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地质钻探、深层侧向位移监测等地质勘察手段,查明了晴兴高速公路扒山田滑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出滑动带的位置,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析。滑坡治理采用了h型组合抗滑桩和抗滑桩承台挡墙组合对滑坡体进行了分级支挡,对支挡结构进行了结构受力分析,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对深层侧向位移监测数据滑坡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滑坡治理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滑坡稳定性评价是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通过对某拟建高速公路古滑坡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并取样试验,系统地揭示了古滑坡的特征、成因;确定了滑坡计算的参数和边界条件;采用传递系数法分别对该古滑坡在工程开挖前与开挖后进行稳定性计算,认为工程开挖后,该古滑坡在降雨工况下极有可能复活,在地震工况下处于失稳下滑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粤北某在建高速公路大型滑坡工程背景、地质特征及变形情况,对其进行了滑坡分级分块及变形监测分析,结合钻孔资料,确定了滑坡的多级滑面。并对滑坡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地质环境、工程活动、降雨、地下水综合作用导致了边坡滑坡。据此提出了"顶部大范围减载+适当加固+完善排水"的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竹园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滑坡的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强降雨作用。采用FLAC3D软件对滑坡的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滑坡在连续强降雨作用下的实际变形,为滑坡坡治理方案选择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和相关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设计某段路基的滑坡防护方案,根据野外地质调绘确定主滑方向及滑动规律,利用钻探取样揭露了滑体、滑带、滑床及滑坡规模,从地质条件、地形原因、大气降水,以及路堑支护进行成因分析,并对滑坡进行定性及剩余下滑力稳定性评价,确定防护比选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并提出了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调查及边坡岩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坡侵蚀的地质背景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应用极限平衡法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发现明圣宫滑坡侵蚀体处于临界—不稳定状态。利用离散元建立了计算模型,对明圣宫滑坡侵蚀滑动后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采用离散单元法对滑坡侵蚀运动过程中各演化阶段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滑坡侵蚀体后缘、中部、前缘的合力、合力矩进行了分析研究,由此可将滑坡的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运动阶段:启动加速阶段、减速运动阶段、振荡运动阶段、减速缓动阶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地质勘探,对古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滑坡的地质条件及实际情况,对复活后的古滑坡提出了适用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西—攀高速公路米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高速公路以路基和桥梁方式从米易古滑坡中前部通过,文章介绍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和特性,通过宏观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力学计算法对稳定性较差的前级次生滑坡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滑坡对在建高速公路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通过对此滑坡治理的成功经验为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的常见地质病害问题之一,文章从介绍磨房沟滑坡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状况入手,简要介绍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和稳定性,并对各种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抗滑桩为主,地表排水沟、地下排水孔为辅的处治方案,经过实际的施工监测及滑坡治理效果分析证明,该方案治理效果好,并总结了相关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地质滑坡高发区也铺设了公路或者铁路,在这些公路、铁路沿线发生的地质滑坡,造成巨大生态安全经济损失。因此,对地质滑坡进行监测、预测预报以及防治,刻不容缓。本系统以MEMS阵列三轴深部变形检测装置,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网络云端平台,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监测网。  相似文献   

11.
刘自强  马洪生  杜毅  牟云娟 《路基工程》2020,(5):143-147,153
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米亚罗3号隧道滑坡形态、范围、覆盖层厚度、基岩面、滑动带位置等滑坡结构及特征参数。采用航拍和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了滑坡形态和范围;钻探和物探所获取的基岩面、滑动带、地层岩性等地质参数基本一致,为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在滑坡勘察和综合治理设计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有利于节约造价,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丽水市某公路土质滑坡为例,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地质调查、钻探、动探、物探、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深层位移监测等野外判别方法的总结,阐述了不同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滑动面的判别是滑坡勘察、监测和防治设计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亮  廖小平 《路基工程》2011,(1):172-174
在分析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变形机制,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认为在大型堆积层古滑坡场地,地质环境背景的脆弱是触发古滑坡复活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而路堑开挖以及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经滑坡稳定性分析和针对滑坡病害特征,确定了四个滑坡体的主要整治措施。滑坡监测和试验结果显示,整治后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王祥  张丹 《路基工程》2021,(2):193-197
针对某铁厂互通E匝道开挖路堑已形成的六级台阶及其支挡格构破损状态特点,依托黑林观音滑坡,结合邻近区域地灾态势,探索地质构造成因,确定岩层岩性特征,分析滑坡机制,摸清滑坡成因,并确认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基本岩土力学模式。基于天然工况与饱和工况,运用FLAC3D建立该滑坡地质模型,分析黑林观音滑坡体位移变量和稳定程度,设计适宜的支挡方案。实施后,滑坡体已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K80+920~K81+260段右侧路堑滑坡是典型的路堑边坡病害。通过现场勘察,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了滑坡的演变历史,对滑坡采取了应急抢险措施。结合钻探资料和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确定了滑坡滑动的方向和滑面的力学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滑坡加固治理措施和监测建议,对广东地区类似路堑滑坡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对达陕高速公路石塘服务站工程的勘察,若以钻探为主,只能揭示局部地质条件,难以全面反映存在的断层破碎带、含水带、岩溶等不良地质体,有必要采用多种地质勘探手段的综合勘察方法。通过对石塘服务站综合勘察方法的应用,查明了该场地地层结构和工程地质特征-拟建场地内无断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相对稳定,适宜修建服务站工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滑坡及周边环境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滑坡治理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为路线施工方案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作为一种新型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采用瞬态瑞雷波法并结合折射波法,查明了滑坡面的空间分布形态,探测效果良好,也弥补了钻孔间地质资料的不足,为今后瞬态瑞雷波法广泛运用于滑坡勘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孙徐 《路基工程》2021,(3):208-213
通过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四川坪子组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数值模拟,查明金沙江某公路通过古滑坡区的环境地质条件、物质结构特征,并分析滑坡成因机制,定量计算滑坡安全系数及评价稳定状态。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古滑坡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其前缘修建特大桥,须满足工程安全储备,难度较大,建议改线。  相似文献   

19.
朱俊霖 《路基工程》2013,(5):176-180
集中降雨和持续降雨通常是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四川宣汉县三墩乡偏岩子滑坡原因就是其中之一。在综合分析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情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