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重型车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制定的新排放法规中规定:自2006年1月起,柴油发动机载货车排放限值须达到欧4标准;自2010年1月起,开始执行欧5限值标准。在这两个新法规中,NOx和颗粒物的排放比目前要低得多。另外,更为严格的欧6标准也正在制定中。美国即将实施的  相似文献   

2.
欧洲商用车备战EEV排放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欧洲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这一点从欧洲有关汽车排放法规的严格程度和逐步升级可以看出.欧洲关于重型发动机的排放规章可详见1999/96/EC指令,通常概括为欧Ⅰ到欧Ⅴ标准.欧Ⅰ标准于1992年实施,欧Ⅱ标准于1996年实施,欧Ⅲ标准于2000年实施:欧Ⅳ标准的污染限定值已从2005年10月1日起对新型式认证车辆生效,并从2006年10月1日起,对所有生产的新车生效:欧Ⅴ标准的限定值已从2008年10月1日开始对新型式认证的车辆生效,2009年10月1日起对所有新车生效;而欧洲环境友好汽车排放标准(EEV)要比欧Ⅴ标准更加严格,目前被认为处于欧Ⅴ和欧Ⅵ之间的过渡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彤 《汽车与配件》2006,(52):36-39
欧盟法规规定.从2006年10月1日起.所有新货车必须满足欧Ⅳ排放法规.而欧Ⅴ标准将在2009年10月1日以后实施。尽管如此,欧Ⅳ和欧Ⅴ两类重货在欧洲于同一个时候面世并提供给客户实际应用。事实证明.经营业主和货物承运商宁愿通过购置欧Ⅴ车而不是欧Ⅳ和欧Ⅲ车来寻求挣钱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欧Ⅳ新排放法规实施日期的临近,欧洲主要的7家重型汽车制造公司都积极研制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奔驰公司这次不但开发出了符合欧Ⅳ的发动机,还开发出了符合欧Ⅴ标准的发动机,公司打算从2005年1月份开始将装有欧Ⅳ发动机的汽车推向市场,并且命名为“BlueTec”(图1)。斯堪尼亚在开发欧Ⅳ发动机时是唯一一家没有使用废气后处理装置的公司(图2),  相似文献   

5.
基于频域加速理论的SCR耐久性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机动车的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根据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分别要求在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和2012年1月1日达到相当于欧洲Ⅲ、Ⅳ、Ⅴ阶段的中国Ⅲ、Ⅳ、Ⅴ阶段排放标准。北京在2008年7月1日起轻型汽油车以及公交、邮政和环卫车需要达到国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1法规与各公司所采取的方案2005年,欧洲各国将开始实施欧Ⅳ排放标准,2008年将执行更为严格的欧Ⅴ排放标准(见表1)。为此,欧美各大汽车公司正加紧对排放技术的研究,目前,几家公司已研制出达到新排放规定要求的汽车发动机。表1排放限值标准注:1)适用于排量小于0郾75L、额定转速大  相似文献   

7.
欧洲环境友好汽车排放标准EEV比欧Ⅴ排放标准更加严格,被认为处于欧Ⅴ和欧Ⅵ之间的过渡标准.与严格的欧Ⅴ排放限值相比,EEV标准将PM排放限值进一步降低1/3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1国六排放标准简介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是参照欧盟(EU)标准制定的,欧Ⅳ排放标准于2005年年底开始实施,欧Ⅴ排放标准于2009年开始实施,欧Ⅵ排放标准于2013年开始实施。而我国环保部在2010年发布国四排放标准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2013年9月环保部又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法(中国第五阶段)》,自2017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于2016年12月23  相似文献   

9.
李晶晶 《驾驶园》2009,(4):48-49
素有公路之王之称的斯堪尼亚一直非常重视其发动机技术的研发。斯堪尼亚发动机产品种类繁多,可为客户提供最广泛的选择,产品可满足欧Ⅲ、欧Ⅳ以及欧Ⅴ排放标准。斯堪尼亚是首个提供匹配符合欧洲环境友好汽车排放标准(EEV)发动机的卡车和城市公交制造商。斯堪尼亚欧Ⅴ排放标准发动机系列新品项目的启动比欧洲立法要求于2009年10月正式执行欧Ⅴ排放标准提前了两年。  相似文献   

10.
文彤 《汽车与配件》2006,(21):42-45
过去,购买机油相对简单,只要在规定的间隔里程换油。现在,自从采用了欧Ⅲ发动机,尤其是将从2006年10月后实施新的更严格的欧Ⅳ废气排放标准, 问题变得复杂了。机油公司更关注欧Ⅴ及更高的排放标准,润滑规范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化。为实现欧Ⅳ和欧Ⅴ的排放目标,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正>世界各国制定了限值不一的排放法规。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已远远走在我国的前列。如欧盟国家,早在2000年对柴油车就实行了欧Ⅲ标准,相当于中国现在实行的排放标准,而欧洲2008年实行的欧Ⅴ标准,中国则要等到2013年以后才有可能实施。美国的排放标准更是比同年代的欧洲标准要严格得多。美国今年开始实施的US EPA10超低排放标准,其排放限值约为2002年的1/9,意味着排出的尾气比吸进的空气还要干净。《国内外中重型商用车排放法规演变及对比》将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满足欧Ⅴ和EEⅤ排放标准的旅游客车 目前,欧洲市场上的城市公交客车均已满足欧Ⅳ排放标准,不少旅游客车已经开始满足欧Ⅴ甚至是EEⅤ排放标准.为了实现法规要求,诸如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AdBlue添加剂,以及AGR(废气再循环技术)和微粒捕集器等技术被各大客车厂家纷纷应用到自己生产的客车上.其实,这些技术早在满足欧Ⅳ排放标准之前就已经开始应用了,目前为了满足欧Ⅴ甚或EEⅤ排放标准,这些技术之间展开了新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4,(21):37-40
汽车排放、节能、安全已成为当代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主题,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降低汽车排放、节约能源、提高安全性等工作,其中汽车排放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国都在为降低汽车排放进行大量的研究,一方面,欧、美等各国都在逐步提高汽车的排放标准,如欧洲现在在实施欧Ⅲ排放法规,2005年10月将实施欧Ⅳ排放法规,2008年将实施欧Ⅴ排放法规。美国共执行两种法规:一种是联邦排放法  相似文献   

14.
马志雄  李孟良 《世界汽车》2003,(7):24-27,60
1前言 欧洲2000年开始实行欧Ⅲ(EU-Ⅲ)标准,拟于2005年实行欧Ⅳ(EU-Ⅳ)标准,而更严格的法规还在研究之中.我国已于2003年实行欧Ⅱ(EU-Ⅱ)排放法规并拟于2005年实行欧Ⅲ.EU-Ⅲ/Ⅳ在车辆排放控制方面主要增加了Ⅵ型试验(-7℃的低温冷启动排放试验)和对EU-Ⅱ(Ⅰ型)试验的运转循环的修改,并加上了EU-Ⅱ中未计的40s怠速采样(采用新欧洲循环一NEDC),而且限值更严,见表1.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全系牵引车已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认证,成为首批准入中国市场的、符合国Ⅴ和京Ⅴ排放标准、严格满足W TC要求的进口高端欧Ⅴ重卡,梅赛德斯-奔驰由此成为首批为中国用户带来进口欧Ⅴ排放标准产品的卡车供应商。近年来,环境保护和汽车排放的相关法规日趋严格。今年1月1日,中国新《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5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Ⅳ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欧洲NOx排放限值20年来下降了81%;PM排放限值15年来下降了97%。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了国Ⅲ排放法规,2011年1月1日实施国Ⅳ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17.
杨方 《商用汽车》2003,(7):68-69
欧洲2005年开始实施欧Ⅳ排放标准,最近也传出对之后拟执行的欧Ⅴ标准要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为了满足法规要求,欧美各大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研制更经济、更环保的商用车柴油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5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Ⅳ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欧洲NOx排放限值20年来下降了81%;PM排放限值15年来下降了97%.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了国Ⅲ排放法规,2011年1月1日实施国Ⅳ排放法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包括中国重汽在内的一些主要生产企业已经完成对国Ⅳ发动机的研制及生产.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1月1日起,功率130kW以上移动式工程机械用的美国第4i阶段(Tier4i)和欧3B排放标准已分别在美国和欧洲正式生效。其颗粒排放限值比之前的法规降低了90%,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降低了50%。Deutz公司对6~16L排量的柴油机应用了大量新技术理念,以满足Tier4i或欧3B排放标准的要求。介绍了该柴油机...  相似文献   

20.
中重型车辆各国排放法规由图1可看到,从欧Ⅴ到欧Ⅵ排放法规,NOx排放降低大约80%,美国从US07排放到US10排放法规,NOx排放约降低83%;日本从中长期发展项目(NLT05)发展到新长期发展项目,NOx排放降低约87%。这是未来降低排放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要达到欧Ⅴ或国Ⅴ排放,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有的采取SCR技术路线;有的采用废气再循环(EGR)的技术路线。图2为满足欧Ⅳ(国Ⅳ)、欧Ⅴ(国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