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明确把海洋经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更是把海洋经济建设和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制造业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工程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一大背景下,经商务部批复同意,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牵头与美国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英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日,2019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第六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行业内的企业代表、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聚焦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探索我国潜水打捞行业助推海洋发展战略的新路径。被称为水下"钢铁侠"的常压潜水系统(ADS)、水下钢结构海生物清理机器人等新型装备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展览会中,海上科技装备、海洋信  相似文献   

3.
新书讯     
《航海技术》2015,(2):16
<正>书名:第八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论文集作者: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出版单位: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定价:$88.00订购电话:021-38284910本文集设救助、打捞、海工和潜水等4个栏目,注重目前行业内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无论是选题还是科研成果,都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和体现当前救捞行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论文题材新颖、论点精湛,充分展现救捞科技工作者的锐意创新、勇攀科技高峰、顽强拼搏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4.
正9月19日,以"新时代,新理念,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外救捞行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就重大海难事故应急救援、救助打捞新技术研发、相关设备的应用和海洋工程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当前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通航环境更加复杂,海域污染压力陡增,应  相似文献   

5.
《航海教育研究》2011,(1):63-63
全面梳理和总结中国救捞60年发展宝贵经验的《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技术基础》等8本救捞专业教材已编写完成,并即将出版。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宋家慧在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教材编委会上表示,这套教材还将改编成救捞系统广大员工的岗位培训教科书,以提高救捞队  相似文献   

6.
7月3日,交通运输部救捞局与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建造国内第一艘深潜设备配置最先进、潜水工作深度最深的潜水工作支持母船的合同。这是一艘按照《国家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由交通运输部立项建造的多功能潜水作业支持船,用于海上大深度潜水和抢险打捞、海洋工程作业。  相似文献   

7.
《航海》2018,(4)
正同期活动: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第四届亚太区域发展会议由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救捞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并成为国内外救捞同仁对话与交流的平台。第十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暨展览会定于2018年9月19日-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新时代·新理念·构建海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会将邀请中外专家介绍救捞潜水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组织救捞专家  相似文献   

8.
《航海技术》2006,(5):F0004-F0004
交通部烟台打捞局成立于1974年,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救捞和海洋工程公司之一,主要担负着中国北部海域、港口航道的非人命救助,沉船沉物及遇险航空器打捞,海上溢油清除等职责。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随着笔者所在单位3 000 t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浮吊船、300 m饱和潜水DP母船和700 t大型打捞工程支持动力船的投入使用,加上4 500 t DP浮吊船、500 m饱和潜水DP母船的投入建造,其他打捞单位的船舶DP改造、5 000 t DP浮吊铺管船的即将投入使用,以及救助局的大批大功率DP拖船的投入使用,DP逐渐成为救捞系统船舶管理的主流。救捞系统的大部分船舶建造于20世纪八九十  相似文献   

10.
“南海1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省台山上下川岛外海域进行沉船调查施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一条满载中国宋朝时期瓷器的沉船,该船就是以后被正式命名为“南海1号”的古沉船。2001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救捞局的协助下,对“南海1号”进行了进一步的探察,基本确定了沉船的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救助与打捞体制分开,打捞业务从原上海救捞局分离出来,成立实行企业管理的上海打捞局,打捞作业需要之外的部分港作船只能转向服务于海洋工程和石油开采的对外经营。例如某近海港作救助拖轮,429总吨,长36.10m,宽10.00m,型深4.80m.平均吃水3.50m.主机功率2942kW,体积小,吃水浅,马力大,操纵灵活.常年在曹妃甸外海域(离天津港一百多公里)为美国科麦其石油公司钻井平台服务,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12.
深潜水工作母船是一艘具有电力推进、动力定位、能为海洋救助打捞工程及海洋工程作业提供多种深潜水作业支持服务的特种工程船舶.该文简要介绍了该船基本概况,介绍了在300m饱和潜水、常规空气潜水、ROV遥控探测、大吨位海上起重等主要作业功能,二级动力定位、四点锚泊定位、船舶减摇、防倾调载、直升机起降平台与安全保障等安全保障功能方面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航通潜水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18日,注册资本12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我公司为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及常务理事单位,具备中国潜水作业三级资质,海上打捞三级资质,并通过国家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航通潜水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18日,注册资本12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我公司为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及常务理事单位,具备中国潜水作业三级资质,海上打捞三级资质并通过国家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14,(2):4-9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三个方向。2014年1月9~25日,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团队在中国南海奏响了胜利的凯歌。6名饱和潜水勇士成功下潜300米深海进行作业,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并把五星红旗插入海底,创造了我国饱和潜水作业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深潜水技术作业能力跨入国际先进行列。1月25日,在深海作业、生活380个小时后,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李洪健等6名潜水员,精神抖擞地跨出了饱和潜水系统的甲板居住舱。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满怀喜悦,在我国首艘饱和潜水支持母船“深潜”号上,代表中国救捞人自豪地宣布:“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发生在山东烟台附近海面的“11.24”特大海难事故,震惊全国。国务院、交通部打捞“大舜”轮任务交给救捞系统,这项任务困难多,要求高,责任重、影响大。交通部救捞总局组织上海,烟台救捞局(上海救捞为主)实施打捞工程,施工船舶于今后4月10日进场,用39个有效工作日,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将“大舜”轮整体打捞出水。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09,31(4)
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展"和"2009中国国际造船工业装备和船舶设计建造技术展"于7月23-25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展厅举行,来自美、英、德,意,日、挪,法、新等国和中围的1 20多家厂商参展,集中展出海底工程、海洋平台设计建造、水下机器人潜水装备、海工辅助船、海上钻采系统,造船和海工装备用起重、运输和定位装置、切割焊等主体装备和辅助装备、各类专用工具、检测控制装备、清洗和喷涂装备、重防腐涂料等当代海洋工程和造船用先进技术和装备.  相似文献   

18.
段宇  尹力  殷其建 《航海》2012,(1):79-81
美国海军海洋工程主管及潜水救捞监督部(SUPSALV)是美国海军遂行救助任务的主要机构,与其他海军部队相比,其运作模式带有比较浓重的"商业"气息。本文通过研究SUPSALV的组成、发展、任务和运作方式,分析了近几年来SUPSALV遂行防救任务的案例,提出了SUPSALV运作方式对我国海军防救部队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事》2014,(9):42-42
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DREWRY)、《中国远洋航务》杂志和美国商务日报(JOC)联合主办,中国船东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和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荣誉主办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将于11月5-7日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庆召开。  相似文献   

20.
饱和潜水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饱和潜水的概念、系统构成和组织机构。结合饱和潜水在南海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阐述了饱和潜水施工过程和特点,表明了饱和潜水技术在中国海洋工程中应用的广阔前景。最后结合饱和潜水与ROV在海洋工程中的配合使用,将饱和潜水技术与ROV技术做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