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高发难抑的形势,“事故不可防”成了很多人的共识,然而笔提醒诸位,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在同样的交通环境和发生事故的概率中,有一些人(驾驶人、行人)却能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一次又一次地从事故边缘逃脱,做到了长年行车(或交通)无事故。”他们以事实否认了“事故不可防”的论断。他们是如何预防事故的呢?我们该怎样预防事故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日,浙江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08年度的全省100个道路事故多发点(段)和100处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这是2002年来,浙江省第七次公布事故黑点。  相似文献   

3.
《交通标准化》2009,(22):57-57
日前,由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与金丽温高速道路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高速道路隧道群预防二次事故报警系统大功告成,该成果填补了我国高速道路事故报警系统科技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6250ZCD船用柴油机在一次备车事故中,引起主轴承孔座平面下沉,本文通过力学计算的方法,分析主轴承孔座平面下沉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集中整治决战70天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8·16”、“10.29”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刘金国副部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以空前的工作力度,确保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和全体交通民警的共同努力,我省事故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8月16日至10月31日,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大幅下降,特别是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同比下降19起,降幅达73.08%;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同比下降2起,降幅达66.67%。[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10次事故9次快",这是无数次血的教训的总结.据统计,因超速行车肇事的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为什么"10次事故9次快"?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与一次交通事故相比,高速公路二次事故的损失更大、伤害更严重、救援难度也更大。通过对高速公路二次事故的成因、事故特征、现场防护、预警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归纳出关于二次事故的理论研究重点,提供满足预防需求的预警系统和预警装置,能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保障出行安全,也为今后交通安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7月23日20时30分,甬温铁路永嘉至温州南路段,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造成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仅占据国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绝对数,而且已居世界首位。2005年,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26760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8738人,约占总数的77.9%;2006年,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1282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9455人,约占总数的79.3%。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在2007年3月26日召开的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发言指出,研究建立科学考核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8月20日至10月31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预防特大交通事散。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8·16”、“8·29”和“9·26”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全力以赴,积极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三个确保”:一是确保了十七大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大会期间,北京市区及周边主要道路没有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代表驻地、会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民警执勤执法文明规范,执法形象良好,全国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二是确保了“十一”期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节日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49起,造成1419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3%、32.3%;各重点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交通秩序良好。三是确保了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特大事故大幅下降。集中整治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962起,造成15803人死亡、689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5762起、下降20.8%,死亡人数减少3951人、下降20%,受伤人数减少68930人、下降17.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1.02亿元、下降35.8%。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249起,同比减少105起;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53起,同比减少6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4起,同比减少1起,为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实现“三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减少奠定了基础。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五个强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自全国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以来,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和交巡警部门根据公安部部署,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交通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以决战决胜和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投入集中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8月20日至10月31日,全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10起,死亡1186人,伤3079人,直接经济损失929.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4.4%、27.6%、34.2和43.6%,减少死亡451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事故9起,同比减少6起,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1起,同比减少2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2017年我国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报告,分析了这类事故在时间(月、周、日)和空间(各大区域、省份、道路类型)分布上的规律。提出从加强事故高发时段的道路管控、改善事故高发区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以达到预防和减低这类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更加精确地对公交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以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事故综合强度+K-means的公交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方法,并基于此分类方法建立公交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首先,针对传统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中的定性分类方法,引入事故综合强度法定量计算公交事故严重程度,并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事故严重程度进行聚类。其次,选取环境、驾驶员、道路车辆和事故特征这 4 方面的 17 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将事故综合强度+K-means分类法和传统分类法的结果作为因变量,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公交车事故严重程度,同时利用平均边际效应量化各显著因素的影响程度,以佛山市2021年156起公交车事故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事故综合强度+K-means分类法的有序Logit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高峰期、换道、超速、加速度过大、注意力分散和进出站会增大发生极严重公交车事故的概率,增大的概率分别为11.57%、29.06%、23.98%、17.13%、30.97%和12.27%;白天和晴天会减小发生极严重公交车事故的概率,减少的概率分别为22.31%和12.34%。  相似文献   

14.
山区双车道公路路侧危险度对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路侧危险度对安全的具体影响规律,本文做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侧危险度和路侧事故率是偏弱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全部事故率、碰撞事故率是偏弱的正相关关系;在综合考虑接入口密度、道路线形、交通组成、路侧危险度等因素构建的综合事故预测模型中,路侧危险度只在碰撞事故预测模型中为正向影响系数,在其他模型中为非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路侧危险度对全部事故率的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先降低后持续上升,对碰撞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上升,对路侧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下降.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了路侧危险度事故减少因子,并对路侧危险度对碰撞事故的影响做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在最近几年,交通建设规模还在继续扩大,新的发展规划及路网建设不断拓新。但是我们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也经常出现。公路工程施工中2008~2012年四年中出现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安全事故就有40起之多.而且很多事故的发生又那么的类似。  相似文献   

16.
从长江下荆江航段大量事故实例入手,阐述了事故的特点,分析了事故的主客观因素,进而从航道部门、船属单位,船员和气候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造成的损失,定量剖析不同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差异性影响至关重要。基于上虞区2018年10304起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分析该类事故的严重性分布情况和时间与空间分布特性。以事故严重性为因变量,将其有序分为未受伤、轻伤及重伤事故3类,从时间、空间、道路、环境、骑行者及车型6个方面,选取17个事故严重性潜在影响因素, 采用多项Logit模型、有序Logit模型、广义有序Logit模型及偏比例优势模型进行拟合度对比分析,并以最佳模型(偏比例优势模型)和边际效应,量化分析各因素对事故严重性影响的显著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除节日类型、车道限速、车流相交角及温度对事故严重性影响不显著外,其余 13个因素都有显著影响,事故时间、光线亮度、骑者性别、骑者年龄、车辆类型及电动自行车类型违反平行线假设;对该类事故严重性影响最大的前4个因素为电动自行车类型、机动车类型、骑行者年龄与性别,其边际效应绝对值的最大值均超过61%,事故区位、道路类型及光线亮度的影响较大(20%~30%),事故时间和风力等级影响较小(10%~20%),而季节、事故位置、慢行干扰度和天 气状况的影响最小(≤8%)。基于各因素的差异性影响,为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了有效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根据路侧危险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急需开展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事故模拟再现分析,根据车辆驶入路侧后的事故形态,将路侧事故严重程度划分为 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路侧事故的致因因素进行研究,给出驶入车速、边坡坡度与边坡高度阈值.构建了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基于路侧事故致因因素阈值,针对单因素、双因素与三因素分别给出了不同等级路侧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选取典型路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贝叶斯网的计算结果显示发生 2次及以下翻车事故的概率为 0.929,与路侧事故模拟试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主干道路段上交通事故的成因、后果及主被动安全控制措施开展研究工作,基于多事件链原理并应用三角模糊数法,建立了城市主干道路段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事故的Bow-tie模型.基于Bow-tie模型中的故障树,确定出了主干道路段机动车之间事故的3条主要事故成因链,即追尾事故成因链、侧面碰撞事故成因链和刮擦事故成因链.Bow-tie模型中的事件树表明,驾驶员能够正确使用安全带但道路上无缓冲防撞设施且辖区内无紧急救援系统的事件链发生概率最高,达59.68%;驾驶员没有使用安全带且道路上无缓冲防撞设施时,事故发生后的事故严重程度都较高.针对3条事故成因链及2条事件链,给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防控措施和事故发生后可降低其严重程度的减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重庆高速公路事故统计信息,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选出1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现场勘察,从道路结构、交通条件、道路线形、路侧环境、驾驶员心理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具体的单因素分析,再结合典型路段,依据事故多发的实际道路情况进行全面的多因素分析,最后针对事故多发原因从工程措施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