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体施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费用低、工期短、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常用于跨既有线路或跨越大河及山谷等地段的桥梁施工。文中以郑州市一座跨铁路斜拉桥为例,介绍了转体结构中转盘、球铰等主要构造设计要点,以及转体施工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马鹿河大桥主拱转体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内容、监控方法及监控结果,并对转体拉索索力进行了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结构应力及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转体施工技术对劲性骨架拱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航桥梁转体施工,具有转体构造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转动安全可靠,机具投入少等优点,施工期间不影响通航。  相似文献   

4.
转体桥施工中稳定性可视化计算系统是针对轻型化转体桥在施工过程中,拱肋稳定性分析的计算软件。根据能量法理论计算基础,编写可视化计算系统程序,将复杂的工程问题简化,并在施工中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5.
以无锡市高浪路跨沪宁高速公路跨线桥连续箱梁转体施工为背景,通过对其大吨位钢球铰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研究,总结出本工艺与传统混凝土球铰转体工艺施工的差异和不同处。研究结果表明,本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的独到之处是使繁琐的转体施工工艺变得简单、快速、安全、易控。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铁路设计中采用大跨度钢箱拱桥结构形式,由于自然环境与交通环境的特殊性,采用转体施工方法较为合适。转体施工主要步骤为转体体系的设计与设置,施加配重,安装扣索,在钢箱拱主拱与边拱自平衡条件下转体。待温度合适后,先合龙拱肋,再合龙梁段。然后完成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7.
苏州运河整治工程吴江云里桥主桥采用转体施工工艺,与常规施工相比,具有不断航、变水上作业为陆地施工,造价省、工期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军用梁刚拱架在转体各阶段、拱肋混凝土分环分段各工况内力和位移分析,介绍了一种新型大跨度钢拱架的结构设计,拓展了六四式军用梁的又一新的使用领域,并结合石羊河大桥军用梁半钢拱架竖向转体及滑轮组和卷扬机配合使用的实施过程,探讨了有支架施工在水库、深沟峡谷中公路拱架施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威海市金线顶护岸改造工程半圆体构件采用竖向预制空中转体施工,文章提出两点起吊旋转方案并进行相关计算和模拟,保证了新工艺的成功实施和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下高速运动回转体周围必然产生空化现象的问题,阐述了空化现象的主要负面影响,详细介绍了回转体空化实验装置、回转体水下空泡流和出入水研究进展及成果,简要分析了回转体空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三维弹性回转体的入水问题,分析不同厚度的回转体的砰击压力峰值的变化规律;讨论以一定初速度入水时结构弹性模量对砰击压力峰值的影响;分析了砰击压力峰值随初速度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发现,弹性回转体的砰击压力峰值随厚度、弹性模量以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提出了随结构厚度、弹性模量和初速度变化的弹性回转体砰击压力峰值的预报公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回转体在水下的航行,分析回转体周围流场、压强及其壁面上阻力的分布,并根据计算结果为该回转体设计了有效的微气泡减阻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复杂回转体数学表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对称结构的复杂回转体广泛应用于水下潜器.为了提高自动化设计效率,本文在对布置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椭圆簇函数表示回转体截面曲线.同时结合约束条件及总布置的要求,建立方程组.并对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求得满足总布置和排水量要求的数学线型.最后结合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技术,将求得的回转体与SUBOFF的阻力性能进行对比,以验证求得的回转体的水动力性能优良,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回转体的流动在船舶流体力学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水下航行器的推进装置在其尾流中运转,如鱼雷和潜艇即如此。为改善其螺旋桨性能并提高其蔽能力,迫切需要知道尾部的流动状态。本文总结用三维激光测速仪对回转体尾部10个测量位置测量的结果,首先是速度剖面图形,然后由此而得到的各种边界层厚度及其比值即形状因子沿轴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志  陈九锡 《船舶力学》2006,10(4):38-43
利用FLUENT 6.0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对轴对称回转体的自然空化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头型和不同空化数下的回转体周围空泡绕流流场和体积分数分布.计算结果与其他研究人员的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利用FLUENT 6.0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空泡绕流现象,能够正确反映空泡外形随空化数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较准确地捕捉到空泡尾端回射流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王珂  陈刚  袁洪涛 《船舶工程》2012,34(1):12-15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三维刚性回转体的入水问题,分析了不同回转角度的回转体的砰击压力峰值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以一定初速度入水时,结构质量对砰击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恒速下降时,砰击压力峰值随角度的增加而下降;初速下降时,随着结构质量增加,砰击压力峰值先急剧增加,然后区域平稳。最后提出了不同回转角度、不同质量系数的回转体在初速下降与恒速下降时砰击压力峰值的预报公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托大吨位曲线桥转体施工,对转体过程的空间位置、转体角度、转体过程结构受力实时监测进行了阐述,对大吨位曲线桥转体实时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转体可视化实时监控平台,通过云端读取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并驱动模型运动,将转体过程中大桥各构件的实时状态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同时动态分析转体施工中梁体空间姿态及受力状态,使各项控制数据列表、三维模型、桥梁立面视角在平台同步展示,为参建各方及时掌握、研判梁体转动姿态和结构状态、转体施工进度等提供了直观依据,确保了整个结构平稳转体、精准对位。本文研究成果对同类桥梁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滴型回转体带尾导管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在鱼雷型回转体上加尾导管的操纵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尾导管使回转体的静稳定性显著降低,而DARPA的SUBOFF模型试验结果却显示,潜艇类回转体(主体)加尾导管(尾附件)对回转体的静稳定性没有不利的影响,而且还提高了回转体的运动稳定性。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对水滴型回转体加尾导管的静稳定性以及导管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精细的研究,同时,结合CFD工具对回转体绕流进行的机理分析,得出了尾导管对主体静稳定性影响的基本结论:在有攻角的情况下,主体近表面的绕流特性主要由势伴流控制,当导管尺寸相对比较小时,尾导管的实际有效来流攻角与名义来流攻角符号相反,而产生不稳定的力矩,导致主体静稳定性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几何边界条件的待定系数法,推导出回转体进流段双参数型线表达式,再利用轴线分布源汇的线元法,将回转体轴上分布的源汇离散,计算得到节点处的源强,进而求得回转体型线的压力分布。相比其他方法,其数据输入简单,易于编程,计算量小,可快速输出压力计算结果。最后采用此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SUBOFF的前体段压力分布,与模型试验结果十分吻合,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20.
新建铁路跨越既有线,为了不影响既有线通行安全,一般采用墩底转体施工。本文以太焦(40+64+40)m连续梁跨越既有高速公路为例,重点阐述墩底转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施工风险源控制;同时,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MIDAS/FEA对球铰转体工程进行数值分析,以保证连续梁在整个转体过程中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