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35 kV环网电缆敷设工程特点,对电缆敷设前的定长预制、贯通区间电缆敷设、未贯通区间电缆敷设、障碍区段电缆敷设、电缆沟及管道内电缆敷设等多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敷设电缆的固定、接头预留、标示方案进行了创新研究,为快速完成城市轨道交通35 kV环网电缆敷设工程提供了可靠保障。目前,方案已投入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地铁信号设备室内电缆敷设有静电地板下敷设和天花内吊顶敷设两种。从运营维护和系统设计角度,对信号设备室内电缆的敷设方式进行分析,列举了室内信号电缆采用静电地板下敷设存在的问题。结合运营维护、电缆检修及故障检测,提出更适合信号设备室内电缆的敷设方式为天花内吊顶敷设。  相似文献   

3.
从铁路信号电缆敷设、电缆施工方面探讨电缆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出积极采用电缆管道式敷设技术和电缆全程线间在线实时监测监控技术,准确快速查找电缆混断线位置,进一步探索运用电缆中断故障抢修快速可靠接续技术。  相似文献   

4.
姜攀 《铁道建筑技术》2024,(2):28-31+14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大多设于地下,有限空间内施工电缆数量多、接口复杂,专业施工容错率低、返工成本大,需要对电缆敷设进行专项优化设计,达到一次成优、节省成本的目的。本文依托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项目,研究电缆自动寻址技术,分析变电设施精准布置、冲突规避、线缆路径规划等流程,明确了线缆分层排布原则,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电缆自动寻址模拟敷设方案,并实现对电缆交叉、弯曲半径、占积率、电缆预留等的自动控制,可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变电所施工管控效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管道中敷设全塑电缆的几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铁路客运专线牵引所亭内传统的电缆沟引入盘柜模式已被电缆夹层取代,合理利用电缆夹层内的空间布局对电缆施工、运营维护至关重要。近年来所采用的电缆夹层多为分层式桥架结构的电缆支架,杭甬客运专线综合分析传统桥架在电缆敷设及夹层空间利用上存在的诸多弊端,将其传统桥架的分层式结构优化为分离式构架,即把二次电缆与中压电缆从空间上分离布局,其低压电缆采用棚顶吊架引入,中压电缆则采用"丰"字型钢型桥架地面安装敷设,从而避免了电缆交叉,并且施工便利,安全可靠,布局也更加科学合理、美观。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改造工程由于线路复杂、干扰因素较多,漏缆敷设存在较大的难度,为此研究轨道交通改造工程多种场景下的漏缆敷设方案。阐述漏缆敷设一般要求及其敷设范围,分别对隧道段、地面段、高架段以及车站段的敷设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各场景下的敷设方式、敷设高度以及敷设剖面图,对关键技术指标和相邻小区干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铁路信号电缆是传输铁路信号的重要通道,铁路信号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500V或直流1000V及以下固定敷设的塑料护套、铝护套、综合护套型式的电缆。自1984年10月铁道部成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信信号检验站以来,至今已有18年历史,18年  相似文献   

9.
阐述电力电缆产生故障的四个主要原因,根据电气化铁路27.5kv专用电缆的使用特点,对规范电气化铁路27.5kv专用电缆的敷设方法、金属保护层的接地方式和电缆头的制作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27.5kV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铁路建设中,接触网系统出所馈线采用单芯电缆。根据高速铁路接触网电流大的特点,同时考虑电气化铁道沿线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势进行计算,对不同的电缆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比选,得出结论:单芯电缆敷设长度小于1km时,采取一端直接接地、一端保护接地方式;长度为1~2km时,采取电缆中间接地、两端保护接地方式;长度大于2km时,采用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35kV环网电缆通常采用单芯电缆,本文将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对35kV单芯电缆金属护层接地方式从感应电压、环流等方面进行计算对比,以确定满足工程要求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高速铁路馈线电缆运行时,其线芯会有交变电流通过,并在馈线电缆金属护层产生感应电动势,当感应电动势过大时,会危及人身安全,降低电缆的绝缘性能,甚至于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为研究该电动势的影响因素和接地方式的影响规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电缆模型及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电缆在单端接地、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的护层感应电压及接地电流。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馈线电缆在敷设长度小于1.1 km时,宜采取单端接地方式;长度为1.1~1.9 km时,宜采取中间直接接地方式;长度大于1.9 km时,宜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为工程中电缆护层的接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压电力电缆的敷设首先应进行合理的布局,根据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方案,选择电缆时不仅要考虑电缆性能、技术指标,而且还应考虑经济性。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以保障电缆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对35kV单芯电缆金属护层接地不同方式的感应电压、环流等进行计算对比,用以确定满足工程要求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5.
桥架定型弯通是整个电缆桥架系统中为电缆规范敷设提供通道的薄弱环节,规范对电缆弯曲半径有明确要求。本文基于相关规范依据,结合桥架定型弯通中最典型的水平定型弯通和垂直定型弯通,研究各种电缆敷设情况下桥架定型弯通的相关参数和电缆合规敷设之间的影响关系,利用迭代分析法建立了能计算出满足合规敷设的桥架定型弯通最小弯曲宽度值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计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高速铁路馈线电缆的护层感应电压及其敷设工程的造价,利用PSCAD仿真软件建立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模型和电缆等效模型,研究高速铁路单芯馈线电缆适用的敷设方式及适宜的敷设间距。结果表明:T线与F线共同敷设比分开敷设更有利于降低电缆的护层感应电压和敷设工程造价;在T线与F线共同敷设时,采用TFTF交叉平行敷设、TFTFT交叉平行敷设和TFTFTF交叉平行敷设等方式,又比工程中常用的TTFF平行敷设、TTTFF平行敷设和TTTFFF平行敷设方式更有利于降低护层感应电压和敷设工程造价;在共同敷设2根电缆的情况下,当线芯电流的相位差为0°~110°时,两电缆间的护层感应电压为相互增强,因此需适当增大两电缆间的敷设间距,以降低护层感应电压,而当电流相位差为120°~180°时,由于两电缆间的护层感应电压为相互减弱,故又需适当减小两电缆的敷设间距,以降低护层感应电压,并给出了敷设间距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10kV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石太客运专线建设中,10 kV电力贯通线大部分采用高压单芯电缆.考虑到电气化铁路沿线不同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相回路、三相回路的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研究,并根据GB 50217-2007的要求,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和比选不同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提出电缆敷设方式和金属护套接地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三相电力贯通线单芯电缆宜采用正三角形布置,计算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时,接触网电流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对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电缆金属护套不宜两端直接接地;电缆长度小于2 km时,采取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为2~4 km时,采取电缆中间接地、两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大于4 km时,采取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8.
某地铁运行约一年时发现高架桥上敷设的33kV电缆护套多处开裂,而护套开裂一年以后,其开裂增长速率逐渐减少。本文针对该问题,从电缆现场的防护措施、电缆护套材料选择、电缆生产环节控制、电缆技术要求等方面,对护套开裂相关影响因素分别作了分析,并对电缆护套开裂问题的处理与预防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馈线电缆屏蔽层和铠装层的不同接地方式,利用CDEGS仿真软件仿真了电缆线芯电流大小、电缆长度、电缆间距、电缆铠装层厚度以及电缆双端接地等因素对护层环流大小的影响,找出了护层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减小护层环流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北京地铁13号线自开通运营以来低压及弱电明敷电缆屡遭盗窃的情况,在对不同防护方式及防护设备等进行分析比较后,推荐采用新型PASC0N电缆槽的防护方案,并确定详细的防盗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