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5,(9):43-44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每年平均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其发展速度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带动了汽车产量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专业分工深化的必然趋势所致。汽车防盗器市场正是汽车用品市场在汽车消费需求和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迅速崛起的。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随着汽车进口关税的降低和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汽车市场将繁荣和发展,而汽车消费的增长又为我国汽车保险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国际汽车保险市场竞争中,能否抓住机遇占领更多的市场,我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时期汽车消费政策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汽车消费政策调整的目标、意义及方式。以限制为主的消费政策是汽车市场扩大的重大障碍。实行积极的汽车消费政策,可有效促进需求的增长。文章强调了消费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金工 《汽车与配件》2003,(20):35-35
随着汽车驶入家庭,我国私车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有统计显示,我国的私车消费已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北京、广州、成都等中心城市及沿海地区的私人购车比例更是达到了70%以上。汽车消费主体的转变,给汽车企业乃至相关的汽车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理念与服务体系的建立。如今汽车消费者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服务,这是由目前汽车消费主体的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汽车维修》2009,(10):48-48
今年1—7月,国内汽车产销出人意料地高速增长,产销量分别为710.09万辆和718.44万辆,同比增长达20.23%和23.38%。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宏观经济状况的改善,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强的活力。GDP同比增长7.1%。其次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如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对汽车市场起到了较强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清 《汽车电器》2006,(5):60-60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持续繁荣.带动了汽车电子消费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汽车的使用、生产和进口的情况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汽车总体消费,以及重、中、轻、微、轿车,汽车载货汽车、柴油载货汽车,私人汽车、交通运输部门汽车与各地区汽车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揭示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指出,我国汽车市场的世界地位和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久陵 《轿车情报》2004,(6):30-31
每年以个位数增长的GDP,不可能长期支撑60%-70%的汽车消费增长、更何况我国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能源、环境、道路等还有诸多严重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运输消费特别是公路运输消费在其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同寻常,如何有效地启动、维持和扩大国内包括汽车消费在内的运输消费,对维持美国经济的正常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美国运输消费中,汽车消费是与运输相关的国内需求中的主体,其发展对美国运输消费乃至整个国内消费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汽车消费在扩大美国内需方面的主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现代汽车租赁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对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我国汽车租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最后对发展我国汽车租赁业从加强对汽车租凭的理论研究,制定相应下策加强立法,以及税收,依托汽车大集团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回顾汽车工业发展的50多年时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我国的汽车行业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绩,2003年全国销售汽车439万辆,同比增长了34.21%,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在汽车市场连续数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大批的行外进入者、跨国公司也纷至沓来,汽车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国民经济与人民群众生活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汽车消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汽车市场和生产厂家现状调查分析,认为影响消费者选购汽车的因素中,价格仍排在第一位。同时,目前针对轿车的各种脱费仍然不少,约占车价的1/3,严重影响了汽车消费。面对WTO可能带画的冲击,尽管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的所拆除,但封锁性政策造成的不平等竞争仍然很严重。为此,呼吁政府应及早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形成宽松的汽车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万事达国家组织开展的中国信贷消费系列调查显示,汽车信贷已经超过教育信贷,成为第二种最适合百姓信贷消费的对象。国内目前有购车能力的家庭也已经超过了700万户。据国家机械局“十五”汽车市场需求预测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到2005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289~3l8万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晶 《上海汽车》2007,(4):31-35
2006年是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年,国内需求增长强劲推动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尽管2006年以来存在燃料油价格上涨、新的汽车消费税收政策和城市交通堵塞更趋严重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在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私人轿车需求增势强劲、大型基建和城际城市物流的货车需求回升以及新农村建设助推汽车消费等有利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汽车尤其是乘用车(轿车)市场消费规模扩张再次提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分析了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和我国汽车消费现状,提出了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正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为保增长,国家将扩内需作为根本途径,鼓励汽车消费,但我国汽车税收多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为抑制消费而设立的,目前看,不尽合理,为此,《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了减征乘用车购置税的鼓励消费政策,并提出研究车辆购置税改革方案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税费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车贷险业务自1998年推出后,以年均20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曾经成为有效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汽车销售的增长、满足汽车消费需要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久陵 《轿车情报》2006,(2):32-33
在“十一五”期间,拉动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汽车消费是仅次于住房之后,十万元级的主力消费产品。按保守计算,全社会汽车饱有量的年度使用费至少为3600亿元人民币。因此汽车消费对我国拉动内需、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04,(13):20-21
已经颁布的汽车召回制度以及即将出台的汽车三包政策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随着这两个政策的颁布与执行,一些与汽车消费相关的矛盾及纠纷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召回和三包政策的出台,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将大大推动私车消费的增长。那么,召回和三包政策究竟有什么不同,消费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购买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车主身份已经由单位转型为个人。购车者的增大让车主们对汽车的服务市场有了更高的需求。购车只是汽车消费的开始,对于汽车这样的消耗型耐用品来说,后市场有着更大发展空间。现在不少车主已经懂得注重“以养代修”,并对服务市场寄予厚望;另一方面,消费者开始追求汽车个性化、舒适化的消费理念,将对汽车改装、汽车音响、精品装饰等服务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