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海 《中国船检》2006,(11):76-78
1991年1月17日凌晨爆发的海湾战争,使无辜平民卷入了死亡和苦难的旋涡。我所工作的远洋船也被困在了那场美国发动的名为“沙漠风暴”的对伊拉克的战争中。  相似文献   

2.
1991年4月,为了清除伊拉克在海湾西北部海域即伊拉克和科威特沿岸海域布下的1200枚各型水雷,美国决定让日本派遣扫雷部队前往海湾协同排除400枚较难扫除的水雷。4月16日,日本政府向扫雷部队下达了命令,组成了由6艘扫雷舰参加的扫雷部队,并称这次扫雷行动为“海湾黎明作战”。这是战后日本第一次突破了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区,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这支世界一流的扫雷部队首次公开在海外行动。伊拉克在上述海域共布雷约1200枚,在海湾战争期间及战争结束后,美、英、法、德、意、比、荷及沙特等8国已派出30余艘反水雷舰艇和多架直升机进行扫雷,但…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来,海湾局势十分严峻。一方面联合国安理会专门作出了解决科伊问题的决议,要求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无条件撤出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地区,并不断增加军事力量,拟在期限后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另一方面,伊拉克政府的态度十分强硬,宣称决不放弃所占科威特领土,并发出警告,如华盛顿选择对抗的办法,伊拉克有能力击败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及其盟国的部队。这次海湾危机对世界政治、经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是美国决定要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一年。美国高级官员都将“推翻萨达姆”作为美国当前重要目标之一。鲍威尔指出:“无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的事进行得怎样,对伊拉克人民以及这一地区的人民来说,巴格达换个政权是件好事。这就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对伊进攻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实际上,从海湾战争至今,美国始终把伊拉克当作重点打击对象,对伊拉克发动过多次规模不等的空袭。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对伊拉克的政策更加强硬,把其看作是美国最大的“敌人”之一,是重点打击的对象并试图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政府在初步取得阿富汗反恐战争胜利后,准备借反恐之名对其“宿敌”伊拉克动手,这是美国对伊一贯政策的必然结果。那么,从军事的角度而言,美国真的会无所顾忌地动手吗?美国著名智囊机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提出的一系列报告认为,美国要对伊拉克动武,还是有所顾忌的。  相似文献   

5.
陆军也出海     
邱浩兴 《航海》1999,(4):41-4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1998年初为“沙漠惊雷”行动作准备时,美陆军仿效海军陆战队的做法,使用大型运输船把重型武器和装备、物资等运向发生突发事件的地点,随后再用飞机把陆军部队空运去,达到使部队与装备同时汇合,迅速进入作战状态。 美陆军早在2年前就着手实施这项水上作战预量船计划了,美国《陆军时报》1997年3月3日曾作过如下报道: 一辆接一辆,卡车井然有序地停靠在美国海军舰只“戈登”号巨大的甲板上,等待战斗号令实施作战支援。卡车进入陆军后备队员标出的位  相似文献   

6.
军事广角     
■ 俄罗斯试射1枚“白杨”导弹 否认与伊战有关3月27日,法新社援引俄罗斯军方消息称,俄罗斯从其北部普里塞茨克(Plisetsk)基地试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报道说,这枚“白杨”(Topol)火箭落在了勘察加半岛。勘察加半岛是俄罗斯洲际导弹试射时的通常落点所在地。俄罗斯军方人士透露,这次试射与美军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没有联系。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的一位军官通过电话告诉法新社,“这次试射与伊拉克战争毫无联系,”“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该项试射计划。”■ 印度、巴基斯坦相继试射导弹印度国防部透露,印度于3月6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30分在东部奥…  相似文献   

7.
截至2月18日,美国在海湾地区部署的兵力已达20万之众。美国计划使用25万部队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此刻,巴格达的天空已密布战云,战争一触即发。而作为承担全球贸易量80%以上货运任务的国际航运业,十分关注战争的动向和走势,美伊战争无疑将冲击和影响全球航运业。记近日与部分中外航运人士就美伊战争与当前及未来国际航运业走势作了深入的访谈。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22日16时50分,中远集团大连远洋运输公司16万吨级油轮“大源湖”首航从伊拉克的BASRAH OIL TERMINAL,海上码头装油后,驶往美国南部的GAL VESTON。航经加勒比海的阿鲁巴岛附近时,值班驾驶员发现船舶左舷后方海面上有一艘小型摩托游艇快速向“大源湖”轮驶近,  相似文献   

9.
美国军队于3月20日向伊拉克发动空中袭击,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与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美国此次“倒萨”行动呈现出了又一番新面貌。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世人关注的日子。1980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国际“热点”立即聚在了南太平洋的海空。为了警戒落区,保护数据舱及时打捞收回,北海舰队某部的驱逐舰早已在此游弋,恭候多时了。尽管如此,好奇或带有某种企图的外国舰船仍想涉足火箭落区“圈”里。为化干戈为玉帛,我海军官兵用原则和智慧,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国家的舰船,在碧波滔滔的南太平洋“流动的国土”上,首开外交先河,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国际宴会,用真诚的中外海军友谊,促进了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国一手导演的“倒萨”战争的结束,国际油价已开始趋于稳定。如何保证各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以及石油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李鑫 《中国海事》2009,(4):80-80
3月31日至4月2日,“2009年福建沿海海空联合巡航执法活动”在福建沿海顺利进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巡航执法活动是福建海事局首次联合目前全国海事系统最大的海巡船“海巡31”轮开展的福建沿海巡航执法活动,也是福建海事局与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签订《关于建立海空救助训练与巡航执法合作机制的协议》后,正式启动的海空救助训练与巡航执法行动。  相似文献   

13.
1990年8月7日发生的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战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战略部署。截止。1991年2月27日沙漠风暴行动地面作战结束时为止,美军向海湾地区共运送了48.5万人.280万吨部队装备.650万吨成品油料.82.5万吨的后勤支援物资。有近29%的后续保障物资和部队储备品是用集装箱运送的。  相似文献   

14.
施征 《航海》2001,(6):22-23
9月11日的恐怖活动,使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损失巨大。为了捉住美国认定的、躲藏在阿富汗的制造恐怖事件的头号嫌疑犯——本·拉登。美国出动了大批“武装到牙齿”的特种作战部队,潜人间富汗。在参加行动的众多特种部队中,包括极富传奇色彩的美国“海豹”特种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战争中,其海军舰艇并不惧怕伊拉克微乎其微的海军力量,但伊军战前已经在海湾水域布设的大量水雷,却使大量拥挤在波斯湾联军的水面和水下舰只面临很大威胁。为确保联军海军安全地将援助物资运入伊拉克开辟海上通路、扫清水中障碍,英美澳联军已将经训练过的一批海豚紧急派往波斯湾执行扫雷任务。据英国《太阳报》2003年3月25日报道,这次派往海湾的是美军的“马克7号”和“马克8号”哺乳动物水兵系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海豚。这些被美国海军训练用来搜索水雷的海豚已经加入了海湾地区“马克5号”(几头海狮)的群体中。这就使这种最聪明的动物“蛙人”再次名噪海湾。  相似文献   

16.
12月10日,美国国防部对外宣布,装有15枚“飞毛腿”弹道导弹并在中东海域航行的朝鲜货船在也门附近的公海上被西班牙战舰拦截。随后也门政府出面承认这是他们向朝鲜购买的“自卫武器”。经过多方磋商后,这批武器终于到达目的地—也门的亚丁港。在目前美国磨刀霍霍、准备发动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战争迫在眉睫时,“飞毛腿”导弹的再度出现无疑使本已紧张的中东地区更增添一份火药味。  相似文献   

17.
1986年3月23日上午11时30分,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珊瑚海”号(CV-43)、“萨拉托加”号(CV-60)和“美国”号(CV-66)三个航母战斗群在距利比亚海岸334千米的地中海海域展开了代号为“和平自由航行与飞越”的海空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开始后,三支航母编队向利比亚宣布的位于北纬32度30分的“死亡线”高速侵入。至3月24日下午,在“死亡线”以内已有大批美军飞机和舰艇在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大洋深处的祖国儿女,用智慧和青春铸就一道坚不可摧的海上核盾牌。抚今追昔,中国核潜艇部队“帐中主帅”王福山少将心潮澎湃,深水实验,执行任务的日日夜夜如同拍岸惊涛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9.
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海军启用了一种新的秘密武器一海狮。这几头海狮“打捞专家”代号叫“马克5号”。它们来自于美国海军空间及战争系统中心,自2003年1月份以来一直在巴林海域执行任务,防止敌方蛙人破坏联合部队的船只。不久前,这些“海狮兵”接受了防止敌方从事破坏活动的早期报警防御能力的训练。之后,它们被“请”到波斯湾,伴随美国海军军舰和关键装备一起执行打击伊拉克的任务。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发言人称,如果有可疑人潜入军舰下面,海狮就能发现他们;如果发现水雷和其它爆炸物,海狮就会及时报警,并探明位置或直接打捞上来。它们的同类还有“马克7号”和“马克8号”哺乳动物水兵系统--几头海豚和它们一起“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20.
陈安刚 《航海》2003,(3):23-24
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5分左右(北京时间),美军使用“战斧”式巡航导弹和F-117战斗轰炸机开始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从而拉开了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序幕。跟过去历次战争一样,美国此次对伊作战将同样离不开其海外军事基地的支持。作为美国在印度洋上唯一的军事基地,迪戈加西亚曾在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美国不惜劳师远征,再启战端,迪戈加西亚这一柄可以直指海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