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晨 《中国海事》2014,(3):13-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实施海洋战略以来,原有的海上搜救机制与日益增长的海洋活动已不相适应。2004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交通工作时指示:完善海上搜救体制改革。2005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原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全国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工作,并明确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重大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行动,指导地方搜救工作;形成了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指挥的“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海上搜救格局。  相似文献   

2.
汶川抗震救灾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文中结合海上搜救工作的实际特点,从搜救指挥体系的建立、专家队伍建设、加强海上搜救的国际间合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运用抗震救灾工作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海上搜救工作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上搜救移动指挥系统是以3G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集成现场视频采集压缩、无线网络传输、应急指挥通信、数据库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建立海上搜救现场与搜救中心的宽带网络连接,为海上搜救行动的指挥决策提供事发现场的即时视频图像信息,实现海上搜救指挥决策的可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从而在现有搜救力量的基础上大幅提升海上...  相似文献   

4.
《天津航海》2015,(1):9
<正>2014年2月12日,全国推进海上搜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要求,全国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和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海上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着力提升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和装备水平,着力完善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正>2月14日起,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据悉,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海上人命救助无偿且优先于财产和环境搜救的基本原则和搜救体制。海上遇险人员有无偿获得人命救助的权利,人命搜救优先于环境和财产救助。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海上搜救中心,负责海上搜救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同时,  相似文献   

6.
海难事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海运事业健康发展的难题。海难事故的产生不仅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会产生较大的财产损失。同时,对海洋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在发生海难事故时,由于海上险情的影响因素较多,救援环境较为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制订海上搜救措施,致使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对海上搜救工作所带来的直观影响。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应积极构建海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辅助指挥人员确定海难事故信息,并且做好科学合理的搜救指导工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海上搜救智能辅助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确保海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大对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力度,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指挥人员快速完善海上搜救方案,确保搜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7月份,当我接到2015年粤港澳三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相关方案的编写任务时,曾倍感压力。虽然个人曾多次参加海上事故应急搜救实战,但均只是作为搜救力量的一个单元,听从上级指令完成某项具体的应急搜救工作。而此次编写演习相关方案则大为不同,相当于作为搜救指挥者指挥整个演习行动,要充分考虑各参演力量的情况,以及演习活动的可行性和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水上联合搜救机制亟待健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上应急搜救演习作为检验应急反应、组织协调和现场指挥能力,提高水上搜救能力和水平,促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港航部门和航运企业的重视。几年来,我国先后在珠江、黄海、长江口、渤海、南海、东海水域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水上联合搜救演习。国务院《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颁布实施,使海上搜救行动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实践表明,适时组织应急搜救演习,对有效提高危机应对能力,避免和减少人命财产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上应急搜救演习作为检验应急反应、组织协调和现场指挥能力,提高水上搜救能力和水平,促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港航部门和航运企业的重视。几年来,我国先后在珠江、黄海、长江口、渤海、南海、东海水域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水上联合搜救演习。国务院《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颁布实施,使海上搜救行动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实践表明,适时组织应急搜救演习,对有效提高危机应对能力,避免和减少人命财产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佳 《中国海事》2012,(7):69-70
"两年来,全国各级海(水)上搜救中心共组织、协调、指挥搜救行动4395次,组织、协调各类船艇16695艘次、飞机747架次;在我国搜救责任区成功救助42267名遇险人员,搜救成功率达96.4%,较此前的两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平均每天救起58人,海上应急搜救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基于北斗系统的海上搜救系统,包括遥感系统、声呐系统、北斗卫星定位接收子系统和综合舰桥系统。当进行搜救时,带有机载摄像头和光热传感器的飞机在海面上盘旋,机载图像处理模块实现飞机失事点的定位;飞机投下的特制浮标将水下失事目标的位置通过飞机发给指挥调控中心,指挥中心派遣搜救船只进行打捞和搜救,从而提高海上搜救时效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海上搜救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信息技术利用率不足和尚不具备完整有效的搜救业务化支持系统的问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分析技术,结合搜救与撤离业务需求及搜救业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构建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的软件框架并介绍其功能。阐述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方案,探讨基于GIS平台的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模型实现方法,通过利用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OA)和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NA)等关键技术,初步实现系统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借助GIS分析方法设计的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能有效辅助搜救行动中方案的制订,为搜救决策指挥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科学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成立了海难、空难搜救机构,负责指挥、组织和协调搜救业务。发展较快的有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下面简单介绍日本和香港的搜救机构概况。日本的海难搜救业务由日本海上保安厅警备救难部执行。海上保安厅属运输省管辖,厅下设“六个部”:总务部、水路部,灯台部、经理补给部、船舶技术部和警备救难部。在全国设立11个管区,管区的海上保安部  相似文献   

13.
<正>市级海上搜救中心是海上应急搜救最前沿的指挥机构,是确保海上搜救有序、有效、有力运行的中枢系统。那么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如何扮好这个角色?广州海事局副局长、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主任黄木檀用"修在全方位,练在平常时"作为概括。制度为先促协作广州海上搜救力量主要由港口、企事业单位、航行于中国水域的大量商船、渔船以及社会团体组织组成。这些力量要在关键时刻为搜救所用,必须有一种成熟有序的机制来整合与指挥。"完善搜救机制,推进制  相似文献   

14.
吕航 《中国船检》2001,(10):13-14
9月26日上午,代号为"海救一号"的联合搜救演习在青岛附近黄海海面成功举行.由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和交通部山东海事局担纲承办的海上搜救演习,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是对我国海上联合搜救的应急反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救援清污能力等的一次实战考验,是对中国海域内遇险船员和失事船只实施海空营救的新探索;标志着我国军地海上搜救迈出了新的一步,为完善海上军地联合搜救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明远 《水运管理》2021,(2):14-15,19
为加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分析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决策指挥体系建设、完善海上救援法制法规、加强应急救援装备智能、推进国际合作搜救理念、打造高端专业救援队伍的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贾世耀  邓川  杨祥 《航海》2022,(5):40-43
本文主要研究为结合北斗通信技术,将浮标的位置传输至指定的指挥终端,使后台管理人员能够收到浮标的当前位置,并快速部署搜救工作;结合AIS通信技术,将浮标位置广播给附近的船舶,让附近船舶能够快速定位到遇险人员位置,有针对性地展开快速救援;结合航标灯新型透镜技术,让搜救船舶、飞机在夜间也能快速定位到遇险人员。  相似文献   

17.
刘派  周旻 《中国海事》2006,(8):79-79
7月24日上午,黑龙江海事局、牡丹江海事局与牡丹江市安全、公安、消防等部门在著名风景区牡丹江镜泊湖上联合举行水上搜救演习。此次水上搜救演习,不仅完善了景区水上应急事件处置预案,提高了抗御重大事故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各有关单位的水上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水上搜救指挥能力和抢险技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事》2008,(4):70-72
中国海事局进一步加强船舶监督管理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公示2006年社会力量参与海(水)上搜救奖励情况;中国海事局推进航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挥显示系统正式投用;烟台海事局推行集装箱安全查验新模式;芜湖海事局引入风险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冯涛 《天津航海》2008,(1):59-61
海上搜救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从事海上搜救工作多年,并参与多起重大及特重大海上事故的搜救工作,对我国渤海海上搜救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初步了解,通过文章进一步对搜救法规和渤海搜救工作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加强渤海区域搜救合作,提高海上搜救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赵远哲  马桂山 《中国海事》2011,(4):F0003-F0003
3月24日,2011年山东省海上搜救工作会议在山东烟台召开。会议总结了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2010年工作情况,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海上搜救工作发展方向,及下一步海上安全和搜救应急工作重点。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