机中,为了充分发挥缩小排量的潜力,将根据工况采用不同的压缩比。德国FEV发动机技术公司为此推出了一辆示范车:设计、制造并在发动机试验台上试验了一台带曲轴偏心支承的高增压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机,并将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雷曼冲击"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虽然造成汽车市场一时性的低迷,但随着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的迅速成长,以及北美市场的复苏,全球汽车销售总量在近几年已连创新高。车用汽油机技术的研发重点以降低燃油耗为主,应用缸内直喷、基于冷却废气再循环的高压缩比,以及涡轮增压等技术的新型汽油机纷纷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受温室效应气体对策及燃油价格的影响,车用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也已受到重视。除发动机技术和排气后处理技术外,相应的控制技术显得更为重要。此外,天然气、二甲醚等代用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在各自领域都有了一定进展,预计随着其实用化进程的推进,必将对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以2013年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新型发动机及发表的研究成果为例,介绍车用发动机的市场发展趋势及技术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阐述了在发动机上以电磁、电液、电气或其他方式驱动气门 ,实现无凸轮轴气门驱动 ,可以灵活改变气门正时 ,简化发动机结构 ,能有选择地闭缸 ,灵活改变发动机有效压缩比以适应多种燃料要求 ,使发动机获得比采用一般可变气门驱动更多的好处。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主要问题是响应速度不够高、气门落座冲击、能耗过高以及驱动系统复杂昂贵。目前无凸轮轴气门驱动还未达到大规模实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萨伯公司是开发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先锋之一,并且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可变压缩比的想法。借助于SVC概念,萨伯公司现在已经将它的理想转变成了现实。在今天技术要求的背景下,人们决定在一台1.6L五缸试验发动机上采用压缩机作为增压器,实现可变压缩比概念。本文介绍这台试验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和性能。 可变压缩比(SVC:Saab Variable Compression)是在汽油机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安475Q混合动力发动机的仿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长安475Q混合动力发动机开发要求,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汽油机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外特性数据的对比,用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然后基于Atkinson循环的原理,利用该模型优化了压缩比和配气相位.据此,对原汽油机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台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发动机能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对发动机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款2.0 L自然吸气缸内直喷汽油机,通过调整配气相位,试验研究了有效压缩比和外部EGR对发动机燃油消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压缩比对燃油消耗率影响显著,降低有效压缩比,能够抑制爆震,改善燃油消耗.试验所选工况范围内,低有效压缩比相对高有效压缩比方案燃油消耗率降低2.7%,热效率提升1个百分点,但低有效压缩比情况下,由于进气持续时间过长,活塞达到下止点后缸内工质的推出量过大,对整体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引入外部EGR可改善燃烧过程,燃烧重心有所提前,EGR率达到21%时,燃油消耗率降低约6.8%.EGR率过大会导致燃烧放热过程变缓,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显著延长,同时过高的EGR温度会加剧爆震,导致燃油消耗率恶化.  相似文献   

16.
<正>丰田汽车公司开发了应用阿特金森循环的非混合动力ESTEC发动机。具有高压缩比的阿特金森循环是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提高热效率的常用技术。采用高压缩比的缺点是发动机的扭矩会降低,在混合动力车中,电动机转矩补偿了发动机扭矩的降低。然而,低负荷区的热效率对传统发动机来说更加重要。新型1.3LESTEC直列4缸汽油机(1NR-FKE)具有优异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其输出功率达到73kW,具有高达38%的热效率,与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水平相当。此外,在低  相似文献   

17.
汽油机满足第3阶段排放法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汽油机为满足我国第3阶段排放法规而进行的本体优化,主要介绍了配气相位和压缩比的优化及优化后发动机排放的减少,重点分析了优化方案对发动机在整车排放测试循环中冷起动前40 s的排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增压技术和缩小排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发动机在城市行驶工况中因负荷率太低而使其燃油经济性极差。于是,如何通过转移发动机工况点以求降低发动机的比油耗,成了世界汽车行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大功率汽油轿车,在不放弃汽车动力性的前提下,通过增压来缩小排量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增压技术在国外轿车汽油机上的应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增压技术和缩小排量策略》一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众所周知,增压技术用于柴油机首先是为了提高升功率,同时也为了解决碳烟和碳氢化合物排放的问题。但是,汽油机增压至今尚属罕见。其原因之一就是增压会给汽油机带来更大的爆震倾向。在少数采用了增压技术的汽油机中,它们的爆震控制比自然吸气式汽油机中更加复杂,而且单单依靠调低增压压力和推迟点火往往还不能完全控制住爆震,以致人们不得不适当降低增压汽油机的压缩比。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思路带到了可变压缩比电子控制。这是国外目前汽油机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刊接下来将介绍国外的可变压缩比电子控制技术。 在柴油机中已广泛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汽油机中遇到了新问题。首先是涡轮增压器本身固有的低速响应特性比较差的问题,在汽油机中更为突出,因为汽油机采用量调节,它的废气流量跨度范围太大,低速、低负荷时废气流量太低。其次,在汽油机暖机阶段中需要利用废气的热量加热三效催化转化器,而废气涡轮增压器正是从废气中吸取热量的装置,因此对暖机排放控制会产生不利影响。本刊将专门介绍采用涡轮增压器的汽油机如何满足ULEV的排放要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室对比研究和实际车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天然气发动机机油,其百公里机油消耗量具有较大的差异;同一品牌机油,不同的驾驶员百公里机油消耗量差异也很大。天然气发动机因其压缩比相对汽油机高、燃烧温度高,因此对机油的要求较高,普通汽、柴机油并不能够满足天然气发动机的使用要求。但是,由于天然气发动机机  相似文献   

20.
润滑油是集基础油、添加剂、配方开发研究、测试技术、调合生产工艺和产品应用等于一身的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技术产品。应根据发动机的结构特性、运转状况、气候条件和道路状况等,选用不同质量等级和不同粘度等级的汽油机润滑油。发动机状况主要是指汽油机的压缩比,以及曲轴箱是否装有正压通风装置,是否有废气再循环装置和尾气催化转化器等。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