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辙修补和薄层罩面在广靖锡澄高速公路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沈恒 《华东公路》2009,(6):67-69
为改善路面性能,保证安全畅通,采用易密实超薄沥青混凝土UTA-6.7和UTA-10进行车辙修补和薄层罩面;对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处置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易施工、路用性能优良等优点,结合温拌剂的改善原理,从沥青试验、沥青混合料试验及试验段情况等方面对温拌与热拌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在较低的温度下满足孔隙率等指标要求;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可降低施工温度,并达到甚至超过热拌的压实效果;具有较好的节油率。  相似文献   

3.
车辙王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车辙王抗车辙剂特性的分析,通过对比试验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掺量为0.4%车辙王抗车辙剂AC-20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和工程实践都表明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高温稳定性能,并且工程总造价较低、施工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前温拌剂和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并不统一,因此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Rediset温拌剂和抗车辙剂进行室内试验和方差分析,研究验证温拌剂和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此温拌剂会导致劈裂抗拉强度降低,但提高了水稳定性能;抗车辙剂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大,但会降低水稳定性能,通过适当提高碾压温度能够弥补水稳定性能的衰减.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车辙病害,对使用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抗车辙剂后的普通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提高约30%,动稳定度超过6000次/mm,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实体工程跟踪观测结果显示使用抗车辙剂的交叉口,具有明显更优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李明喜 《公路与汽运》2011,(3):95-96,117
结合驻马店市省道S219永定线汝南-正阳境二级公路中修罩面工程,研究了掺0.4%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16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掺车辙王抗辙剂能够显著提高沥青砼高温抗车辙能力,并且施工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路孚8000抗车辙剂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机理及作用,通过室内试验比较分析了添加抗车辙对沥青混合料高温、低温、水稳定性结果的影响,并在呼和浩特绕城高速进行了应用,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对环境保护工程极其重视,公路路面工程亦不例外.为了探究温拌剂对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影响与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结果如下:温拌沥青由于生产原理和工艺使得沥青更具稳定性,同时也使得温拌沥青本身具有更加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掺入RH温拌剂对于改性沥青的温度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说明RH温拌剂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掺入RH温...  相似文献   

9.
对温拌阻燃沥青极限氧指数和三大指标进行测试,研究温拌剂与阻燃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评价阻燃效果;采用旋转压实法确定2种温拌剂、2种纤维和不同纤维掺量的阻燃SMA-13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合温度;然后研究新型温拌阻燃SMA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灰色理论分析法和经济环境效益评估确定最佳温拌剂、最佳纤维和其最佳纤维掺量,并结合隧道沥青路面试验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温拌剂选用M1、纤维为木质纤维时,新型温拌阻燃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的降温幅度可达20℃,烟气排放下降明显,具有节省成本、良好的施工性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新疆赛果高速公路项目,分析了在低温环境下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解决方案,并首次使用了国产温拌剂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测试.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相关的试验路铺筑探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薄层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asyCompactAsphahConcrete,简称ECA)作为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新手段,主要用于车辙填补和薄层罩面,可有效的处治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2009年6月宁宿徐高速公路用“易密实的ECA-10沥青混合料填补车辙及薄层罩面”相结合的新型养护技术对局部车辙病害路段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沥青路面的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对病害路段钻取芯样进行相关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用量大、沥青软化点低、混合料级配不合理是产生车辙的内因;路面调查显示重载车辆行驶速度慢,基层和面层的粘结强度低是产生车辙的外因。因此,防治车辙,不仅要考虑原料用量和级配,还要严格控制车载和车速。  相似文献   

13.
Sasobit温拌技术能降低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但低温及水稳性能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低温性能最为突出。研究通过在 S a-WMA的基础上添加聚酯纤维技术处理,对基质、S a-WMA 以及聚脂纤维+S a-WMA的温拌效果和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a-WMA 和聚脂纤维+Sa-WM的拌和温度分别降低了23.4℃和15.2℃,说明聚酯纤维的添加对 Sa-WMA的温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聚酯纤维的添加对 Sa-WMA 高温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与基质混合料相比,S a-WMA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能力明显降低,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降低幅度达到33%,而聚酯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 S a-WMA的抗水损害能力与低温抗裂能力,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提高幅度达到13%。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通过分析配合比试验结果,对掺入聚酯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从拌和、摊铺和碾压等方面阐述了掺入聚酯纤维后施工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掺加聚酯纤维是提高沥青路面性能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温拌混合料中加入纤维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和稳定性的特点,对温拌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纤维、温拌剂的最佳掺量以及混合料的最佳成型温度,为温拌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实际生产施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微表处车辙修复施工,介绍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混合料选型等,重点阐述微表处车辙修复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微表处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广深高速公路自2002~2003年对全线进行SMA-13罩面维修,路面在超负荷、不限载的重交通环境下运营4年多后,路基段路面基本保持良好状态,但局部路段(长安~新桥段5km范围)桥面出现较为严重的车辙,最大深度达83mm,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经过对该段沥青混凝土桥面产生车辙的原因进行内、外在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维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从原材料的选择和具体施工工艺对同步加纤沥青碎石封层技术进行了介绍。实践证明:该技术能够有效节省养护时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