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航运业经过50多年的努力奋斗,无论在船队规模,还是市场综合服务竞争能力都赢得了相当的国际地位。但随着世界政经、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际航运业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航运业必将面临新的、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摆在各船公司面前迫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其营销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班轮运输市场竞争加剧,运价水平下滑,不少班轮公司的盈利状况出现危机,单纯依靠降价增强企业竞争力使航运企业愈来愈力不从心.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爆发,境外班轮公司在远东和东南亚业务受损,从而加大了在我国集装箱市场上的竞争力度,并积极构筑中国内陆多式联运网络,使国内航运企业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3.
国有大中型航运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想周秀贞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微观基础,也是各大中型航运企业在改革中面临的课题。本文拟就国有大中型航运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构想,请读者指正。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步伐临近,海运市场将进一步放开,海运业贸易壁垒将逐步撤除。如何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将企业的管理尽快同国际接轨,全面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是摆在国有航运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周钺 《集装箱化》2012,23(3):16-19
近来,受美国经济不景气和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国际贸易举步为艰,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的航运企业也深受打击。航运企业(尤其是从事远洋集装箱运输的航运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6.
三、日本新海运战略的内涵本质 应该指出,上述日本航运企业国际联营化所展示的三大特征,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战略内涵: (一)这一海运新战略,可适应日本航运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日本政府日益倾向于自由主义的海运政策调控下,日本航运企业已不能指望恢复到以往“计划造船”时代去享受政府财政提供种种优惠。尽管日本政府推出了以“国际船舶制度”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及我国航运公司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娜  王友顺 《世界海运》2001,24(3):28-29
介绍了近几年国际集装箱班轮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所呈现的趋势;然后分析了我国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在国际海运市场竞争中的优劣;最后为我国航运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尽快提高航运代理企业的科学技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的日趋开放和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航运代理企业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国际航行船舶代理企业已近两百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更是遍地开花。已逾千家。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商海中迎风弄潮,航运代理企业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含量。 航运代理企业不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无需大量的同定资产投入。因此,一般规模的企业,甚至个人集资都能够成立航运代理企业,这就使潜在的竞争者数量呈现  相似文献   

9.
黄舫生 《中国水运》2006,4(5):40-41
我国加入WTO后,航运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陆续与世界部分国家签署双边海运协定,一批国际知名航运企业相继在我国设立了代表处或组建中外合资航运企业,从事我国进出口国际海运或代理业务,这给国内航运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从我国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水运市场来看,由于船队规模偏小、船舶设备及船龄老化较严重、船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偏低,液化气船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国内航运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国内航运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上档次,但同时也会给部分航运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崔连德 《中国船检》2004,(12):30-33
2004年10月15日,由国际著名航运出版商MarineMoney International主办的“中国第二届国际船舶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机构的代表发表了关于中国因素对世界航运市场影响的演讲。题目及小标题为译者所加,原文有删节。  相似文献   

11.
中外航运业税收制度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运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我国外贸货物90%以上由海运完成。当今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国家航运综合实力已与国家利益、经济运行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健全航运税收体制是提升我国航运业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航运业税制,保证国家对海运船队的控制能力,给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促进国家航运综合实力发展,保证经济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陆威 《水运管理》2002,(12):31-32
在经历了航运市场2000年的高峰之后,自2001年起,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航运市场的运力大幅度增加,运价一路单边下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出了许多业内人士的估计,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立即进入了“冬季”。进入2002年,整个航运市场面临的经营环境仍然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渐渐加强,全球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广度与强度同时增强,类型也变得多种多样。世界航运产业也在不断的竞争中而蓬勃的发展,而这其中中国的航运业发展最为迅速,上海、香港、大连等地区都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基础的航运基地,而江苏航运产业由于南北不均衡、海运和河运仍然存在明显不足等原因,发展一直落后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等背景之下,为提高江苏航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江苏航运在打牢硬实力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好软实力的建设。本文首先总结了软实力和航运软实力的基本概念,从而提出江苏航运软实力的概念,然后构建了江苏航运软实力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策略和措施,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中国的航运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诸多风雨。今天,中国的航运企业已跻身于世界航运强国之林,船舶数量、总吨位居世界前列,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航运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参与中国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外国航运企业的介入,给国内的航运企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中国航运市场注入了新的服务和经营理念,激励了国内航运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当前的国内航运市场中,对于每一家航运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最贴切的形容。 一、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1.国外航运企…  相似文献   

15.
报告之一分析了我国航海人才现状及航海教育发展现状 ,指出了我国航海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及世界航运市场竞争需求仍不相适应。为了使我国航海教育适应航运事业和航海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有必要对未来 15年的航海人才质量和需求量做出分析和预测 ,为制订航海教育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进行的航海类专门人才需求量的预测 ,是在对我国航运企业典型单位航海类专门人才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的部分指标 ,以国有大型航运企业为基点 ,预测交通系统 2 0 15年航海类专门人才———技术干…  相似文献   

16.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5,(11):14-18
近几年,“中国因素”不仅成为了世界航运发展新动力,同时也成为世界航运信息交流的主阵地。11月1日,第二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在上海召开。是日,包括中国交通部长张春贤、美国海运总署代理署长John Jamian、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长Alberto Aleman Zubieta等在内的政府官员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先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全球航运及相关行业代表600余人齐聚上海,以海为途,论道海运。其中,有不少代表就国际造船航运走势以及中国因素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让与会者享受了一次航运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17.
杨楠 《珠江水运》2012,(2):55-55
“为了真正融入WTO,中国必须扩大市场竞争规则的比例,否则人家就不承认你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所以中国航运经纪入前途是光明的。”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特别看好中国船舶经纪人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检》2014,(11):1-1
10月30~31日,2014年造船、船检、航运国际三方会议(简称“三方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学会、中国船东协会共同主办,中国船级社(CCS)承办。来自国际航运公会、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波罗的海航运公会、国际船级社协会、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以及欧洲、日本、韩国、中国航运和造船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7月下旬.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了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经营资格.成为在CEPA框架下首个获准经营国际船代业务的香港航运企业。  相似文献   

20.
顾元通 《集装箱化》1998,(12):20-22
90年代以来世界经贸的持续发展.对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需求不断增长。然而,过去几年中出现了集装箱船订造高峰.使船队规模迅速增长,导致集装箱航运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供大于求,世界集装箱航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价持续下跌。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对集装箱航运市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