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和圆端形截面三种不同截面形式的铁路桥墩,采用ANSYS软件对其建立了滞回分析模型,并对这三种截面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截面形式下桥墩的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三种截面形式的桥墩,圆端形截面桥墩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最大,表现出较好的延性性能;桥墩最终破坏时,圆端形截面桥墩的刚度退化速率最慢,累积耗能最大.在轴压比、剪跨比、配筋率和配箍率均相同情况下,圆端形截面桥墩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刚度退化速率最慢、累积耗能最多,建议在地震区采用圆端形截面桥墩.  相似文献   

2.
合理布置桥区航道对于船舶在桥区的安全航行非常重要.桥墩的紊流范围是布置桥区航道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文中分析了顺直航道圆形桥墩紊流范围的相关主控因素.通过设置主控因素的序列数据,数值模拟计算并经回归分析,得出了顺直航道圆形桥墩最大紊流范围的经验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最大紊流范围与水面流速和桥墩直径密切相关,且流速和桥墩直径越大,桥墩紊流最大范围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实体矩形桥墩盖梁进行仿真实体建模,通过对盖梁实体空间模型的计算,得出盖梁在各施工阶段及成桥运营阶段等不同工况下应力数值结果及分布,确定盖梁结构的应力集中区域,在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非线性裂缝分析,确定盖梁应力集中区域裂缝极限状态荷载值。  相似文献   

4.
圆形截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对圆形截面的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做了理论计算,建立了荷载偏心对承载力影响的折减系数计算方法,为简化计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概率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蒙特卡罗技术,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蒙特卡罗法的钢筋混凝土截面能力概率分析方法.以桥墩的截面尺寸、箍筋间距、钢筋屈服强度、钢筋的弹性模量、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混凝土弹性模量作为随机变量.每个变量取7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组合成49个工况进行截面能力分析,并以此作为样本建立神经网络.应用蒙特卡罗法产生大量随机参数,并输入到网络进行仿真,再对仿真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得到相应的截面能力概率特性.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能力概率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内置肋板补强圆形钢桥墩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ARC有限元程序,对内部加肋补强的圆形桥墩柱7个试件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得到了在一定垂直荷载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关系曲线,考察了钢管径厚比和桥墩柱长细比对内部加肋补强圆形钢桥墩的极限承载能力、延性和能量吸收等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FRP约束RC空心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5个未约束和FRP约束矩形空心墩,并进行了恒轴压、水平单向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试验墩的滞回曲线、水平力和延性、总耗能和耗散系数。结果表明:FRP约束矩形空心墩的塑性铰区,可提高其抗侧刚度、改善其耗能能力和延性、提高其变形能力,且空心墩的抗震滞回耗能能力较稳定,但是,对水平力的影响较小。此外,耗散系数与总耗能的变化趋势不同,因此,评价RC空心墩耗能能力时,应综合考虑总耗能和耗散系数。  相似文献   

8.
矩形截面薄壁梁轴向耐撞性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汽车矩形截面纵梁前部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响应表面法模拟技术,研究矩形截面薄壁梁在轴向冲击载荷下横截面的边长比λ和壁厚t对其吸能特性的影响,对矩形截面薄壁梁进行了结构优化.结果显示:当边长比在0.41附近,壁厚较小时,结构吸收的塑性变形能最大,具有较好的耐撞性能,并得到2个优化结构.对2个优化结构的变形历程进行比较发现,当λ=0.47,t=1.67时,结构具有更好的耐撞性能.  相似文献   

9.
侧向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圆形桥墩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抗裂性能材料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γ的计算方法和取值;考虑混凝土截面开裂时截面高度对其塑化系数α影响,根据圆形截面上力和力矩的平衡原理,推导了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在横向静载作用下的压弯模型开裂荷载计算公式;基于撞击荷载作用下材料动态本构关系,提出桥墩动态抗裂性能分析模型与开裂荷载计算方法;通过钢筋混凝土圆形桥墩模型的侧向静载及撞击试验对该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并讨论了轴向力对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抗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吴能  张淑坤  李平  姚航 《北方交通》2007,(5):127-129
运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对双柱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以上海人工波SHWN3水平输入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ADINA用于抗震模拟完全可行,桥墩抗震设计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运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OpenSees软件,采用纤维梁柱单元建立圆柱式节段桥墩模型,进行拟静力加载过程分析,研究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和使用耗能钢筋及钢套管加固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束均匀布置在四周比布置在中心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在墩底增设钢套管时,对节段桥墩抗震性能的提高帮助不大;钢套管厚度的变化对桥墩拟静力性能影响不大;在墩底设置耗能钢筋能改善桥墩的抗震性能,耗能钢筋长度以穿过塑性铰区为宜;随着耗能钢筋配筋率的增加,空心节段桥墩强度退化加快,延性能力减弱;对耗能钢筋配筋率较高而耗能能力不好的节段桥墩,可通过降低耗能钢筋屈服强度有效延缓其强度退化,提高延性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及评价不同应力吸收层的综合性能,为选择性能最优的应力吸收层提供理论依据,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应力吸收层的基础上,选取5种典型的应力吸收层进行系统试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橡胶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土工格栅、聚酯玻纤布及Strata应力吸收层,对它们分别进行拉拔试验、剪切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及疲劳试验,通过拉拔强度、抗剪强度、断裂能及疲劳寿命等指标评价它们的黏结性能、抗剪性能、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最后综合力学性能、施工工艺及成本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方面,Strata应力吸收层最优,乳化沥青下封层最差;施工工艺及造价方面,乳化沥青下封层最优,Strata应力吸收层最差;综合对比来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冲型近场地震动的高能量输入,有必要发展以能量为指标的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在给出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输入总能量和滞回耗能需求、结构耗能能力以及总能量沿各节点分布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能量概念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以3座加拿大的实际桥墩为算例,以近震记录和模拟脉冲为输入,验证了所建议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最后,以MDOF实体桥墩的时程分析结果为基础,对采用Akbas模型近似确定能量在以弯剪变形为主的中、低高度RC桥墩各截面分布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准确评估空心墩塑性铰区的抗剪能力是高墩大跨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规范中并未明确给出空心墩的抗剪计算模型,规范中已有的实心墩抗剪公式能否直接应用、其它文献中实心墩或空心墩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等均有待深入研究.为此,基于25个发生剪切或弯剪破坏的空心墩试验数据,分析塑性铰区抗剪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将抗剪强度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推倒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对推倒分析中加载模式的选择和目标位移的求取、计算过程及其用途加以介绍,同时对该方法与一般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弹性分析法作一比较,对于推倒分析方法在桥梁结构抗震分析中的良好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研究的主要方向,而作为该理论核心部分的Pushover分析方法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以实际桥梁结构为背景,对双柱式桥墩进行Pushover分析,其结果与反应谱分析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双柱式桥墩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The fluid state near a bridge pier usually changesshortly after the new bridge is built. The unsafe navi-gational area around the bridge pier, where the shipcollisions against bridge piers frequently occur, is de-scribed by turbulent width.Ch…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交通流特性的相似性进行交通路段划分对城市交通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交通流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相似性度量问题是时间序列聚类中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本文为交通流数据聚类给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比较试验确定了它具有较高的聚类精度。在每个时段时间序列间的相似性差异、在某一个时段的异常数据等会影响到在整个时间区间的交通流数据聚类,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段划分的交通流数据聚类方法。这个方法首先对每个时段数据进行聚类,然后采用最大频繁项集方法得到最终聚类结果(即交通路段划分),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G3D,建立了浅埋大跨地铁隧道开挖模型.通过分析浅埋大跨隧道分别采用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不同施工工序下的地层应力位移特性,得出了针对浅埋大跨隧道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优于台阶法,并说明了双侧壁导坑法能有效控制变形的理论依据.将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试验结果对比,提出了优化的施工方案,对大跨浅埋隧道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3种方式模拟某车架横梁和纵梁的铆接。利用HyperWorks的Optistruct求解器计算3种模型的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计算结果表明,rbe2单元模拟铆接比rbe2+beam单元模拟铆接的刚度大。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频率的差别都小于5%,可以认为是等效的。由于点对点的rbe2模拟连接简单方便,在车架刚度、模态分析时推荐采用rbe2模拟铆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