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下挤密砂桩作为一种新型水下地基加固方法,具有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软弱地基承载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优势。结合国内洋山深水港重力式码头工程和港珠澳大桥沉管岛隧工程,重点介绍了水下挤密砂桩的加固机理、复合地基计算理论、关键工艺参数、加固效果评价等环节,为水下挤密砂桩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砂桩施工主要用于建筑、水利等工程中的松散沙土、人工填土、软性粘土、杂填土等,提高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避免或减少沉降量。本文对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一期工程后方陆域软弱地基的挤密砂桩加固处理施工进行介绍,并根据相关检测试验检测挤密砂桩施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重力式码头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祥奎  王晓晖 《水运工程》2011,(11):227-231
挤密砂桩加固软土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因而使得在这种复合地基上建设重力式结构成为可能。以洋山深水港区东港池码头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在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上建设重力式码头的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挤密砂桩的加固机理,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出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并以洋山深水港区三期临时码头接长工程中的挤密砂桩复合地基为例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实测沉降量吻合,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服役多年码头桩基混凝土出现的破损裂缝问题,依托宁波某码头水工大修工程,对钢套筒、灌浆作业系统及超早强灌浆料等进行设计开发。结合施工工艺形成成套加固修复技术,开展现场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超早强灌浆料12 h抗压强度可达到20 MPa以上,其与钢套筒黏结强度可达6 MPa以上,其他性能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使用该成套技术在6个月内成功加固修复232根桩基。  相似文献   

6.
曹军 《水运工程》2018,(10):113-116
针对沿海地区港口工程软弱地基上护岸的稳定问题,以珠海某码头工程为例,对CFG桩在港口工程护岸加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CFG桩在护岸加固中的适用性并提出加固方案;通过SLIDE软件计算得知CFG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满足护岸整体稳定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考虑CFG桩的挤土作用并采取隔行跳打等工程措施以减少对现有护岸的影响。施工后桩身强度验证及小应变动力试验表明,CFG桩成桩符合设计要求。结果表明,在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CFG桩具有良好的护岸加固效果,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可广泛应用于高桩码头护岸结构的加固。  相似文献   

7.
灌注桩在码头结构力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灌注桩作为成熟的成桩技术在新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引入到码头结构加固方面是可行的。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灌注桩在沉箱码头、方块码头、板桩码头和高桩码头等型式码头结构加固方面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介绍了采用钢质半封闭桩尖提高钻孔灌注桩端承力的技术,最后对灌注桩用于码头结构加固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8.
针对饱和松散粉细砂在地震中的液化问题,以海口某人工岛工程为例,研究挤密砂桩在斜坡式护岸抗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介绍挤密砂桩地基处理的加固原理、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数值模拟分析显示处理后可达到消除液化效果,工程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后实际效果可靠。对挤密砂桩抗液化地基处理的分析和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灌注桩在码头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灌注桩作为成熟的成桩技术在新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引入到码头结构加固方面是可行的。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灌注桩在沉箱码头、方块码头、板桩码头和高桩码头等型式码头结构加固方面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介绍了采用钢质半封闭桩尖提高钻孔灌注桩端承力的技术,最后对灌注桩用于码头结构加固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砂砾石桩和袖阀灌浆形成复合桩体来加固含有淤泥的圆筒地基,这一方法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加固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其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2倍。  相似文献   

11.
李武  于达 《水运工程》2023,(5):118-121
针对码头工程中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机械连接功效慢的问题,本文研究灌浆直螺纹套筒钢筋连接技术,通过室内拉伸试验,对比不同套筒长度的钢筋锚固系统破坏强度。结果表明:套筒长度与钢筋直径之比大于等于8且锚固系统破坏时,钢筋应力可达360 MPa以上;套筒可根据钢筋的设计拉力和灌浆材料的剪切强度确定。通过工程检验,采用直螺纹套筒灌浆技术可满足码头工程使用要求,提高钢筋连接效率,降低施工期环境污染,该技术可为绿色建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后注浆是改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桩侧泥皮固有缺陷的一项重要技术.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以及工艺参数确定,阐述了后注浆加固机理,归纳了注浆后土体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的理论基础和其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变形特性,概括了后注浆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的主要方法,对今后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振冲砂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码头陆域后方挡墙的基础处理考虑了3种方法,经综合对比分析,振冲砂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因具有取材方便、工艺简单、工期较短和投资较省等特点而被采用,后经检测验证,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刘立时 《水运工程》2005,(7):42-43,56
阐述山区公路路基沉陷注浆加固的机理,注浆机具的选择,注浆材料的选定以及主要注浆施工工艺及效果检查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槽壁失稳是地连墙施工面临的最大威胁,特别是在基槽开挖与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成槽机械及附属设备的质量和施工振动对槽壁的稳定十分不利。以典型的冲积地质条件为例,分析基槽开挖过程和钢筋笼吊装过程的槽壁变形与安全系数,并根据常见的槽壁稳定加固方法,分别从增加泥浆密度、旋喷桩加固表层临空土体、降低地下水位等方面讨论各项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稳定加固效果,对实际工程中槽壁稳定措施的选择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于日益增多的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桥梁,为进一步剖析后压浆工艺对桩基侧阻力、端阻力的作用机理并确定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以陕西渭河特大桥桥址作为试验比选区,制作了2组试桩及一组工艺桩进行了静栽试验及注浆性状直观剖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沉渣固结及泥皮置换作用使得后压浆桩基承载性状得到了充分发挥,应用建科院公式更能够反映后压浆桩的承栽力状况.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型工程桩基的设计与加固补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高风险岩溶隧道注浆材料的研制中,为了确定水下抗分散剂的种类、掺量,初选了2种水下抗分散剂 P,H,通过直观观察优选出一种 H,再通过测试不同掺量下试件的强度,确定掺量大小。最后通过 pH 值测试、水陆强度比试验评价水下抗分散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 H 后,浆液水下抗分散性能良好,有利于封堵高压、富水岩溶区的突水、涌泥。  相似文献   

18.
虞红海 《水运工程》2018,(2):203-205
针对强夯施工产生的强烈地面振动会对周围人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采用连续屏障隔振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行强夯振动试验和砂石桩隔振试验研究。对比研究不同砂石桩材料、桩距的试验方法,得到不同材料、桩距砂石桩的隔振效果差异,得出"砂石桩屏障对强夯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且隔振效果随砂石桩间距变小而增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王浩钦  吴剑国 《船舶》2016,(1):59-63
耙吸挖泥船具有泥舱长且宽、泥浆密度大等特点,存在泥浆晃荡现象。文章参照BV规范,对17 000 m3耙吸挖泥船的晃荡载荷特性以及晃荡工况与常规工况下泥舱结构的应力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在特定情况下泥浆晃荡将使主甲板及横舱壁的最大应力增大200%左右,并使内壳及强框架等的应力增大15%~50%,从而对船体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镠  虞志英  何青  赵捷 《水运工程》2015,(2):145-149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航行速度和浮泥层厚度有关。在通常航速和0.5~1.5 m浮泥层厚度条件下连云港航道的适航密度约为1.25~1.35g/c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