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主要有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详细说明各种预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分析在预报过程中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提高预报的精度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实例阐述需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质因素选择不同的预报方法和手段。合理选择不同的预报方法、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可有效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对防止隧道开挖时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郎玉光 《铁道建筑》2007,(12):48-50
系统总结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测和预报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物探法中长期、中期和短期地质预报在施工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为规模较大、地质复杂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弥补单一预报方法的不足,有效提高预报精度,是复杂地质隧道施工中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拉林铁路某隧道为例,展示综合超前预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TSP、地质雷达、超前钻探等单一方法的预报情况,之后对各方法的预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判识,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查明了冰水堆积层的分布位置与性质。隧道开挖结果表明,现场地质情况与综合分析结论吻合,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有效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对指导现场施工,降低施工盲目性、保障施工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新建铁路隧道施工越来越多。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隧道施工的进度,必须对隧道前方的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准确实时的了解,这就要求做好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地质雷达是一种扫描速度快、操作简单、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无损预报方法,它对于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地质问题,岩溶、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带、特殊岩土和富水地层等都具有良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5.
闫高翔 《铁道勘察》2007,33(1):42-44
介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高分辨率直流电法探测的基本原理、工作面的电极布置及数据处理。结合襄渝二线宝石山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说明其基本工作步骤及预报结果。理论及实际验证表明,高分辨率直流电法在地下水预测方面,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俊 《铁道勘察》2012,38(3):44-46
超前地质预报是高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对确保施工生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预报技术方法,并以中国某重载铁路基岩裂隙水隧道为实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在隧道涌水预测方面的应用,初步探讨综合预报技术的可行性及今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曹哲明 《铁道勘察》2007,33(3):57-59
超前地质预报作为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规避施工风险的一项重要保证手段,已被广泛运用。结合宜万铁路复杂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实施情况,讨论了超前预报重点、方法选择、预报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一预报方法难以全面预报岩溶地质信息,导致施工中突水突泥事故频发。本文提出了一套以TSP作为长期预报关键技术初判,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作为短期预报关键技术准确预报,同时结合地质素描综合判断法和水平地质钻探辅助验证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此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准确预报前方一定范围内岩溶发育特征和位置,能有效保证岩溶隧道施工安全,可为类似岩溶隧道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大发展,长大隧道数量越来越多,在没有探明隧道前方地质情况的条件下开挖极易导致塌陷、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发生,因此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隧道施工中。和顺铁路天河山隧道全长11 695 m,穿越太行山山脉及河北省邢台国家级地质公园天河山园区,最大埋深615 m,洞身共穿越21条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发育大量裂隙水,开挖过程易引发坍塌、涌水涌泥等问题。根据天河山隧道地质情况,采用地质雷达、弹性波反射法(TSP)和隧道超前孔内电视对天河山隧道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先使用弹性波反射法推断掌子面前方断层及破碎带位置,再根据地质雷达结果进一步推断前方含水、含泥情况,最后首次将孔内电视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进一步验证预报结果,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隧道超前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超前预报是当前隧道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它可为避免坍方、涌水、涌泥等地质灾害提供预测资料。为此,结合南昆铁路地质复杂、隧道密集、工程艰巨的特点和需要,1990年铁道部科技司批准了采用物探技术的“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预报”的科研课题。 经过四年多科研攻关,先后研究开发了“负视速度法”、“极小偏移距高频反射  相似文献   

12.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武隆隧道岩溶地质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两种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武隆隧道横洞工区岩溶地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实际实施的超前预报情况,主要介绍多种预报手段相互验证,判释前方围岩。  相似文献   

14.
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在策马村隧道斜井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构造断层、溶洞及其它不良地质构造等情况,造成突水、涌泥或塌方等地质灾害,往往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施工过程中辅以斜井,增加开挖工作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工期.然而,在斜井位置的选定和掘进过程中,地质情况的不明往往增大了施工困难.以太兴铁路策马村隧道斜井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地质详勘报告,综合TSP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超前预报、超前地质水平钻孔和工程地质资料,对策马村隧道斜井在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含水或夹泥构造、断层发育情况进行了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开挖揭露验证了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信性,对类似铁路隧道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前预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条件可为施工单位安排组织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地质雷达作为重要的无损检测设备 ,因其操作简便、分辨率高、图像直观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文章结合使用瑞典RAM AC GPR地质雷达的实例 ,介绍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一般是采用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地质信息。通过实践知道,仅仅依靠单一预报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很多隧道中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单一方法不能提供全面的预报信息,可能造成地质危害的漏报和误报。为了解决单一方法不全面的问题,根据预报对象的地质特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的预报手段进行预报,结论相互印证,提供更为全面的地质预报信息,这就是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例使用了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探测,通过预报结论和实际开挖对比分析,通过预报结论和地质信息之间的对比,得到最佳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17.
探地雷达(GPR)是当前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方法。探测过程中隧道金属格栅及现场施工机械将对GPR探测信号产生严重干扰,甚至完全压制有效信号。为确定干扰信号特征,探索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基于隧道内GPR探测干扰源分析,利用正演模拟和实测资料分析方法研究干扰信号特征。结果表明,隧道拱顶钢架干扰波呈反向绕射弧分布,施工机械干扰则表现为弧状多次波,侧壁干扰信号能力强且多次反射现象严重,甚至将有效信号完全压制。传统的低通、高通、带通等滤波手段并不能压制这些干扰信号。垂向布线方式则能最大限度避开干扰信号,获得理想剖面。研究成果有助于获取信噪比高的GPR探测剖面,以准确分析剖面异常、提高解译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突泥涌水是岩溶地区隧道掘进施工和运营期间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对潜在突泥涌水区域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至关重要。介绍了6种岩溶区预测方法,总结了其预测距离、适用条件及存在的优缺点。通过分析6种预测方法的特点,结合项目现场试验条件,从宏观到细观、由远及近,建立了岩溶区全面探测的前瞻性系统。利用瞬变电磁和地质雷达对永兴一号隧道DK278+402.7~DK278+482.7段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确定了岩溶区的位置和填充状态,利用超前钻孔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复核,最后通过开挖结果验证了岩溶区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将不同的预测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每种方法的优点,克服其不足,提高预测精度,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平 《铁道建筑技术》2006,(Z1):140-143
阐述了在宜万铁路广成山隧道施工中采用的TSP203、地质雷达、红外探测、水平超前探孔等超前预报系统综合方法,采用该方法成功地穿越了F4、F5、F6断层施工,说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6种主要技术方法,分析探讨了地球物理方法的进展,重点评述了隧道地质预报研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实践,工程地质界、隧道工程界共同认识到,成功的预测预报技术应是以地质法为基础、以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为手段的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