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随着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心脏泵功能研究的进展,人们认识到心泵储备功能指标在评定心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容量负荷是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常用的确定心泵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但在临床上,不可能通过过度增加回心血量来获得心输出量峰值(即反映心脏最大舒张储备功能的指标),故一般采用有限量的液体(100~2000ml)输入来改变心脏前负荷,根据心输出量的变化值来了解心泵储备功能。然而,该指标能否可靠地反映最大的舒张储备能力,以及与其他心脏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关系如何,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阻抗血流图包含着许多有关心脏机械活动的信息,对其研究及应用由测心输出量发展到从该图测取多种心功能指标,并进而探讨不同条件下心功能改变,及各种心脏病时的波形特征。虽然本法在理论上还有许多地方尚未阐明,然而实践证明该图可提供心脏作功、心肌收缩性等多项心功能参数。其图形稳定,方法简便,指标可靠,是一种有前途的无创性心功能检查法。今后若能进一步阐明其理论基础,并更广泛地探索其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与反映心脏电活动的心电图结合起来,人们就可以用非侵入性方法获得更多的心脏电—机械活动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妊娠大于18周、有高危倾向的孕妇及会诊病例共193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观察心脏大小、结构、大血管的位置、走行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瓣口及间隔、大血管内血流情况。结果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9例。其中单心室、单心房并共同动脉干1例;单心室1例;右室双出口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左心发育不良2例;三尖瓣闭锁2例;法乐四联征3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6例。合并心外畸形2例,其中内脏膨出并重度脑积水1例、脊柱裂1例。漏诊Ⅱ型房间隔缺损2例。显示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主要、无创性诊断技术,对围产期临床正确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多发性大动脉炎(简称大动脉炎)l的心脏病变32例,占本组大动脉炎的29%(32/110例)。其中继发于大动脉炎的肺血管病变者占6.3%、冠状动脉病变者3.1%、升主动脉病变者12.5%、高血压者40.6%,心肌受累者31.3%,心瓣膜受累者6.3%。可见大动脉炎的心脏病变并非少见,但因尚未引起普遍重视而引起漏诊误诊者较多,提醒同道们注意。本文对其诊断标准、心脏受累的机理以及早期诊断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透明和解剖剥离等方法观察了130例大白鼠心脏的冠状动脉。鼠心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前降支始段与伴行静脉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制心肌梗塞模型时,结扎左冠状动脉可在动脉园锥与左心耳之间进行。左室支粗大,是前降支(或旋支)的直接延续,分支分布到左室前、后壁的大部分。鼠心有独立的空间隔动脉(56.2%起于右冠状动脉,43.8%起于左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的大部分。24.6%的鼠心有上间隔动脉(起于右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之上部。后降支的出现率为17.7%。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以均衡型居多(72.3%),右优势型次之(24.6),左优势型最少(3.1%)。以上结果与狗、兔、猫等动物及人的资料作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6.
中耳炎“三段论”分类法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并提出新的、更科学和更实用的“三段论”中耳炎分类法。方法 复习当代国内外现行的中耳炎分类法 ,分析研究其主要特点和缺陷 ;研究近年与中耳炎分类相关的病理研究新进展 ,提出新的分类法并应用于临床诊治。结果 国内外现行的中耳炎分类法均以临床外显性征象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 ,这些征象不能很好地反映中耳腔关键区域重要解剖结构的病变现状和功能受损程度。新提出的“三段论”中耳炎分类法 ,经 1160例中耳炎临床试用 ,其诊断准确率达 82 .4%~ 98.4%。结论 “三段论”中耳炎分类法以当今病理研究成就为科学依据 ,简单实用 ,对中耳炎临床诊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400例老年心脏病人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并与老年前期心脏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老年心脏病人不仅各种心电异常的发生率高,而且以无症状性和症状本典型性多见。常规心电图却难以发现,因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生严重后果.可见DCG监测用于老年心脏病心电异常的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50例正常胎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各种参数全面、系统地观测分析,评价正常胎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表明:胎儿时期,胎儿肺循环处于高阻力状态,肺动脉平均压高于主动脉,肺循环阻力高于体循环阻力;胎儿心室舒张顺应性低下,心房的收缩对胎儿心脏维持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胎儿时期心脏不仅存在着结构上的右心优势而且存在着功能上的右心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4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观察吸入10mg/LNO后肺动脉压力及心输出量等的改变,结果表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吸入低浓度NO气后,平均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均较基础状态明显降低(P<0.05),心输出量则较前增高。提示吸入10mg/LNO可明显降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输出量。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松弛素家族的成员、受体及其相关信号通路,重点回顾松弛素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其抗纤维化作用。心脏和血管是松弛素的靶器官。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松驰素在心脏病中表达上调,对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肥大具有调节作用;松弛素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能参与心肌修复和再生,逆转心脏纤维化。进一步的研究将着重于阐明松弛素作用的确切机制,并将动物模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血管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临床心脏病人比较常见,而且常常因反复发作的心力衰竭而影响劳动力和人民健康,在西医方面无根本办法治疗,党号召我们大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发掘祖国医学宝库,因此利用针刺治疗心脏病观察其效果,同时进一步探讨其有效穴位和作用机制是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将我们应用针刺治疗心脏  相似文献   

12.
左房粘液瘤是一种心脏的原发性良性肿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50%,国内外已报导的病例约有数百例,远非罕见病。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技术的进步,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丰富的鉴别诊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病的手术根治效果非常好,而且愈早愈好。本文根据部分日文资料,综述了本病以诊断和治疗为中心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于无损伤性诊断技术的进展、由于对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姑息或手术疗法以及对传导组织的通路和形态学方面研究的进展,近年来,人心房中隔的临床重要性表现得更为突出。以前的解剖学和胚胎学描述中,由于未顾及到这种临床意义,而都没有对发育成熟的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砖砌体砌筑施工"章节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详细阐述了本章节内容信息化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考核及教学反思等过程,运行常用的网络信息化工具解决教学各个过程中实际问题,探索并完善信息化模式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冠状动脉铸型和注射的方法,对60例人心脏心室的分段进行了研究。根据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供应范围以及自然缺血管缝即段间平面,能够把心脏分为左、右室半心,每室半心再各分为三段。右室半心包括右室前段、右缘段和后室间段;左室半心由前室间段、左缘段和左室后段组成。六个段间平面是前、后冠间平面,右前和右后、左前和左后段间平面。  相似文献   

16.
<正> 自Fossman和Cournand首先应用心脏血管插管技术(简称心导管术)以来,心导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包括重危病人和大手术中的血液动学力监护,心排血量测定和心胚功能监护的漂浮导管技术、左、右心导管术和心脏大血管造影术,希氏束电图、人工心脏起搏术和部分病人的输血补液等。为了减少创伤性和合并症,Seldinger和Sones先后研究和应用了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国内近几年也先后开展了这项技术,但由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时122例各型小儿克山病的心脏X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心脏X线改变的病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从各型克山病心脏大小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心脏扩大的程度对克山病的转归及其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国产无创性心脏起搏监护仪对34例患者进行了经胸壁心脏起搏,其中11例监测左、右心室压及主动脉和肺动脉压,23例抽取肺动脉血用Fick氏法测心排血量。各参数均与右室心内膜起搏对比,结果获得与心内膜起搏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效果。结果表明:无创性经胸壁心脏起搏确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临时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损伤与换瓣术后低心排血量的关系。方法 将 2 0例风湿性二尖瓣替换患者按术后有无严重低心排血量分为正常心排血量组 (n =1 4)和低心排血量组 (n =6) ,另 8例健康意外脑死亡者心肌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法测定术前右房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超微结构定位改变 ,同时测定术中再灌注 3~ 5min时全心肌氧摄取率 ,并定量分析上述指标变化与术后低心排血量的关系。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结构定位呈现不同程度的脱失改变。其中低心排血量组与正常心排血量组比较 ,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结构小部分脱失 (7 5%± 2 6%vs 4 9%± 1 6% )和大部分脱失(4 5%± 2 0 %vs 2 6%± 1 7% )比率均明显增高 ,且再灌注 3~ 5min时全心肌氧摄取率 [(2 .30± 0 50 )Vol%vs(3.42± 0 .60 )Vol% ]明显降低 (P均 <0 0 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结构定位脱失程度与换瓣术后低心排血量的发生密切相关 ,可能是参与术后低心排血量形成、发展的细胞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连续9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在心脏停跳期间右心房壁心肌酶(CPK、CPK-MBLDH)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清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晶体心脏停跳液、全身中度低温及局部深低温保护心肌可使心房得到满意的保护。心脏停跳前和复跳前心房酶的变化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本文还讨论了用心房酶作为反映心肌保护程度的指标的意义。认为心肌酶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心肌在心脏停跳期间的代谢活动,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