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胶结砂特殊地质条件需要采用部分中长桩的高桩码头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采用Plaxis 3D岩土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桩、静载试验、高应变检测等资料,率定相关岩土计算参数,对高桩码头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前排直桩采用中长桩方案时,码头结构和桩周土体的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可满足码头的正常使用。在特殊地质条件下该工程中长桩方案的成功应用,可作为类似项目的一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2.
牛作鹏  李国杰  刘莉 《水运工程》2019,(10):171-175
Civil 3D作为一个面向勘察岩土行业BIM设计及应用的技术方案,已成为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常用技术软件。针对Civil 3D在三维地质建模中实现钻孔数据可视化的问题,进行克里金(Kriging)插值算法及优势的研究,采用"点-面-体"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思路,提出采用纵断面插点和Kriging插值对地质层钻孔数据进行内插填补,得到一种改进的地质层三维模型。结果表明,经Kriging插值处理的地质层曲面较为光滑,所创建的地质岩土体可更精确直观地表达地质层发育和分布情况,研究成果对于勘察岩土单位开展BIM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电厂软弱地基预压-强夯法处理前后岩土工程监测及测试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处理前后地基的强度变化,通过载荷试验确定处理后地基的实际承载力,最终判断地基处理后的效果。本文可以为类似软弱地基岩土工程监测和测试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软基处理工程具有面积大、工期紧、施工难度高等特点.如何有效、经济而又快捷地加固大面积的超软弱地基成为岩土工程界的一个难题.分别从理论、工艺、监测及检测、环保节能4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些创新理论与技术,可用于指导大面积超软弱地基加固的设计、施工、监测及检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质雷达是一种先进的高频电磁波勘察技术,由它可以精确地探测到地下浅层的空洞或异常体,其高分辨率、高效率、无损探测等优点使其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次在某电厂勘测中应用地质雷达测试(电磁波法)判断覆盖层厚度、岩石风化程度,得到连续的地层数据,补充了岩土钻探以点代线的问题,较好地判别了基岩风化程度的整体分布范围及软弱岩土层的分布区域,并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验证,以指导后期施工。  相似文献   

6.
以谷竹高速公路青峰滑坡为例,采用反演系数法和传递系数法计算了该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松散破碎的易滑地层、不利的软弱结构面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引水隧道中水对边坡长期的渗流和对岩土体的软化作用是滑坡形成的外因。根据计算结果,采用削坡减载、抗滑挡墙、立体截排水和路基反压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某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内首例大面积采用真空-电渗降水-低能量强夯联合的软弱地基加固技术.此工程的成功应用说明,此方法在一定的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比传统的真空预压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检验结果表明,真空-电渗降水-低能量强夯联合软弱地基加固技术在地基处理深度要求不大,工期紧张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承载力要求的地基加固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同时也为电渗法广泛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非饱和渗流虽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但至今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还是不成熟,不普遍.本次试验研究是依托云南省水麻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选取了一残积土公路边坡进行了现场人工降雨诱发滑坡试验,并对公路边坡的非饱和渗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以达到有效控制和防治公路边坡滑坡的目的.此试验方法为降雨入渗的边坡非饱和稳定性评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莉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1,(4):153-157
Civil 3D作为一个面向岩土勘察行业BIM设计及应用的解决方案,已成为三维地质建模实现技术之一。针对水运工程勘区场地覆盖层不同工程地质特点,采用"点-面-体"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思路,分别提出单一和复杂覆盖层地质模型建模方法。结合某船闸工程案例,通过覆盖层边界线导入、曲面分割、曲面围合等技术,实现场地三维地质模型表层岩土体精细化表达,准确直观地展示了勘区覆盖层地质发育与分布情况。研究成果对于后续土方量计算、基坑开挖设计等岩土勘察BIM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礁灰岩作为一种海洋生物成因的特殊岩土介质,所包含的土骨架颗粒多孔隙、形状不规则、易破碎、软硬交互,其工程特性与常规岩土存在较大差异,关于该地质条件下的沉桩施工经验也相对匮乏。针对礁灰岩地质条件下钢管桩的沉桩施工所遇到的停锤控制难的问题,从标贯试验、室内土工试验、施工参数以及高应变试桩等方面探讨沉桩的控制要点,提出入岩深度应作为沉桩停锤的控制指标,同时执行分区域沉桩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高应变试桩为每个划分区域定制标准桩长,为每个区域沉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