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亮 《铁道车辆》1998,36(7):9-12,30
引用多体动力学概念对高速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车体为弹性梁,转向架构架为刚体,一、二系弹簧阻尼串联、并联构成的车辆系统的车体弹性梁振型函数和频率方程表达式,建立了在外激励力作用下的车辆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可用于分析和修正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数值计算和试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概述高速铁路车辆的研究课题;介绍日、欧各国为使车辆轻量化,对车体和转向架结构、材料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洪坤 《铁道车辆》1996,34(8):28-31
介绍了出口顷甸集装箱凹底车和守车的主要结构特点,性能及参数、试验情况,该两种车均为米轨车,集装箱凹底车的车辆长度为14298mm,载重30t守车车辆长度为9580mm车辆最大宽度为2708mm,最大高度为3336mm。  相似文献   

4.
傅成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11):I0001-I0001
网络控制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核心技术,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一般由硬线控制,没有网络或者网络不参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5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扩编改造项目首列车辆在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这是首个由国内企业对进口直流地铁车辆动“手术”,实行批量交流改造和增能扩编的地铁车辆项目。扩编改造后,洋地铁车辆换上了更先进的国产交流牵引电机,编组由6节改编为8节,载客量达到了3280人,成为国内城市地铁运营的超大型优良运载工具,将极大地缓解上海世博会期间的运营压力。  相似文献   

6.
《铁道技术监督》1996,(3):43-44
为铁路运输实现安全、重载、高速把好质量关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车辆检验站“八五”期间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稳定、全面发展的五年,也是铁路建设和运输高速发展的五年。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车辆检验站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着...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车辆动力学分析程序NUCARS,建立了49个自由度的轮轨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模拟了车辆在曲线上运行过程中的侧磨规律,分析了采用Vogel侧磨指数和轮轨接触摩擦功作为钢轨侧磨指标时,不同曲线半径和过欠超高下侧磨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车辆运动仿真程序,就车辆技术参数、运行条件等对车辆横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导致车辆横移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抑制车辆横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正在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红外网络已初具规模,现代安全监测手段在防燃轴、防切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是检查发现列车运行中车辆热轴、防止热切轴的安全保障设施,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设备。因此红外设备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运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元法创建了铁道车辆振动分析模型,可以再现车辆在30Hz内的振动响应,为在车辆设计阶段确认和改进车辆乘坐舒适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日本铁道车辆技术规程中性能规定与法规放宽的关系,阐述了为确保铁道车辆安全新规定的车辆定检周期以及延长车辆定检周期的技术动向。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高速车辆逐步升级改造为700系、N700系、N700A系车辆,与车辆升级改造相对应的监测技术也获得了发展,能够从运行中的车辆上采集的数据大幅度增加。介绍了东海铁路客运公司在运用各种不同的车辆数据、构建车辆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扩展设备老化诊断技术平台的措施所取得的成效,也描述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的主要特点及性能,并根据车辆客流量确定了车辆客室侧门数量和门开度,对城轨车辆客室侧门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型意见和车辆国产化方案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国产化的主要技术难点。提出了国产化方案的实施原则。对有能力实际轨道交通车辆较化生产和总装的厂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推荐。并对如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国产化进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有效解决成都地铁车辆设备维保存在的问题,提升车辆设备的可靠度,成都地铁车辆专业需开展电客车零部件自主深度维修模式的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目前成都地铁车辆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车辆各关键子系统的故障情况。其次,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论述,建立了车辆专业深度维修的组织架构,讨论了深度维修的场所建设及设施搭建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与之相关的综合保障机制。最后,在阐述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概况的基础上,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实施零部件深度维修后,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大幅下降,解决了目前地铁车辆维保的问题,提升了车辆自主维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设计及维修理念仍相对落后,应结合车辆基地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对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提出切实的优化实施建议。方法: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存在的设施设备相对落后、车辆检修修程相对滞后、TOD(公交引导发展)一体化建设不同步等方面的问题。立足我国车辆基地建设经验,从车辆基地运营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和轨道交通新技术应用,针对车辆基地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节能、TOD一体化建设等关键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质量发展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建议。结果及结论:车辆基地设计应顶层布局、高点定位,逐步构建智能化车辆基地,提升车辆基地人性化水平,促进车辆基地的绿色、节能,推进车辆基地TOD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李家林  朱开明 《中国铁路》1999,(10):35-37,49
介绍了轨道负荷,车辆状态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它具有较长的连续测量区,高平顺的轨道平台结构和能对钢轨进行限位的板式垂直力传感器。该装置检测的项目较多,在较高行车速度时检测数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8.
姚洪德  裴祥林 《铁道车辆》1998,36(9):40-41,50
在介绍维也纳国际车辆试验站运行热工试验室主要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论述了车辆运行热工试验室在高速车辆研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我国建造车辆运行热工试验室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车辆在弹性轨道结构上的横向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研究了车辆在弹性轨道上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问题。考虑轨道结构振动的影响,计算得出了车辆的实际临界速度,并与采用传统的车辆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的临界速度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销售网钢轨扣件横向刚度和阻尼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货车车辆的实际结构,利用NUCARS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车辆模型,计算分析了车辆的临界速度,并重点分析了线路几种主要不平顺对车辆脱轨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