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舶在桥区安全航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由于桥梁的架设限制了船舶的航行,致使船舶在桥区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提高船舶在桥区航行的安全可靠性,从对船舶在桥区造成事故的各因素着手,重点讨论桥孔宽度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运用概率统计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桥孔宽度与船舶安全航行的关系。并对桥区船舶安全航行可靠性进行概率评估。以确保船舶在桥区航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船舶在桥区水域航行期间,热带气旋是影响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当桥区水域出现热带气旋时,极端恶劣天气会掀起巨浪,从而发生船桥碰撞事故,这势必会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及桥梁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以南海海域将近60年的热带气旋为例,分析了热带气旋对船舶安全航行带来的影响,并从船舶驾驶员、设备检修、规范填写日志等方面给出了具体防抗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桥施工期和营运期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桥区水域船舶航路设置方案要适应营运期船舶安全航行的要求.文中在介绍泰州长江大桥桥区水域航道尺度和船舶流量的基础上,就航路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比较航路设置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几个船舶过桥事故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跨江、跨海桥梁设施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船舶在桥区安全航行的对策,以避免船舶过桥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上大桥建设陆续增多,桥区发生事故的情况日益突出,在建大桥的安全保障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海上大桥建设对附近水域通航的影响,提出海事主管、施工单位和通航船舶分别应采取的对策,以促进桥区水域航行安全,减少海上大桥建设中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船舶运输流理论在船舶运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船舶流组成、航行速度和避碰操作的统计特征,定量得出船舶安全航行的相关要素。对水域中船舶流出现的频率研究,定量得出水道通过能力。这些研究方法对船舶避碰和高效组织港口、桥区、闸区船舶运行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通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江苏北部城市融入上海经济圈,对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桥区的水流情况和通航状况,给出了海船通过苏通大桥的航行导则、基本航法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改善桥区通航环境的建议和解决办法,以利于保障大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大型桥梁设置合理的夜间照明不仅能充分表现出工程的宏伟壮观,还能增加桥上行车、桥下行船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在充分考虑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江干线几座具有代表性的桥梁景观照明和桥区航标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桥梁景观照明设计对船舶航行安全的注意事项与设计原则,以有效避免船撞桥,保障船舶和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合理布置桥区航道对于船舶在桥区的安全航行非常重要.桥墩的紊流范围是布置桥区航道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文中分析了顺直航道圆形桥墩紊流范围的相关主控因素.通过设置主控因素的序列数据,数值模拟计算并经回归分析,得出了顺直航道圆形桥墩最大紊流范围的经验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最大紊流范围与水面流速和桥墩直径密切相关,且流速和桥墩直径越大,桥墩紊流最大范围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桥区水域失控船舶不仅会引起重大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会对桥梁的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通过失控船舶在桥区水域运动数学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在失控船舶航迹回归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来研究失控船舶在风、流等自然条件下,在桥区水域的运动轨迹,为失控船舶航迹预测软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江江苏段过江大桥密度大、途经船舶造成船桥碰撞概率高的现状,文章分析了长江江苏段过江大桥桥区水域通航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确保长江江苏段各过江大桥桥区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2.
船舶航行安全评估主要研究船舶平台安全与海洋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海洋环境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空间特性决定了船舶航行安全评价适合采用定量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相对传统的地图分析,基于GIS技术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估在方法上有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文章以人为因素为主,结合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以期引起船舶所有人、船舶公司和广大船员对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岛礁区、渔网区、浅水区和狭水道等复杂海区是船舶事故频发的危险区域.文章介绍了复杂海区船舶航行特点及其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海区特点和航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航行指挥与操纵方法,以确保船舶在复杂海区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简要说明规范化安全评估(FSA,Formal Safety Assessment,也译为综合安全评估)的目的、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船舶航行安全的需要,结合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和上海港引航管理站船舶安全航行与引航FSA应用研究的具体情况和结果,论述了FSA在船舶航行安全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就进一步做好FSA在船舶航行安全中的应用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江江苏段多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探讨船舶在航行和避让时其行动通则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并提出了加强船舶安全航行的对策和建议,同时指出严格遵守规则和按章操作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先决条件,以期船舶的驾引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挖掘海量AIS数据, 提出了一种新的航道水深信息获取方法, 即构建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 采用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历史与在线的AIS数据进行清洗和修补, 生成船舶运动轨迹; 选定船舶航行区域的时间与经纬度,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吃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不同安全航行区域的船舶分类, 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并补齐AIS数据中缺失的船舶最大吃水信息; 分割船舶历史轨迹, 当子轨迹的时间间隔在10~20min时, 采用Spline插值方法对船舶轨迹中的丢失数据进行插值; 采用凸包构建同类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合并,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与航道图叠加,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试验结果表明: 当聚类算法参数设置为4时, 聚类后得到4类船舶, 对应的船舶最大吃水范围分别为0.1~4.8、4.8~6.6、6.6~10.0、10.0~13.0m, 对应的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分别为1.8、2.4、3.3、5.0m, 说明船舶最大吃水与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呈正相关关系;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在电子航道图中覆盖了86%的航道, 并与航道图的深水部分重合率为80%, 因此,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能反映航道水深的真实情况, 满足不同类别船舶的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18.
对新沙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及影响通航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新沙航行水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通航环境,促进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促进新沙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对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进行评估,指出大桥通航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桥桥区水域相对应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为桥梁主管部门及船舶安全过桥提供参考,对缓解大胜关长江大桥桥区水域通航环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安全航速是船舶航行安全的保障,文章着重叙述了内河船舶如何控制好安全航速,对我国内河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